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也有利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发挥。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立法滞后,教育行政管理理念落后,教育行政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等方面。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法治化,首先要注重组织设计的优化组合和精简高效,其次要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及内部管理制度,最后要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权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职能拓展与使命的最优途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目前甘肃省普通高校治理能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等方面问题重重。为此甘肃高校必须切实落实依法治校而不是以人治校,明确规章制度,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实行管办评分离,进而保证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促进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规制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对内基本职能由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渐转变为管理、服务、教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职能.而只有通过加强民主建设,理顺高校、教师、学生三者关系,抓牢行政规范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并对行政队伍进行专门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行政能力,高校的这种职能转变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是高校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影响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存在失衡现象,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的机关化、学术管理的行政化以及二者权责界定不清晰等方面。原因在于两种管理模式的运行特征存在差异、独特的传统文化环境与教育体制产生的影响以及高校治理中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不完善。高校治理中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优化协调,可以从加强学术组织建设、细化高校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师德建设.在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肯定高校师德建设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法治化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部分对实现依法治校至关重要。在高校法治化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尽早吸收和内化制度文明精髓并不断去培育法治文化土壤,才能使法治在校园内生根发芽。高校法治文化培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问题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对策研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当前高校应该从不同主体出发,进行内部规章制度教学改革等法治化调整,早日促进法治校园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行政决策法治化是行政决策体现多数人意志、保障和实现多数人利益并使之规范化的过程,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也不例外。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与现代法治要求仍不相适应,且面临诸多困境,所以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必须在公众参与、程序规范、监督有力和责任明晰等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机构改革必然导致机构的新设与缩减、职能的划拨与承接,衍生机关之间的行政协助配合义务。以机构改革下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为观察视角,可以发现本次机构改革中,公安机关与监察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移民管理机关之间存在协助机制不畅、法治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因此,应当明确法定机构的职责、出台行政协助程序的立法、运用非正式规则、在组织层面设立协调机构以及将行政协助纳入绩效考核,最终提升机构改革下机关之间协助配合机制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行政规划密集颁行.通过行政规划整合行政和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选择。行政规划的发展与政府行政职能的变迁息息相关,它既顺应了行政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是行政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行政规划区别于传统命令式、强制性的行政方式。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蓝本,也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其发展符合服务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行政规划又兼具行政指导的某些特质.其复合特征典型地反映了职能转变背景下政府行政方式的深刻变化。适应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在需要。行政规划必须走法治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权利义务这一具体问题切入,回顾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确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措施: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提高法治化管理的思想认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完善高校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