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好多年没看话剧了,记得上一次看话剧还是1993年,那回是不花钱白看,也是孟京辉导演的实验话剧《阳台》,后来还应邀参加了座谈会。这次看《恋爱的犀牛》是受了儿子的怂恿,他和同学去看了这个戏,认为不错就强行为我打电话订了张票。其实  相似文献   

2.
作为话剧导演,任鸣无疑是出色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一连串的这个奖或者是那个称号,还在于他已经有了硕果累累的——《北京大爷》、《等待戈多》、《情痴》、《古玩》、《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20余部作品。从1994年,在3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副院长、也是到目前为止人艺最年轻的副院长了。按他自己的话说,能分配到人艺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儿,话剧是他今生的挚爱。他说,排话剧入迷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他说,他愿做一个老式的导演,在话剧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他说,只要永远在走就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就行。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为什么想到把西班牙文学巨著《堂吉诃德》拍成话剧? 孟京辉:西方文学作品中有两个著名的艺术形象,一个是哈姆雷特,另一个是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4.
舞台之上,他是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北京人》中的曾文清……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自成一体的导演艺术。舞台之下,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导演,是以无私之心投身社会公益的共产党员。他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相似文献   

5.
你可能没看过孟京辉导演的话剧,但对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因为这个名字这些年来频繁地出现在话剧演出的宣传品上,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去年九月间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派出话剧《茶馆》剧组到东京、京都、大阪、广岛四大城市访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本文是该院副院长、《茶馆》导演、访日代表团团长夏淳应约专为本刊撰写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4)
<正>7月14日,由北京市台联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话剧《故园》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北京人艺副院长赵同富、党委副书记丁立军等主创人员、新闻媒体百余人出席了见面会。北京市台联副会长郑大主持。《故园》由荣誉编剧王俭执笔,北京人艺导演唐烨执导。仇晓光、张万昆、邹健、高倩、白荟等一批实力派演员加盟。发布会上,一众主创悉数到场,讲述了《故园》诞生的始末。王兰栋在致辞中说,话剧《故园》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候推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剧将抗战题材与两岸题材结合到了一起,在反映两岸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同抗敌方  相似文献   

8.
访欧散记     
离开暖秋的北京,登上飞机,开始了为期十天的访欧之行。以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谢飞率领的中国电影代表团一行六人,携带《香魂女》(谢飞导演)、《鸦片战争》(谢晋导演)、《老井》(吴天明导演)、《生命如歌》(夏刚导演)、《有话好好说》(张艺谋导演》、《安居》(胡柄榴导演)六部影片,将应邀赴捷克、匈牙利进行中国电影展映和交流活动。几年前,我曾赴维也纳参加维也纳国际电影节的活动,这回也算是二次赴欧了。然而,捷克、匈牙利与其相邻的奥地利不同,给我许多新鲜而独特的感受,一些难忘的事情,至今仍使我的…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11月18日晚,笔者有幸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观看了由华语剧坛教父级导演赖声川执导的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的首场演出。人气明星+经典剧目,尽管深秋的京城已处处是一片肃穆景象,但首都剧场却尽显一派暖意重重的春天感觉——黄磊、袁泉、谢娜、何炅,熠熠星光更将剧场的古典华贵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我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了统战部。此前我在乡镇工作,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对机关工作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正在我无所适从时,部长将一大摞《中国统一战线》、《相知》、《对台湾工作通讯》等统战刊物送到我面前,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还年轻,千万别小瞧统战工作,有时间多学习,慢慢地了解统战工作,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相似文献   

11.
大唐  爽儿 《今日广西》2010,(14):34-35
1957年前,苏民进入刚刚成立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很快,他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艺术高峰。30年前,改革开放启发对“人”的关注,北京人艺也在试验,开创小剧场话剧先河,濮存昕继承父业回归人艺,父子二人在炫目的舞台灯光下聚首。  相似文献   

12.
李颖文 《今日山西》2004,(12):28-33
山西省话剧院的话剧《立秋》京城演出三场,场场熠熠生辉。12月4日上午,话剧《立秋》专家座谈会在国家话剧院小排练场举行。来自京城文学艺术界的刘彦君、廖向红、曲润海、姚欣、苏叔阳、欧阳逸冰、李春熹等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各位就编剧、导演、人物、台词、舞美、灯光等方方面面对《立秋》进行了剖析:话剧《立秋》人物好、导演好、编剧好、舞美好、音乐好,守望本土文化的精华,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的一笔,推动了我们对中国话剧命运的思考,推动了我们对中国话剧命运的思考,推动了山西话剧新丰收的节奏,推动了戏剧文学在戏剧学的节奏上的思考,推动了作家的创作激情,推动了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戏剧:穷则思变鸣岐一部以北京危旧房改造为题材的话剧《旮旯胡同》,自去年8月公演以来,火爆空前,至今仍盛况不衰,观众已达1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最近,北京希秦文化信息传播广告公司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携手,正在把它搬上电视屏幕。过去的1993年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5)
正10年前,台湾知名导演赖声川与台湾知名电视制作人王伟忠联合策划话剧《宝岛一村》,该剧在大陆大获好评之后,两人又与谢念祖导演联合推出了《疯狂电视台》,将台式荒诞喜剧和幽默诙谐的戏剧表演带到了大陆观众面前,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是为历年来票房与口碑双赢的难得佳作;于是在这部戏剧里担任男主角,一位在台湾早就因为电视综艺节目《全民大闷锅》模仿李敖与陈水扁的当红喜剧演员唐从圣,进入了大陆观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人艺的"白金时代"】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并任教。那时我常去两个地方,一是新街口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二便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者是看那时不曾公演的外国电影,后者是看话剧。人艺就在王府井北,离位于棉花胡同的戏剧学院很近,更属于近水楼台。那时的北京人艺是中国话剧复兴的重地。同时期还有儿艺和实验话剧院等,但坦率地说,它们都无法与人艺兴旺的人气儿抗衡。人艺当之无愧成为那个除旧布新时代中国话剧的风向标。应该感谢那时候北京人艺的主要领导人曹禺、  相似文献   

16.
杨立新走入人生新境界文图伊夫尽管杨立新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舞台上蹦达了那么多年,尽管他在京味十足的《天下第一楼》里演活了大少爷,又去关东风情的《田野,田野》中充任七老爷子,继而又索性装扮成美国人饰演《哗变》中一个温文尔雅、矜持自信的角色;但是他杨...  相似文献   

17.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06,(12):34-36
梅帅元做出了一个他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决定 为了做好对《印象&#183;刘三姐》这个采访,我反复阅读了有关资料,因此知道这台演出有两个关键人物,就是王潮歌和樊跃。王潮歌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与宣传册上引用的一句评语有关。评语是这样说的:“‘第一次都是新的’,是王潮歌导演作品的又一特点。旺盛的、不枯竭的创作灵感,使她成为评论家笔下的‘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相似文献   

18.
提起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许多人会想到日本新制作座文化中心理事长真山美保女士。两年前,由她亲自导演,中日两国艺术家联合演出的京剧《坂本龙马》曾为中日文化交流史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1922年7月,真山美保生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初,曾有一出话剧《故都春晓》,载誉京华,就是将傅作义接受和谈,北京和平解放的故事,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我的弟弟出差到呼和浩特见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任周钧同志时,他对我弟弟说:“话剧中那位动员傅作义和平起义的老人就是你的父亲孔繁老先生。”(周...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