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跨界尝鲜,越来越多官员走上直播平台吆喝产品、经营起"杂货铺"。主播身份和官员身份一经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公众看到,官员很拼很时尚,直播效果也很显著。官员直播契合公众对于政府职能发挥的正向期待、有助于增进多方诚信、拉近干群心理距离,也是政务领域走互联网群众路线的一种实践,为地方推动脱贫攻坚、实现振兴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公众对于官员直播不仅有认同,也存在"作秀""不务正业""哗众取宠"的质责。官员直播持久生效"保鲜"、规避风险增强实效,需要把握弥补性、示范性、有效性、安全性、兼容性等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80/90后"官员腐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政治现象。"80/90后"官员腐败有七种类型,包括谋求权力型腐败、谋取利益型腐败、贪慕虚荣型腐败、消费享乐型腐败、依附关系型腐败、急功近利型腐败与随波逐流型腐败。而市场观念的侵袭、政治生态的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心态的失衡、权力制约的缺失与理想信念的薄弱则是"80/90后"官员腐败主要原因。为此,我们需要从合理设计薪酬、优化制度环境、树立正确导向以及筑牢理想信念等方面入手开展腐败治理。  相似文献   

3.
WOS俱乐部     
《小康》2004,(6)
魅力话题看法一致 您认为官员有魅力吗? 本刊2004年5月号《魅力政治》提出的这一问 题,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致:"官员当然应该有魅力, 不过,目前中国官员有魅力的不多。" 河北读者陈力的观点比较典型,摘录如下: 不是说中国官员毫无魅力,事实上,有一大批 官员还是很有魅力的,我说的是一般印象:在公众 场合,很多官员似乎都是以一种规定好了的形象 出现,个个严肃刻板,没有个性。社会日渐多元化, 应该提倡官员多一些个性。有个性,就有魅力。  相似文献   

4.
软肋,嗜好也。谁都有嗜好,因此人人都有软肋,官员也不可能例外。而官员由于有着一定的权力,如果把握不好,意志不坚,很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攻击的目标,当然软肋乃是其首选。因此,官员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自己的软肋。官员的软肋,固然有其内在的因素,是其"潜意识"使然或故意所为,但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12)
正当官员依托电商激活销售、助力经济成为一种新常态后,他们的出镜带货会长时间保持着高关注度和高成功率,这就要求官员们在直播前一定做好功课,做细功课。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农副产品滞销,给当地群众如期脱贫增添了额外压力。为了疏通这些销售堵点,不少地方官员化身"网红"直播带  相似文献   

6.
王廷连 《当代广西》2012,(18):46-46
8月17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2012年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2011年官员个人舆情共有39起,占全年官员任免舆情事件的76%。其中80后女性官员尤其容易引发热议,12起影响较大的女性官员任免舆情事件中,有6起事件的涉事主体都是80后女性。报告显示,2011年女性官员个人舆情比重大幅增加;女性年轻官员更易引争议。(8月18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趋向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而"围猎官员"成为反腐中频繁被提及的现象。研究发现,不能慎欲、不能慎权、不能慎趣、不能慎友、不能慎微的官员最容易被"围猎";官员被"围猎"的方式有交易型、情谊型、要挟型等几种。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韶关始兴县、广州南沙新区在春节后启动财产公示试点。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试点地方的官员财产公示却简单地与“晒工资”划上等号。很显然,官员工资作为正当合法的收入,并不是公众所关心关注的,因为这样的信息很容易通过其他的正规渠道获得。如果官员财产公示仅仅停留在“晒工资”层面,不仅有违财产公示制度的初衷,更容易使公众由期望变为失望。  相似文献   

9.
读点经典     
近来,重庆市委组织的"读点经典"活动,掀起了上至官员下至小学生的全民阅读的热浪。一种薄薄的只有80多页、三四万字的小册子,被称为"口袋书"的《读点经典》在重庆几乎人手一册。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为《读点经典》作的序言中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  相似文献   

10.
为官难易说     
丁聪 《今日浙江》2014,(5):61-61
正近来常听到一种有趣的说法,叫做"为官不易"。我在单位大小也算个官儿,从未觉得为官容易。不知是因为我能力太差,缺乏举重若轻的潇洒;还是某些官员特别能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得异常轻松?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所谓"不易"无非几种情况:一是要当一个让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好官、清官,比过去更不容易了。这种官  相似文献   

