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目标一个最主要的指标是要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翻两番。2000年衡阳的GDP是353.08亿元,翻两番就是1400亿元,也就是说要实现1000多个亿的增量。即使这样,衡阳还是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按现有人口增长速度,全市总人口将突破800万,达到全国人均GDP3000美元的标准,衡阳就要实现GDP2000亿元。要确保衡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必须确立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思路,突出主攻方向,全力提速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正在深入人心。如今人们最熟悉的是这样一些经济数据:到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四万亿美元,人均GDP则要突破3000美元大关;按此目标,今后18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保持  相似文献   

3.
正一、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人均经济水平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较为突出。2001年以来,黔西南州生产总值持续较快增长,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人均GDP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黔西南州人均GDP13386元,按2000年价计算为7880元,小康实现程度为25.1%,经加权后的得分为3.01分,距离12分的满分尚有8.99分的距离,是所有23项指标中差距最大的指标。根据省委提出2015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按现价和6.46的汇率计算),黔西南州要达到这一目标年均需增长24.63%;2020年人均GDP实现10000美元,黔西南州需年均增长19.11%。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2020年人均GDP目标值31400元  相似文献   

4.
朱孔来 《理论学刊》2006,(10):77-7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2020年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理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方向,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目标与理想方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言,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而言,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而且意味着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所有人群都实现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目标。衡量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指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农民达到全面小康的衡量指标之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但是农村的现实基础极其薄弱,加上诸多因素制约,建设农村小康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构建系统而又强大的支持体系加以推进。一、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7.
陈志青 《实践》2003,(5):10-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个综合性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方面和一系列相互衔接的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分三步走,即到2005年,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全省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消除贫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二番,达到8000亿元以上,同时全面推进社会进步,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朱晓俊 《实践》2007,(11):45-4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特别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性目标,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又昭示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在国家"三步走"发展规划中,2020年要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今,在"十二五"向"十三五"过渡的关键时期,要走出构筑中国梦伟大工程的关键一步,需要把"全面"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素,这关乎到伟大中国梦的根基,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0.
记者:彭老师,党的十六大以后,人们都在谈论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想听一听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彭定安: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我觉得对于"小康社会"存在一个全面理解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很全面、很科学的,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然而,最近听到一些关于"小康社会"的谈论,差不多都是与经济内容有关的,如增长率达到多少、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几、GDP达到多少等.  相似文献   

11.
首都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弢  孙龙 《新视野》2004,(2):33-35
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应该使用生活质量而不是GDP的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客观指标,也应该包括主观评价指标。北京城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的小康标准,但是要在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达到小康,真正全面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北京市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刘一平 《实践》2003,(4):8-11
党的十六大规划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努力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对云南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05年,完成‘十五‘计划,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的目标.面对这一历史重任,德宏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加快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全省、全国一道按时步入小康社会,这是新形势对我们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国上下正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全面小康”由哪些量化指标来界定?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系统介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奋斗目标值和最近五年的进展情况。经有关课题组研究论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部分的25项指标构成总体框架。其目标值设定为:到2020年,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000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城镇人口比重60%,城镇调查失业率在3%~6%之间;社…  相似文献   

14.
李波  李晴  陈鹏 《求实》2013,(Z1):140-143
<正>一、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而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在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以来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承上启下、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一、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就必须保持7.2%以上的增长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讲速度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这种速度必须是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5,(7)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这"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为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较快改善。现在,我国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5年多的时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内容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目标,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上海已经确立了到2020年左右在国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下列三个方面是上海大都市未来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高速度:保持长时期、低代价的经济增长1992年以来上海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使得人均GDP比1991年翻两番达到了将近5000美元,接近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测算的上中等收入地区平均水平(490…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是基本路径,城镇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朱滨丹 《奋斗》2007,(5):55-5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6月召开的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讲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党心、凝聚人心的报告。它掀开了中国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丽事业的奋进巨卷,是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迈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征程的总纲领、总部署、总动员。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十七大的最强音。十七大报告用独立的篇章阐述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报告对全面小康社会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翻两番的目标由“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