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我是一线工人,工友们却称我‘业余政工’,尽管是‘业余’的,可我却乐意接受,我乐做‘业余政工’。 我爱上政工这一行,是因为我对一些现象不解:为什么过去没有奖金的时候,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如今有了奖金,反而斤斤计较?为什么吃亏的常吃亏,捞便宜的总捞便宜?为什么处理同样一件事,甲政工处理得‘皆大欢喜’,乙政工却收效甚微?看来,这里面学问很大。  相似文献   

2.
维英 《瞭望》1987,(45)
“星火计划”,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一项长期的科技政策,概括地说,就是动员和引导全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部门、产业部门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服务,为把科学技术引向八亿农民的农村、乡镇,为提高全民族的劳动生产率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星火计划’的实施也会起到用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落后生活方式的作用。 作为一项长期政策,不能说这项计划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很周到了,相反地,它目前还只是一  相似文献   

3.
不是假聪明     
读柯罗连科回忆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其中的一个自注很感兴趣。注文说他所转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西伯利亚向狱友们朗读的一件作品是中篇小说,但沙加诺夫所转述并发表出来的作品却是一个剧本。自注说:‘我照理应该配合这个正确的指示而改作我的叙述’,但‘决心把我这段异文保留下来,并指出其可疑之处。’  相似文献   

4.
宏图 《瞭望》1992,(11)
《三个‘最后一次’——记周恩来总理晚年三件事》,熊向晖同志记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日周恩来同志宴请黄春谷夫妇前的一席话: ‘……本来打算不见黄春谷,看到他写给我的问候信,叫我‘翔  相似文献   

5.
宏图 《瞭望》1989,(21)
任性的茜茜公主成为奥地利伊丽莎白皇后,难以忍受宫廷的繁文缛节,仍爱招惹是非。有一次背着皇帝,她参加了维也纳的狂欢节化装舞会,借用侍女加布里埃尔的名字。 皇后曾说,‘我对政治一窍不通’。在舞会上,‘加布里埃尔’却颇有兴致地询问人们对皇帝的议论、对皇后的品评。一位年轻的文职官员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七月,黄炎培和其他几位民主人士访问延安,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会谈,有一次毛主席问黄访问延安的感想,黄说:“我有生以来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亲眼看到的,真所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匆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大家热烈讨论如何做好"一把手"。有一个干部发言说:"一把手要‘高大’,‘高’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大’就是胸怀大局、着眼大势……""你说的一点都不错,但我想补充一点意见。"听那位干部说完后,邓小平接过话头笑着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得从下面看问题。我觉得,领导干部不仅要‘高大’,还得要‘矮小’一点,‘矮’就是放下身段,从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小’就是小心谨慎点,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要多研究,要实  相似文献   

8.
一位即将离休的老干部,在欢送会上,诚恳地对大家说:“我要走了,‘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党和人民的功劳。今天,我来说说‘走麦城’”。接着他讲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教训,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人在湖边买了幢小房子,安宁清静,很是惬意。但好景不长,不久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和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这让我想起了我年轻的时候。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年轻人当然高兴,于是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功夫。过了两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每天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日下午继续在垃圾桶旁使劲。又过了两天,老人又对他们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范匡夫,在介绍自己如何保持廉洁作风、“拒腐蚀,永不沾”时,有一个弥足珍贵的经验之谈:先进文化可以养廉。  他深有体会地说:“假如不是读了那么多的好书,我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会全然不同。这些年我之所以能够在种种考验中没有出现‘千古恨’的‘一失足’,除了党性观念、法纪观念等起作用外,文化防线或者叫文化屏障对我具有一种特殊的保护作用。筑起了文化屏障,那些歪七歪八的事情沾不上我的边,那些心术不正的人进不了我的‘圈’。老实说,对有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我不仅是不敢为之,更主要的是不屑为之…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6,(9)
正人物名片陈正拜,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会企业界会员联谊会会长,开明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开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如果没有中共中央统战部提出‘同心工程’,没有被中国民主促进会吸纳为会员,也许我现在只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穷人’。"陈正拜坦言,"有了‘同心工程’,有了‘同心·彩虹行动’,我作为参政党的一名成员,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就多了一份责任感,多了一份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偶然”对一个人有时是重要的。就以我的职业来说吧,学的专业是机器制造,分配到设计院工作合乎常规,也是‘必然’。七十年代初,组织上找我谈工作,说要我去搞宣传,从事政工。太‘偶然’了。就是这个‘偶然’,自己在政工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五年。在服从需要的年代,个人是不讲条件的,就是心中有点想法或理由,也不好开口,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常是‘自力更生’。想通了上岗,干中充实了认识,结果还坚定起来了。政工这一行风风雨雨,加强与淡化的交替,取消与有位的争论,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然而我认定一条: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6月13日 机会教育重“载体” 平车工段李师傅的家在乡下,几个青工倒班时去帮助他收小麦。回来后,小张伸着勒得红肿的双手对工友们说:“我们再不该把吃剩下的馒头扔掉了……”小宋指着晒得暴皮的胳膊说:“20多年前我就熟记唐诗《古风二首》,我的女儿也背过,可直到昨天,我才真正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工段团支部就这件事,专门开了一次“节约粮食”的讨协会,效果特别好。  相似文献   

