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构成这个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相似文献   

2.
袁方 《民主》2009,(6):6-8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兴盛都伴随着文化的强力发展。可以说,文化创新不仅关系纠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到重要地位,并对如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宏观部署。十七大提出要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发展文化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在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系列文化政策实际上宣告了两个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它铸就了一个民族的特定存在方式,形成了民族文化特质。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中华文化已深深地融进我们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并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担负着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杨心恒 《民主》2009,(5):12-14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提出来的。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体系.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应是价值体系建设。中共十七大报告把价值体系建设放在这个地方来讲,  相似文献   

7.
鲍永娟 《学理论》2009,(20):48-4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铁农 《团结》2010,(2):4-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成为现实的今天,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讲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着重讲了四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是紧密相联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穆玉杰 《学理论》2008,(9):51-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今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中全会再次向全党提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见《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9日)这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主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在国内外引人注目、广受好评,产生了巨大反响,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指引。关于中华民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全面阐述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于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中国却依然是一个经济顺差、文化逆差的大国。单从国民素质而言,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就不够好。在国外,我们常能看到提醒人们“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大声喧哗”的告示牌上,大都有汉语。而在国内,  相似文献   

15.
张栋 《团结》2013,(6):54-58
生态文明建设在2007年就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中。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又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被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之中。  相似文献   

16.
闻静 《民主》2008,(5):19-21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22):4-4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中华和合文化与邓小平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华文化中传统的“和合”思维方式中华文化的内容尽管纷繁复杂,但其核心可以归结为使两极互相结合、互相沟通的“和合”观。“和合”体现了一种整体系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理论独创,它长远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并跟随时代的...  相似文献   

19.
卢卫红 《民主》2009,(1):16-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三个“越来越”,不仅揭示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反映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20.
张殿军  孙智芹 《求知》2023,(2):37-39
<正>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在国际文化软实力较量的主战场上,“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已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面临的一大重要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此,必须大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是新时代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亦是应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