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小衡 《两岸关系》2009,(11):35-37
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大陆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并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两岸若能抓住机遇,顺应两岸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牦点,完成两岸经济由正常化向制度化的过渡,并促进两岸经济进一步整合、使两岸经济关系更为密切,将能化危机为机遇,开辟新的经济合作疆域,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的互动与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大力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与开发,必将大大增进两岸往来。密切两岸经济关系,推动两岸互为依赖的“海洋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因此,深入分析探讨海洋经济“互动双赢”的对策与措施。对于切实解决两岸经贸的互动双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0,(8):11-12
两岸签署ECFA后,经济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应抓住机遇扩大双向互惠开放、加速培育长远共同利益,在巩固两岸过往经济合作形式的基础上,扩展两岸经济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尤其两岸官方应在推动进一步密切两岸经济关系上更加积极和有所作为,共同做大海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4.
孙东方 《理论月刊》2012,(6):172-175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新阶段。目前,ECFA"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台经济成效显著。在大陆经济带动下,台湾经济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仍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把握两岸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台声》2008,(7):25-27
上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北京举行了中断近10年的协商谈判,并签署两项经济合作协议。这是海峡两岸之间最早的正式经济合作协议,不仅对台湾经济有重要帮助,也揭开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的新一页。不过,两岸经贸议题众多,涉及范围广泛,有些还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使得未来两岸经贸议题的协商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仍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37-39
随着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经济愈发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台湾经济已与大陆休戚相关——双方不仅将共享经济成长的果实,相对地,也将共同承担外来的负向经济冲击。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天,各国各地区经济形势都相当严峻,两岸经济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以“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两岸经贸论坛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举办,更具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经济合作机制内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和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柳暗花明,面临难得的机遇,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海协会陈云林会长一行的跨越海峡、开创新局之旅,更是大大拉近了两岸的距离,标志着两岸制度化协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客观认识两岸经济关系现状、探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曲阳 《两岸关系》2013,(12):6-7
近期,两岸经贸交流好戏连台,两岸各界对推进双方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的共识进一步增多,方向愈趋明确。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两岸经济均面临更大转型升级压力的背景下,这不仅将会给两岸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而且会有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进而造福两岸民众、壮大中华民族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8):57-57
高雄市长陈菊最近成立“高雄市府两岸工作小组”,并已召开首次会议,讨论如何加强两岸交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实施后,两岸掀起新一轮的经贸商机,加之同党的云林县长苏治芬、嘉义县长陈明文和台南县长苏焕智等人近年亦登陆开拓销路,陈菊唯恐落后,最近频频出招,抢搭两岸经贸专列。  相似文献   

10.
亚洲金融风暴后两岸经贸走势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风暴后两岸经贸表现为贸易呈下滑趋势,台商投资进入调整期,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高科技合作意愿提高等特点,表明两岸经贸关系面临严竣的挑战,一是国际经济仍不容乐观,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复兴,三是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挑战,四是两岸加入 WTO的挑战,五是两岸三通的挑战。新世纪的到来将给两岸经贸带来新的曙光,两岸经贸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获得了长足发展,推进了两岸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两岸不同属性经济空间的交接、重组和整合。然而,由于台湾推行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迟滞和延宕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时空演进,从而使两岸经贸交流存在诸多问题。但“障碍”是一时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洪流的推进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下,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去年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正式启航;11月,二次“陈江会”之后,两岸海运直航全面开放,两岸直肮包机大量增加,两岸“三通”的雏形已经显现。这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两岸“三通”,尤其是两岸直航,对于台湾经济与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磊 《台声》2009,(6):17-18
1949年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因政治原因中断了30年,又恢复了30年,目前已经处于正常化的最后阶段。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由间接.单向.局部的经济往来过渡为直接、双向、全面的经济交流。随着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的实现,两岸“三通”中只有通商问题还未实现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4.
徐莽 《两岸关系》2007,(10):6-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为契机,祖国大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3,(11):24-25
两天来,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们,不论是在主题演讲或者是在论坛研讨会上,都能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对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鲁洪柯 《台声》2010,(8):38-39
<正> 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件特大好事。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提升两岸经济的活力和潜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向前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交流合作一直是两岸关系中最  相似文献   

17.
海协、海基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北京举行了中断近10年的协商谈判,并签署两项协议。这两项协议,不仅对台湾经济有重要帮助,也揭开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的新一页。不过,两岸经贸议题众多,涉及范围广泛,有些还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使得未来两岸经贸议题的协商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仍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六点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这一重要主张,立足现实,前瞻望远,擘划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清晰路线图,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柳英 《台声》2009,(12):17-18
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后续效应的影响,两岸经贸也受到一定冲击,两岸贸易额大幅下降,台湾对大陆投资骤减。与此同时,两岸制度化协商取得重大进展,逐渐走向常态化,为今后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打下一定基础,也有利于台湾尽早摆脱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