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刘少奇同志兼第一书记,薄一波同志相继任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实际主持华北局的工作。华北局刚成立,薄一波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出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应及时宣布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全面转入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2.
我是1949年从石家庄调到北京中共中央华北局薄一波同志处做秘书工作的,当时薄老是华北局第一书记(代号九0二)、华北军区政委、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我做秘书工作一直到1963年。后来虽然不做秘书工作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有时离开有时又回到他老人家身边工作,联系一直未断。  相似文献   

3.
陶鲁笳,1917年2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9年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工作。1949年9月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1953年7月至1965年8月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58年5月,被选为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1965年9月任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政治部主任。1973年7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政委。  相似文献   

4.
“刘澜涛”这个大名,对于我们从事党史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从党的史册中可以看到,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和中央监委副书记,在此前后还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和西北局第一书记等要职,是一位身居高官的老革命家。1949年春,刘澜涛同志任北平解放后新成立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4,(6):F0003-F0003
1948年6月8日,华北局常委举行第四次会议,讨论办“大党报”的问题,再次确认《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后诞生的“大党报”定名为《人民日报》。会议讨论了《人民日报》创刊号社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为:1、为什么要将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大区合并为统一的华北解放区;2、华北解放区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3、两大解放区合并的好处;4、华北解放区任务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6.
力平     
力平力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原名沈思源、沈忱,1927年5月生于浙江嘉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1947年4月在北大加入民主青年同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华北学生联合会秘书长。1948年秋组织决定他到华北解放区河北泊镇中共中央华北局...  相似文献   

7.
1948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战场形势一日千里,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工作顺利提上议事日程。石家庄解放后不久,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向中央提议将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同时向中央提出要创办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大银行的问题。中共中央完全赞同刘少奇所提建议。之后,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经过一系列电报来往进行磋商,最后决定,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暂由华北局办理,但党报"同时代表中央和华北局",大党校、大军校除了训练华北的干部外,还要担负训练全国干部的责任。筹建大银行工作由华北人民政府负责。之后,经过紧张筹备,大党校由中央直接创办,大党报、大军校、大银行陆续建立,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培养了大批干部人才,而且为建国之后的教育和银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获得全胜,平津战役打响。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军队质量上,而且在兵员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11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接管平津地区的任务交给华北局。12月8日,中央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司令,薄一波为政委,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副书记、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黄敬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市长。  相似文献   

9.
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华北大学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教务长。华北大学的任务是为解放全中国培养干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岁初,百岁老人薄一波安详地走了:60年前,薄一波主持华北局工作,在太行山、在西柏坡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和坚定的足迹,也留下了他永远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刘仁同志在抗战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长兼敌工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华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城工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长、副书记、第二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解放前,他就曾多次派人到京西矿区建立党组织,设立交通站,领导矿工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对敌斗争.将北平大批进步人士经过矿区安全送往平西根据地。他对京西矿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三战全胜1948年4月中旬刘邓大军进入河南中西部。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成立中原军区,刘邓野战军及陈赓兵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以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13.
晋中决战,横扫千军如卷席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冀鲁豫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军区,徐向前担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是聂荣臻),组成华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兵团,徐向前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和胡耀邦分别担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从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全局和山西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指示徐向前所率的第一兵团的任务是:“固定在晋中打阎,直至攻克太原。”还在临汾战役期间的3月22日,徐向前在致军区参谋长王世英的信中就提…  相似文献   

14.
回眸凯丰 纪念凯丰同志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岩春秋》2006,(3):51-53
育管理委员会主任。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任弼时、王稼祥、王明、张闻天、陈云、凯丰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同年12月凯丰同志任中央出版委员会成员。翌年1月,被推选为中国青年反法西斯临时委员会委员。1943年3月,中央机构精简,凯丰同志任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1945年4至6月,凯丰同志出席党的七大。会后担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和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派遣大批干部挺进东北,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凯丰同志被调任东北局委员兼宣传部长。10月赴东北,参加了领导建立和巩固东北解放区的工作。亲自创办《东北日报》,先后兼任《群众》编委会副主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党的工作》编委会副主编。1948年8月,兼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前后,凯丰同志于1949年3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50年9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1951年2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9月,凯丰同志调北京工作,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53年3月至1954年11月兼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院长。1955年3月23日,凯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  相似文献   

15.
李明灏曾任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策六军军长,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处中将处长,第九十七军军长兼重庆警务司令。因对蒋介石的统治不满,1948年到解放区,任华北军政大学第三总队队长。然而,当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之后,李明灏突然出现在国民党重兵驻守的长沙城中……  相似文献   

16.
1951年,围绕山西省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党内发生了一场肯定与否定的争论。对此,参与那场争论的当事人,时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与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的陶鲁笳在回忆文章中作了客观、详细的记述。薄一波的文章标题是《围绕山西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争论述评》,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9,(6):74-76
1947年6月。邓小平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1948年5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邓小平曾幽默地说:“你们保住了先念的屁股。”  相似文献   

18.
1960年12月,中共中央中南局在广州成立,陶铸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当时,他还兼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962年赵紫阳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冬,我在北平燕京大学教书。11月中旬的一天,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像天兵一样降临北平西北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香山、颐和园这一带很快就解放了。就在那个时候,民进的马叙伦同志已从香港转入东北解放区,他在哈尔滨写信给我们,请我和我爱人严景耀代表民进去华北解放区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有关民主党派的会议。  相似文献   

20.
乔希章 《湘潮》2006,(8):10-13
胡耀邦于1948年8月至1949年底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后统一番号改称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协助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在太原战役期间与徐向前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三好”与连队党支部建设1948年8月,胡耀邦就任兵团政治部主任后,立即着手组建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