11.
孟威 《人民论坛》2020,(12):52-54
跨界尝鲜,越来越多官员走上直播平台吆喝产品、经营起“杂货铺”。主播身份和官员身份一经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公众看到,官员很拼很时尚,直播效果也很显著。官员直播契合公众对于政府职能发挥的正向期待、有助于增进多方诚信、拉近干群心理距离,也是政务领域走互联网群众路线的一种实践,为地方推动脱贫攻坚、实现振兴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公众对于官员直播不仅有认同,也存在“作秀”“不务正业”“哗众取宠”的质责。官员直播持久生效“保鲜”、规避风险增强实效,需要把握弥补性、示范性、有效性、安全性、兼容性等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22)
正明星乔任梁的离世,让"抑郁症"再一次成为被科普的对象。现在,终于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心情不好",不是劝患者看开一点、多出去走走就可以痊愈的。它需要去正规的医院看病,并严格遵医嘱服药。抑郁症被介入了审美的评价,介入了道德的评论。常见的论断就是:抑郁症,文艺界人士、学者、白领容易得;心灵强大、爱思考的人容易得;城市人容易得;智商高、受教育水平高、道德水准高的人容易得……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一组关于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据了解,文成整个县府大院内除了一幢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主楼外,其余建筑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有的建于解放前,有的则是在五六十年代。政府大楼"寒碜",网民直呼"温暖",并非幸灾乐祸,没有人会认为政府办公大楼越陈旧破烂、官员办公条件越艰苦越好,而是被多年来文成县政府官员所坚守的价值理念所感动。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  相似文献   

14.
倪方六 《当代广西》2014,(24):59-59
正"收礼罪",即"收受礼金罪"。这一罪名很可能成为刑法修正案中的新犯罪条款。官员收礼,实际上就是变相受贿。早在西汉时,中国官场已严禁官员收礼;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收礼罪"。汉代官员调动时禁收下级礼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时期,官场"禁令"尤重反腐。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刘启继位的当年(公元前156年)便出台了多项官场禁令,除禁公款吃喝、禁行受贿等反腐措施外,还对官员任免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12):9-9
正官员每天忙得不行,我相信他们自己也很疲倦,一天到晚忙于公务。未来是否可以有制度的规范,实现政府官员和一般公务员每天下午五点可以正常下班。通过制度建设把官员变成一种职业,而不是在政府工作就要全天候待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王正绪副教授表示,中国官员需要在制度上实现"权责明确"有了房子之后,你就不能随时想走就走了。你就会被冻住,固定在一个地方无法动弹。这对创新很不好。——年逾8旬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表示,自己现在仍是一名"租房客",从未考虑过购置房产,一直对那些花了大半  相似文献   

16.
张鸣 《创造》2010,(6):97-97
官方媒体调查,官员成为另一种高危行业,而国土局长,则独占鳌头,稳坐高危官职中的第一把交椅官职的高危,跟其他行业不一样,一般是不会现场死人的,但落马的机会相对高凡是油水大,矛盾尖锐的所在,一般都必然高危前一段到处修路,尤其是修高速公路,交通厅局长高危,一个接一个落马,前赴后继:现在又轮到了国土厅局长,道理很简单,土地财政变成地方政府的一大宗收入,土地征购、买卖、拆迁,利益大,矛盾也大,自然,此任的官员,落马就多。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起源于240多年前的瑞典。早在1766年,瑞典公民就有权查看从一般官员直到首相的纳税清单。这一极具约束力的"治官之术"被称为"阳光法案",至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完善。据一份"透明国际"的报告,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和执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归纳而言,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有如下几点:首先,大部分国家的官员财产申报法都属立法等级最高的一级立法。如美国的《政府道德法》、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加拿大《公职人员利益冲突与离职行为法》、法国《资金透明法》、韩国《公职人  相似文献   

18.
刘峰  宋雄伟 《人民论坛》2012,(16):27-29
只有广大群众都有机会秀出来,才能有效防止个别官员的"独秀"官员作秀的两种类型"官员作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我们应从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角度看待这个"秀"字。第一种"秀"是在现代媒体政治发展和政府转型背景下,官员与民众沟通的一种必要能力和素质。这种"秀"是基于事实、尊重民众和法治精神、巧用  相似文献   

19.
表面看起来,"官样朋友圈"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生活态度,但实际上会让官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官员在网络上的刻意回避和"不作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官民之间的陌生感;官员对民众关注的事件不发表观点,将自己置身于"失语状态",放弃了舆论中的主动权和引导权,容易导致小道消息和谣言滋生,造成舆论观点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官员地位使然,很容易听到谀谄之词,很难听到规劝和批评的话。能不能杜绝好谀之风,关键在于官员是不是能够真正实心任事,办事的出发点究竟是为民还是为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