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能力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环节。马克思视野中的能力,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能力,而是实践论、生存论意义上的能力,是人的生命力。关于马克思的能力思想,我们可以从质和量以及质量统一的角度来理解。从质的意义上讲,能力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内在手段;从量的意义上讲,学习知识和劳动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基本手段,良好的社会环节是提高、发挥能力的必要条件;从质量统一意义来看,能力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内在手段,具有历史的发展过程。马克思能力思想要求我们为提高每一位劳动者的能力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2.
法治作为一种生成中的生存方式,内涵了人的自由理想.自由精神是法治产生的动力,法律是自由现实化的基本途径,自由权利是法治的核心内容,法治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对法律自由关系的认识,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实践问题,自由不是纯粹理性的反思,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对中国而言,依存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法治,是其法治之路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实践与自由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是相互阐释的,所以人的自由只能存在于人的现实生活的此岸世界中,我们也只能从人的具体现实生存中探求人的自由,超越外在障碍,能动地自我实现、自我决定、自我创造,从而形成与自然、社会、历史规律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立足于实现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刻揭露和剖析,阐述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及改变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价值选择,阐明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今天,在社会转型时期重读<共产党宣言>,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意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表明自由是人类始终不渝的追求,社会发展是实现人类自由的手段,人类自由与社会发展并非总是同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是整个人类实现自由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充分展示了他对特定社会历史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的深刻体察。在分析马克思有关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作者立足自身的阅读感受,就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期人的自由发展问题作以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代政治思想语境中的政治自由是现代政治的基础,但在马克思的逻辑体系中,政治自由所存在的问题在于其背后的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人类世界的异化,这些都进一步束缚了人类自由的实现。然而,资本主义社会所孕育的掘墓人,却能在共产党的引导之下逐渐对政治自由的经济基础进行瓦解,逐步走向纯粹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自由境地,此为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逻辑,即从政治自由到人类自由的社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追求人类的政治自由和彻底解放是马克思的终生奋斗目标。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的是,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审视人的自由与解放:任何政治自由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法律是对政治自由的确认,政治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基础,政治自由是变革不自由社会的现实运动。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不仅激励着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也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指南。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也是我们现实社会不断努力的方向。共产主义成了飘渺的梦想,现实中我们坐等之到来,无所行动。当代中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其具体的、阶段性的含义。如何在现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至关重要的启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入手,阐述了现阶段自由全面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中国现阶段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回顾历史,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仿佛一幅简约、明晰的画卷跃然于我们思维的最深处。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历史上每一个思想家都无法回避自由这一问题。每个时代它都是人们关注、研究、争论的对象,而每个时代对自由又都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把人类解放作为人生价值取向,并为此而奋斗终生,因而对人的自由问题极为关注。他们把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类的特征,把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争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把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并在许多重要著作中都论述过这个问题。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几个方面,又把马克思与哈耶克这两位不同世纪的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从而对现实社会给予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0.
卢梭自由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思想是卢梭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自由的丧失再到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归复的梯级发展过程。这三种自由涉及到人类社会的两种状态,即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自由精神。整个德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论证人类历史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康德、马克思的哲学都是这种现代自由精神的伟大代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普鲁士书报检查问题有三份重要文献,由于1842年之前马克思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文化因素,马克思的这组文献是对启蒙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改造:马克思将自由视为人的天性、本质;不同于启蒙主义者的是,马克思一开始就能够从社会历史的视角去观察自由的实际形态,认为自由必须采取"法律形式"而存在.马克思在感性上看到了阶级或者阶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从人的自由与实践出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权本原观.人权产生以人的生命存在为自然前提,也即自由是第一个前提.人权产生以人的社会生产劳动为社会前提,也即实践是第二个前提.人权理想的实现在于人类的解放,也即人类的彻底解放是人权的真正实现.马克思的人权本原观,以人的自由存在为前提,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人权的现实化之径,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人权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从人学这一独特视角解读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他从三个层面剖析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首先劳动是人的自我表现,其次劳动使人自己得到了发展,变成为人自身,最后劳动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和目的本身,也是一种享受。我们认为,在后现代语境下,弗洛姆的这种人学式解读为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崭新的视域,但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其仍然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消极自由观和积极自由观各有其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 ,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是实现自由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就其总体精神气质而言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积极自由的自由观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排斥消极自由。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并且确立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实现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有机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自由的体系,是一篇自由的宣言。自由具有偶然性之维,只有打破必然性命运的束缚,人才能获得自由。自由的基本因素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人的能动性之所在。马克思追求的自由是定在之中的自由,也就是现实性的自由。这种自由通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考察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历史发展的语境中分析了现代性的价值,阐述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应然目标。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对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道德批判,而是利用科学发展的成就,客观分析社会生产力变革的进步意义,提出人的发展的社会基础以及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马克思批判现代性,以历史原则使道德理想、人本关怀与科学理性价值获得统一,确立批判现代性问题的历史立场,探寻认识现代性及其人的发展问题的正确理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规律、内容及实效性,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确立人的需要,着重人的个性培养,提升人的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王有腔博士关于马克思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研究,引入多维复杂综合的研究方法是显著特点。她强调指出,不能把马克思的学说简单看作是与自然科学无关的一种经济学或社会学的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追求人类解放的学说,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必然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王有腔博士把马克思的自然观和他的自然科学观、实践观和人及社会的发展观统一起来加以研究,勾勒出了一个先在自然、人自身的自然、人化自然的多维自然图景,并认为相对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不仅具有历史先在性,而且还具有现实基础性。王有腔博士还结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揭示了马克思的科学观和自然观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善恶选择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恶选择是人们对道德善与恶进行抉择和取舍的一种道德活动。道德选择的前提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实践创造了道德善恶选择的客观前提和主观前提 ,善恶选择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