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发展中国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刘淑琪自中韩恢复经贸合作关系以来,特别是在两国建交以后,中国山东与韩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将探讨如何适应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使双方经贸合作向深层次、多领域发展。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成绩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中国对韩国和中韩经贸合作将更加有利●李相文香港在韩国对外经济关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区。因此,香港回归中国,引起韩国政府、企业界和金融界的极大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对于香港回归中国,韩国政府和各界认为对韩国是“利大于弊”,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同香...  相似文献   

3.
自中韩建交并确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哈尔滨市同韩国的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从2000年至今,韩国一直是哈尔滨市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下,韩国一度经济萎靡:汇率下挫,股市暴跌,国际贸易收支逆差,韩国国内大量外资撤资,外汇储备急剧减少,直接影响到了中韩经贸合作.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挖掘同韩国的经贸合作潜力,实现对韩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是推进哈尔滨市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打造成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4.
推进云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作为东盟近邻的云南省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难得机遇,积极推进云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本文在描述云南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制约因素和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相关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同韩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于利人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的南部,同韩国隔海相望,面积为14.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万,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都很发达的省份。辽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以能源、冶金、机电、化工、建材、轻纺等工业为主的...  相似文献   

6.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尽管当前东南亚在人力和物料成本方面较中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仍存在诸多短板.鉴于域内国家经济水平和承载能力有限,未来产业转移如何影响地区整体产业发展与经贸合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与各国的互动模式.可以预见,新一轮国际产业进程将在后疫情时代的亚太经济复苏中延续,并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参与其中并扮演关键角色的中国而言,应当审慎评估区域发展合作形势并精准施策,在不断完善国内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国家基于优势互补的产能合作,着力构建更具风险抵抗能力、集约化和协调性更强的区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移良性发展并惠及各方.  相似文献   

7.
广东,作为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外经济合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作为临近东南亚的南中国省份之一,广东理所当然地应在中泰经贸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回顾近几年的粤泰经贸合作,可以归纳为下列特征:1.双边贸易总势头是上升的;如1990年广东对泰  相似文献   

8.
广东“东盟战略”及其与新马的经贸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占有1/3左右的份额,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还较少,所以有必要从广东"东盟战略"的角度研究其与东盟的两大贸易合作伙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解读和践行广东的"东盟战略".接着重点分析了广东与新马经贸合作的表现与原因,探讨这种合作对广东与新马合作的意义.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若干促进广东"东盟战略"和推进其与新马经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参与亚欧经贸合作是指俄罗斯参与欧盟和东亚地区国家范围内的经贸合作,具有特定含义。俄罗斯参与亚欧经贸合作曾经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但制度变迁和地缘客观性使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获得了积极参与的新的动力。某种意义上,俄罗斯参与亚欧合作才刚刚起步,因而带有许多不成熟的印记。不过,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和自身经济健康化要求又使其参与亚欧合作具有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民族感情、传统文化是东南亚华人与中国保持联系的重要纽带.华人在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科技交流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发挥华人的这种作用,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东南亚各国继续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