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落实中存在着资助体系承载主体不合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解困与精神解困缺乏有机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订与实际操作之间不协调、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和贫困生资助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因此,改进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工作,要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完善贫困生全面发展资助机制,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段俊磊  肖迪  唐润葆 《世纪桥》2011,(13):145-146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也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于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与完善的讨论将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混合资助体系,缓解了高校办学的资金压力,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然而当前资助体系所暴露出的资助理念相对落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长期没有科学的认定体系、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认为,"发展型资助"使得学生并不是出于生存的压力而得到资金和物质的帮助,而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得到相应的资助,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资助和育人脱节的问题,并对这一资助体系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实现途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校救助贫困大学生,不能仅从经济方面进行关照,更应该关注提升贫困大学生脱离贫困的能力。文章从反向歧视视角分析,高校应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源倾斜,构建完整的贫困大学生教育体系,支持鼓励贫困大学生实践创新,提高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加强贫困大学生资助平台建设,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向纵向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政府、社会、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然而,这一体系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的未来,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建立包括经济援助、心理援助、思想援助、能力援助的全方位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是民族院校中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通过调研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面临的困境,高校资助工作需要从加大资助政策倾斜与宣传、资助渠道拓宽与开辟专项资助项目、开展精细化资助工作与精准资助、开启"扶志强能"工作模式与诚信感恩教育等方面做好衔接,以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从"立德树人"的视域来看,要求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以"立"引领社会发展之"德",立学生和谐成长之德,树创新创造创业之人为重。当前的资助工作在促进贫困生德性涵育、心理和谐、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必须加以改革,形成全员参与的资助工作局面,构建平等尊重的资助工作关系,提供基于需要的资助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助是高校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创新社会资助模式,切实提高社会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探索创新一种受益面广、受益时间长、积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的本质,起到参与资助各利益相关方多赢的资助模式,这样才能形成高校社会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使高校资助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彰显人道主义、保障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实现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扶贫先扶志,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贫困界定与发展性资助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不仅需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经济上的资助,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灵教育。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灵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构建公平与公正的心灵教育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加强道德意识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1.
刘景 《世纪桥》2011,(11):109-110
美国的大学生资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包含有联邦政府、州政府、高校及社会组织四级资助项目。不同的项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了大学生求学的经济困难。美国的做法为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善提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不仅需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经济上的资助,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灵教育。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灵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构建公平与公正的心灵教育机制,促进贫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加强道德意识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与建设和谐校园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中资金来源、资助对象的确定、诚信程度和贷款手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与建设和谐校园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中资金来源、资助对象的确定、诚信程度和贷款手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日前,保定市残联在涞水举办第六次资助残疾大学生暨"阳光行动"活动。来自涞水、定兴、高碑店、易县的27名贫困残疾大学生以及贫困残疾家庭在启动仪式上喜获4.48万元资助。  相似文献   

16.
爱心接力     
她是一名贫困大学生。在社会的帮助下,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战胜了贫困;她用自己的名字设立了助学金,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在贫穷面前,她是自强者;在弱者面前,她是一位天使。  相似文献   

17.
据《新京报》报道,大家熟知的李瑞环同志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10年间拿出个人资产53.3万元资助了148名贫困大学生。今年,李瑞环又捐出一笔稿费,委托天津市教委在今后3年内每年再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报道还提到,李瑞环已立下遗嘱,称在其逝世后全部遗产变现资助天津贫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建立和完善资助贫困生体系,实现了“绝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9.
林丽琴 《世纪桥》2009,(3):107-109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贫困资助工作机制的构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知道与做到     
最近,天津市出了两个新闻,一则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在过去10年间拿出个人资产53.3万元.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148名贫困大学生。今年,李瑞环同志又捐出一笔稿费,委托天津市教委今后3年内每年再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据称李瑞环同志已立下遗嘱,逝世后个人遗产全部变卖资助天津贫困学生。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