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志华 《前沿》2010,(16):191-193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推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以及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年轻后备干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村官"工程,其目前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本文就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人大不在"火线"而在"一线"。确实,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人大常常在"第一线"。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报告,鲜明重申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三个"本质区别",就反映了当前政治文明建设所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坚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应当"铁了心"。而坚持的基础,除了有我们的政治信念外,  相似文献   

3.
郑茜 《长白学刊》2013,(3):159-160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政、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那么,如何做到"三清"呢?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统一,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重点的制度体系,而且还要充分发挥文化在反腐倡廉当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平贵  张素园 《前沿》2011,(1):36-39
如何治理腐败,防止和减少其对自身健康机体的侵蚀和损害,是中国共产党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所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基于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新世纪新阶段的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在遵循"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之同时,要注意防范和克服"腐败民俗化""制度迷恋症"两种倾向。走出"腐败民俗化""制度迷恋症"的误区,使反腐倡廉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根本的出路在于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两型社会"顺利实施的保障。应认真分析、准确把握长株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现状和特点,通过立法,从制度设计上创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确立目标、把握重点、夯实基础,积极探索构建长株潭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是纲,纲举目张。要预防和治理腐败,最根本的是抓好反腐倡廉中的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格局,让"权、钱、事"运行在阳光之下。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安机关政治工作存在着政工干部不务"政"、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政治工作"虚""实"失调等问题。为确保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应当借鉴军队政治工作经验,推进政治建警,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做到政工干部归位抓队伍,加快政工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民警思想建设,增强政治工作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论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转换:由"组织本位"走向"党员关怀";由制度供给走向制度运行与创新相结合;由封闭走向开放,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毕孟琴  杨赛楠 《前沿》2010,(23):2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与农村间联系的最直接的组织,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尽快实现由传统的"执政者"和"管理者"向"引导者"和"服务者"角色定位的转变,为此,需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班子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提高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靖  钟哲 《长白学刊》2013,(1):59-65
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政治制度安排,作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在民主实现和权益救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访制度自创建伊始就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的进程中,为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群众诉求,"扩权"逐渐成为了信访制度改革前行的主要思路。吉林省安图县以"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为契机,将信访制度建设纳入到社会体制改革的战略框架下,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对信访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整体的理性审视,探索出一条以"扩容"为特点的信访制度改革思路,为信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税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江  周训芳 《求索》2010,(5):79-80,33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工作,征收环境税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举措之一。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应当在遵循税收法定、税收中性、公平与效益、专款专用、统收统支等征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合理构建环境税费体系,增加环境独立税种,对原有税种"绿色化"改造,以发挥环境税费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晨旭 《前沿》2010,(23):115-119
在我国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党和政府围绕走出"三农"困境这一命题而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在思路创新、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上共同奏响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三重奏,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三农"困境,挑战城乡二元结构开创了一条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我国古代廉政制度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借鉴历史智慧的重要资源。一、我国古代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廉政制度主要表现为廉政教育、法律惩治和制度监察等方面。1.重视廉政教育并倡导廉政古代统治者在反腐制度建设上积极倡导廉政,首先是把思想教化放在反腐倡廉第一位。《尚书》中就提出:"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  相似文献   

14.
近期,金山区人大特意来市人大常委会就制度梳理工作"取经"。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随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常委会各项工作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刘建发 《求索》2011,(7):84-85
本文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中对政府法律规制臻善的着力点,即:致力于健全"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致力于为"两型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致力于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致力于为"两型社会"建设加大环保绩效保障;致力于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责任保障等。  相似文献   

16.
杨华 《中国民政》2009,(5):52-53
河北省石家庄市坚持"以人为本"的救灾减灾工作理念,着力推进救灾减灾工作"公开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救助的"三化"建设,形成了规范有序、制度完备、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公开透明、凝聚力量的救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以来,执政党建设不但在实践上有新的创造,而且在理论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条主线"和"五大建设"的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理论武装,党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创先争优基层党建的全面开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等是在实践中的新创造。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党的建设新的总体布局,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以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等是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彭永雄 《传承》2011,(7):84-8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提出的同时,也把"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第一次写入党的工作报告。保障国家权力机关有效行使监督权,是目前我国权力机关改革的重点。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关键。本文拟对新时期人大的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的关系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10,(12):8-11
由于缺少一部全国性、综合性的"基本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社保制度缺乏衔接,纵使我国社保制度已实施二十多年,仍存有诸多弊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下,亟需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并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沈春耀认为:"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逐步解决保障水平低、标准待遇不公平的问题。"《社会保险法》把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基本权利义务和推进方向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为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利好"。  相似文献   

20.
于爱荣 《群众》2016,(1):55-5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完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回顾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一方面,法治政府框架与路径基本成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