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几个法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读《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张光博先生的《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以下简称张文)一文,觉张文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法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方向性问题,需要法学界认真思考和研究。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精神,本文拟就张文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发表如下个人看法。 一、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法学界的新思想新观点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路线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一篇值得注意的法学文章 张光博同志的《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一文(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以下简称“张文”),以醒目长标题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注意。 一位法学界人士说:当他猛一见这个标题,以为是《中国法学》发表社论。这可能是张文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张文标题的口气是否过大,姑且勿论。但看上去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与争  相似文献   

3.
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陈桢一、失控的事态发展,极端尖锐的形式(一)张光博先生的长篇论文《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8月9日出版,以下简称《张文》)否定当...  相似文献   

4.
崔齐东(以下简称“崔”):听说你于1995年在《中国法学》发表了《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一文,从而引发了一场论战。你是否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陈桢(以下简称“陈”):这不是我挑起的,我那篇文章恰巧是Z教授《...  相似文献   

5.
读了张光博教授在《法学》1995年第5期发表的《法的精神与法律精神论略——与郭道晖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张文”),觉得他所“论略”或“商榷”的,同我在《社会主义自由——当代社会主义法的精神》(以下简称“郭文”)中所探讨的,颇多偏离。譬如关于“法”的概念,就是各执一辞,不是在同一概念内涵与层次上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法学中“29个多”问题的理论是非张光博陈桢先生一稿两投。以《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法学》1997年第3期,又以《认真看待当前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当代法学》1997年第3期。其中摆列了张光博否定的“主干...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发表了陈卫东、张弢二人的《收容审查的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文章对收容审查规定本身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观点作了评述,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得以更加深入。但是,该文的某些观点,尤其是应保留收容审查制度的结论,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也谈“是正确引导”还是误导——同陈桢先生商榷姜铁敬读了陈桢先生《是“正确引导”还是误导——与张光博同志商榷》的文章①,颇感震惊。张光博的文章是1994年暑期在东北法学教学研究会年会结束时的讲话。1995年刊发在《中国法学》第4期。张光博先生文章的标题...  相似文献   

9.
也谈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兼与林毅同志商榷张旭娟《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发表了林毅同志“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下简称林文)一文,读后深受启发,本文试图就林文所提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林文认为,我国《票据法》第10条“票据的签发、...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再审思──与陈寒鸣同志商榷任俊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发表了陈寒鸣同志《周敦颐(太极图)渊源审思》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文中引用《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董铢所记的一则材料作论据,通过推测得出周敦颐《太极图》...  相似文献   

11.
法学争鸣应当讲求学风王吏民读过《法学》1997年第4期《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署名陈桢,以下简称《是非》)文,感慨良多。该文讲的是与张光博先生的法理学“是非”之争。张先生在学术观点上与他人存在争论早有所闻,但不知已经到了该文所...  相似文献   

12.
也论悬赏广告的几个问题——与何红锋、徐万鹏先生商榷●陈年冰《法学》1997年第12期刊登了何红锋、徐万鹏先生的《对悬赏广告制度几个问题的研究——对一例涉及悬赏广告纠纷的剖析》(以下简称何徐文),读后很受启发,同时又有一些不同看法,特写此文与之商榷。一...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发表了张树义同志的《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以下简称“张文”),笔者认为依该标准所得出的“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立法行为”的结论,值得商榷。 一、目前研究抽象行政行为的意义 “张文”认定,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及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已为行政诉讼法所接受,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成为行政诉讼的标准,抽象行政行为则被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主要是依据如下理由:一是行政诉讼法第5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  相似文献   

14.
<正> 王欣新同志在《收容审查制度应予废除》(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中对我们的《收容审查的若干问题研究》(发表在《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一文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在此,笔者深表感谢。但对“王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我们谈些不同的看法。一、关于收容审查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具体的法律内容完全不能排除解释的必要性”,法律适用的过程也就是法律解释的过程。《公证法》第39条、《公证程序规则》第十章规定了公证复查制度,张敬晖先生的《下列问题应在公证复查制度中再明确》(以下简称“张文”)和李全一先生的《也谈公证复查中的问题——兼与张敬晖先生商榷》(以下简称“李文”)两篇文章可以视为对公证复查制度的适用解释。本文是针对上述两篇文章阐述旧题的整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贺卫方《法学》1997年第3期发表了龙宗智先生题为“检察官该不该起立——对庭审仪式的一种思考”的文章,就检察官起立与否这样一个法庭仪式细节所反映出来的制度甚至文化问题,进行了颇有意味的讨论;见微知著,很能...  相似文献   

17.
李全一 《中国公证》2007,(11):43-44
《中国公证》2007年第8期刊登了张敬晖先生的文章《下列问题应在公证复查制度中再明确》,“张文”针对我国公证书复查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八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基于实务的思考.对开展复查工作多有裨益,但文中一些观点也值得商榷。有感于此,笔者也对公证复查谈一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8.
由江泽民同志提出、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我党我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第一次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法制建设史上树起的一个座里程碑。《律师世界》1999年第1期刊登了卢传国先生的《依法治国丰富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以下简称《卢文》),读后颇受启发,但文中一些观点却值得商榷。《卢文》说:“1995年2月,江泽民在中央举办的法…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发表了陆德山同志的《也谈人权的主体》(以下简称“陆文”)。这是一篇部分地与拙文《论人权的主体与主体的人权》(刊于《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商榷的文章。现仅就陆文指涉到拙文的部分做如下回答和辩正。一、我真的否定了集体人权吗? 陆文一开头就断定我否定集体人权的存在,并称:“张文明确地否定了集体人权的提法”,然后就开始同“无集体人权”的观点进行商榷。这显然是对拙文的曲解。实际上,拙文的观点仅仅是:在国内法领域,不宜引入“集体人权”的概念,但在国际法领域,“集体人权”则是不能放弃的旗帜。拙文曾明确而肯定地指出:“集体人权概念最初出现在国际法领域,是第三世界国家  相似文献   

20.
《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文:张文显 黄文艺《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党的十六大将在政治上和理论上对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激励和推动作用。当代法学必须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