14.
《论语·子张》中记载了子夏说的一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这句话,我一直以为其释义是要做好官就得学习,反过来,学习优秀才能做官。后来,相继读到了对这句话中的‘优’字的解释:据《说文解字》介绍,‘优’训解为‘饶’。段玉裁注曰:凡有余皆曰‘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优,有余力也。’如此看来,子夏所说的‘优’并不是‘优秀’的意思,而应该是‘有余力’。因此,子夏的这句话是说为官者在处理公事之余暇应勤于学习,经过学习形成了一定的余  相似文献   

15.
何禾 《瞭望》1984,(14)
科研人员以‘经理’的身份活跃在农村,这既是科技界的新事,也是农民的福音。长期以来,科研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重研究、轻推广’的倾向。对于具体帮助农民群众办几件实际的事,搞点经营活动,有的同志不屑一顾。甘肃省农业科研部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王素香带动下,勇于摒弃世俗之见,顺应时代的需要,不仅开办了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公司,而且挂牌经营。他们采取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初春时节,一个为革命操劳了半个世纪的将军——广州部队副司令员欧致富,向党组织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离休申请报告。他在报告中这样写道: “邓副主席指出,精简整编,这是一场革命。这话我越学越感到语重心长,意义深远。干部‘老化’,这的确是地方和军队都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拿我来说吧,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从战士到当部队的副司令员,风风雨雨几十年,身上的‘零件’磨损得差不多了,说不定哪一天,眼一闭,腿一伸,就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可是,革命不能停,必须有大批德才兼备的年青人来接班。一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很着急。……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不久前就省委领导活动的报道问题“约法三章”,他说:“一是省委领导的讲话,从我开始,在报道中不要说‘重要讲话’,把‘重要’两个字去掉,讲话那么多,哪有那么多‘重要’啊!二是涉及到我的稿子,你们可以删,觉得不合适的尽管改,不用告诉我,发多发少你们定。三是稿件中对领导赞扬的话无论如何不要写,什么‘轻车简从’、‘冒着寒风’等都要删去,本来就该这样嘛。我们的报纸一定要体现党的优良作风,一定要反映民意。”(摘自《光明日报》)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约法三章”  相似文献   

18.
政工部门常被人们称为‘清水衙门’,无权无钱,还有一张嘴巴讨人嫌。 当初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后经过冷静思考,倒有了一种‘高抬’的感觉。清水衙门无非是说  相似文献   

19.
坐过火车的人大都知道‘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危险品。‘三品’的具体内容,铁路部门有严格规定,不容我置喙;但把‘危险品’与‘易燃品、易爆品’并列起来凑成‘三品’,这种文字概括,大可推敲。形式逻辑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外延之间有同一、种属、并列等关系,确  相似文献   

20.
喝彩声中     
大约是半年前的一桩公案了,首都文艺界为评选‘十佳’运动员演出节目,台下轰然‘喝’起‘彩’来,‘喝彩’声中夹着尖声怪叫和刺耳的口哨。这情景通过电视转播到全国,于是引起各地群众的不满,认为首都不该有如此不文明的观众。这舆论对于后来的净化剧场空气,很起了点好作用。不过事后一想,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即:台上的演员们当时在‘喝彩’声中曾作何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