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规制及其防范对策出发,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法制教育、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以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对陌生人的犯罪,表现为与具体人际矛盾关系的无关性,犯罪的发生并不沿着人际关系的矛盾展开。实际上犯罪青少年已经脱离了特定的社会情境制约,原有社会情境下的角色关系及相关社会要素统统被简化了,犯罪青少年已然成为了一个脱离了特定社会情境制约的“超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使此类青少年犯罪自身具有了鲜明的犯罪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越轨理论出发,本文从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目标期待,实现社会目标的制度化手段的断裂以及这种断裂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等几个维度,描述并分析了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问题,同时因为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关联的存在,我们据此推论,制度化手段的断裂对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合理、多元化的社会目标的同时,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目标实现手段,使城市外来青少年的社会目标与其实现社会目标的制度化手段得到平衡,这些对预防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武汉市调查看中国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至今世界各国并无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于世界各国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1995年10月,世界著名犯罪学家马汶·沃尔夫冈教授在北京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说:“中国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并正在进行令人瞩目的社会变革,因而没有地方比在中国进行青少年犯罪研究更为重要(注1)。”本文视角是透过天津市同龄群青少年违法犯罪纵向跟踪调查,分析中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0年5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同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入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尝试“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青少年犯罪案发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青少年犯罪作案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残忍性和作案后果严重化的特征尤为突出,有的专家学者预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新一轮高峰将会到来。确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诱发因素持续增多,例如,每年有数十万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青少年将回归社会,有上百万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视角,以家庭为出发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的原因。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与家庭的联系减弱,家庭对青少年的社会控制减弱,使得青少年更容易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历来是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且有低龄化、暴力化、严重化的趋向,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病态,虽有其自身发展所决定的人格特点,更有其赖以产生的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犯罪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较突出的法国里昂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卡萨尼认为:“制造犯罪者是社会,引诱人并将其推向犯罪的也是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犯罪正是在特定情景下,作为社会脆弱群体的青少年缺乏支持而导致社会化过程失当的反应。于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如何构建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支持系统,防患于未燃,以期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客观、全面、准确地研判青少年犯罪形势,是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下降的态势,青少年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应注重早期教育,对未成年犯罪中占相当比例的轻微触法少年,尽可能采取非犯罪、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减少过度司法干预。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注意保护相关人群的隐私及注意一些相关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犯罪整体现象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所以,预防该群体的犯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既具有青少年犯罪的某些共性,同时又具有流动人口犯罪的某些特性,是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该种群体的一种折射。因此,预防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犯罪,必须要从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特点和犯罪规律着眼,建立以服务、管理、预防为一体的预防犯罪格局。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全世界已将其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给社会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比较研究了几个主要国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做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篯秀滨 《法制博览》2015,(1):157-158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而且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减少青少年犯罪对每个家庭来说都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青少年犯罪心理表现形态、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犯罪倾向性行为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有犯罪倾向性行为的青少年是初级中学综合治理的重点对象目前,一部分初中学生沾染了不良习气,犯有偷盗、赌博、抢夺敲诈、结伙拉帮、逃学逃夜、追逐异性、传看黄色书画和淫秽影碟片等错误。如果我们把这些错误称作违纪行为则太轻微了;如果称作犯罪行为,又显得太严重了。那么怎样恰当地称呼这些违反法纪的不良行为呢?给它一个名称,姑且叫作犯罪倾向性行为。青少年犯罪倾向性行为基本表现为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法律方面的偏差行为,它的社会危害性明显高于违纪行为,虽因情节轻微,尚不能用法律加以制裁,但是,青少年犯罪倾向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是我国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各方面对失足少年切实有效地实施帮教,如果缺乏可以操作的制度,全社会的帮教协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提出并设计实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即“一卡制”,就是想通过这张表卡使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工作成为看得见,抓得住的系统工作,成为司法一条龙,社会帮教一条龙,统一、结合、协调的规范操作的标准和纽带。在“跟踪表”中,我们将未成年…  相似文献   

15.
台湾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朝着恶质化、低龄化、团伙化、网络化等多元方向发展,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家庭的,又有学校和青少年本身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社会和家庭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方面。台湾当局和各种社团针对这种现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问题困扰着台湾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青少年犯罪亦已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无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的趋势,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管理和控制还处在不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社会问题不断发生,青少年犯罪问题更为突出,政府与国民担忧,社会学家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本文试图从青少年犯罪的种种现象,分析所产生的根源,并阐述了日本政府的对策,对研究我国青少年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矫治社会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犯罪更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表现。因此对于犯罪青少年和具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的矫治工作就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目前,我国犯罪矫治工作主要通过犯罪矫治机构实施的,具有较强的强制与惩罚的色彩。本文阐述了矫治社会工作在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矫治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其产生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条件等相互交错的结果。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靠教育。为此,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富有成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20.
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尝试 “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