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全国抗击非典的特殊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夺取这场斗争的最后胜利已为期不远。历经风雨之后的祖国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个月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保证党中央、国务院的政令畅通和抗击非典各项措施的贯彻落  相似文献   

2.
2003年SARS病毒的肆虐,已引起全人类特别是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果断措施,不惜一切代价,迎头抗击“非典”。我国监狱系统也不例外,全员抗击“非典”,拒SARS于狱门之外,实现系统零感染目标抗击“非典”采取的封闭,隔离,体检,留观等措施,与监狱干警直接管理罪祀、对罪犯24小时不脱管等监管措施历史性地交叉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天津律师》2003,(3):30-31
我市非典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区县司法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行动迅速,部署周密,工作扎实,在全市广大司法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零报告、零指标、零处理,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目前,我市虽然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将非典流行地区的名单中删除,但防止疫情反复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全市的广大司法干警应继续发扬好的优良作风,做到思想不麻痹,措施不削弱,工作不松懈,科学防治非典,常抓不懈,直至取得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4.
翁里  刘一展 《政法学刊》2004,21(2):41-44
2003年春夏之际,一场始料不及的瘟疫——“非典型性肺炎”席卷了我国大江南北。通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公民的良性互动,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阶段性的控制。回首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少数人借“非典”之机大发不义之财;而更多的公民则为了控制疫情积极配合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切实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法治国家政府在防治严重传染病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场瘟疫不仅考验了科学,而且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能力及其法律是否完善。在我国缺乏《紧急状态法》的前提下,政府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采取了(包括“隔离”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在内的)一系列行政强制措施。政府行政权力的底线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不能随意压制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私权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早出台《传染病隔离法》等相关法律,从立法和执法中寻求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未尝不是抗击“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4日,按照组织的安排,我调任安康铁路中心医院纪委书记。之后不久,我们医院被指定为非典定点医院。作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我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抗击非典的战斗。纪委如何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这个新兵感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只好边干边学。我发现,《中国监察》文章品位高、信息传递快、学习价值大,因此,每天无论如何忙,我都要打开《中国监察》进行学习,凡是对我有启迪的文章,我都认真研读甚至要读几遍。如今,我走上纪委书记岗位已经60多天了,院纪委在抗击非典战斗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了各项防治非典措施的迅速落实。前…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4,(7):72-72
又是春花烂漫时,然而人们仍无法忘记2003年4月以来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抗击“非典”时期那些难忘的日子。而在为抗击预防“非典”做出贡献的无数名单中,三秦大地的父老乡亲永远忘不了西安秦岭化工厂马俊生厂长和他们的全体员工。  相似文献   

7.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紧急行动,空前团结,顽强拼搏,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这场灾难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乎各行各业都打破了常规,劳教场所也没例外。应该说抗击非典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严峻的考验,而我们在经受考验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的经验和启示。 灾情面前,首先考验的是领导,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劳教场所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一条例为当前我们防治“非典”工作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法律工具。全国卫生系统应当认真学习条例,以条例为依据,争取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9.
正当非典疫情开始呈蔓延趋势之时,人们欣慰地看到,党和政府处变不惊,一方面依靠科学来争取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或者通过紧急制定法规来确保防治非典不留死角,这些凸现了深刻的政治文明意义。由于非典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针对在抗击非典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0.
8月13日上午,山西省委、省政府 在太原举行会议,隆重表彰全省在抗击非典战役中涌现出来的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面总结防治非典工作,并对加强全省公 共卫生工作做出安排部署。省委书记田成平在总结全省防治非 典工作经验时指出,正确决策、靠前指挥,发动群众、群防群控, 尊重科学、依靠法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两手齐抓、确保发展 是全省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主要经验。 山西省省长刘振华发表了《弘扬抗击非典精神 夺取新的 更大胜利》的讲话,指出,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始终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相似文献   

11.
抗击非典斗争,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党员是群众的楷模,必须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地把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推向前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面对艰巨的非典防治任务和生死考验,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党旗增添光彩,为群众作出表率,成为群众抗击非典的主心骨、贴心人。从救治病人的主战场到供应物资的大后方,从…  相似文献   

12.
姚澜 《行政与法》2003,(11):69-71
抗击“非典”工作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本文在总结抗击“非典”工作中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论述了宣传、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4月的北京阳光明媚,本应属于春天,属于郊外,但此时此刻,一场抗击“非典”的硬仗正在京城全面展开。在这场关系到首都安危、国家稳定的战役中,首都司法行政系统的同志们深深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连日来,他们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积极为“抗非”一线的医院及医护人员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宣传相关法律知识,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姜树政 《山东审判》2003,19(3):24-26
当前,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及法律应对问题。对于预防和控制“非典”期间发生的各种犯罪活动,必须严格依法惩处,根据不同情况,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刑事责任。省法院刑一庭结合当前抗击“非典”的形势,根据我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对涉“非典”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司法原则、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对司法实践中及时、准确地处理这类案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疫灾事故     
《刑警与科技》2004,(3):109-110
2003年春天,SARS突袭了中国大地.面对这场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回顾“非典”之后5年多来一系列问责小件,政府官员的行政问责日益走向成熟,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进程中,行政问责制将但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齐心抗击“非典”的时候,一场无声的战斗同时在全国劳教系统悄然展开。4月中旬以来,在司法部统一安排部署下,全国300个劳教场所果断采取措施,严防疫情流入场所。全体干警日夜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沉着应对,共同为26万劳教人员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将“非典”拒于场所之外“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是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抗击“非典”的战斗展开伊始,司法部即要求全国劳教系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充分认识“非典”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从贯彻“三个代表”的高度,将其作为当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全国律协常务理事向首都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捐款、致敬  相似文献   

19.
非典渐退,反思开始。6月下旬,在北京市召开的“突发事件深层次思考研讨会”上,10多位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聚集一堂,就非典对中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非典暴露了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如何提高城市抵御各种风险、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能力、如何借鉴抗击非典所积累的有效经验、建立城市系统应急机制等论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和交流。“不能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发展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GDP的增长。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持续的发展后,现在我们应该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这是SARS过后,与会专家共同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抗击“非典”是一场特殊的、意义深远的战斗,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对反腐败工作亦不无有益的启示。一、建立准确通畅的信息渠道此次抗击“非典”充分说明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因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机制,及时通报跨地区疫情防控、卫生检疫、交通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