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双版纳植物园科技扶贫闯新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在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研究作出成就的同时,近些年还为当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西双版纳地区聚居着以傣族为主的许多少数民族。植物园为帮助该地区发展经济,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根据...  相似文献   

2.
《民主》2017,(11)
正厦门万石植物园碑林入口正中醒目位置,有一块大字摩崖石刻,上书"林壑幽美",乃赵朴初先生晚年笔墨,字体褪去先生中岁东坡体的丰腴温厚,复归李邕《云麾将军碑》气清质实、寓奇变于规矩的瘦劲老辣。由此书法,大致可知先生书法的师承以及变化、发展。对于赵朴初先生书法,启功先生曾感叹曰:"朴翁擅八法(按:指书法),于古人好李泰和(唐代书法家李邕,字泰和,曾为北海太守,又称  相似文献   

3.
这儿是江南水乡一个恬静的乡村。苍翠的水杉林护卫着一方一方平展展的粮田;宽阔的水泥路伴随着笔直的水泥沟渠,贯穿田间,四通八达…… 这儿又是繁华的城镇,绿树簇拥的巍巍烟囱、厂房,掩映在香樟浓荫中的高大楼群,五彩的路灯,朱漆的长廊,还有古色古香的宾馆、景色如画的公园、设备齐全的影剧院……  相似文献   

4.
五年难觅主管部门,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因体制不顺被迫关闭在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机场旁边,有一座植被茂密、溪水潺潺、四面环山、绿沁心脾的幽谷,这就是三峡珍稀植物园,也被称作三峡库区珍稀植物的“避难所”《?t  相似文献   

5.
爱上元宝枫     
<正>我天生是爱树的人。北方的银杏树杨树榆树栎树国槐洋槐……南方的香樟树桂花树广玉兰水杉桐树……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只要看见树木我就欢喜,站在树下我就神清气爽。树干让我挺拔,树冠为我庇荫,树叶让我呼吸通畅。我与每一棵树的相遇,在我看来都是前世的缘分。因为,大多数的树,都早于我来到这个世上。今年我突然爱上了另一种树。我远眺近观,仰望它凝视它抚摸它,我在树下徘徊慨叹绕树三匝。其实,它并不是什么刚发现的新树种,而是人们熟视无睹多年的  相似文献   

6.
丁兆中 《理论导刊》2008,23(6):115-117
二战结束不久.中日两国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之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调整对华交往理念.在中日复交之前的严重冷战对峙时期,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基调是反共反华.中日复交后,一直到冷战结束之前,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逐渐向"共同价值观"思想转变.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特点是"价值观外交"和"共同价值意识"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7.
当时代的日历翻到1989年时.《知识窗》杂志已十度春秋.在纪念它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将办好以下十件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一、增辟"名人专诊"、"家电答问"、"生活中的禁忌"、"文艺热门话"等新栏目. 二、继续刊登或新增"古诗趣谈"、"世界大事演义"、"古代禁书"、"中外漫画大师"等系列文章. 三、举行优秀作品评奖. 四、举办知识竞赛、评选优秀读者奖. 五、举行猜灯谜大会,修订出版《灯谜爱好者手册》.  相似文献   

8.
1978年,著名电影演员、作家黄宗英采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大雁情》,把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中国“乡土型”女科学家、西安植物园实习研究员秦官属介绍给广大读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自那以后,秦官属的行踪再次默默无闻。18年过去了,人们不时打听:秦官属现在哪里?这些年她在做什么? 九省通衢武汉的市民们有幸,近两年经常在市区公园里见到满头白发的秦官属教授的身影。原来她和老伴张俭博士以花卉专家的身份于1994年冬专程来到这里,进行祖  相似文献   

9.
"场域"作为出场学的哲学视闻一方面是历史造就的方位,另一方面又是立场.基本视角是:1.通过类似于概念史的回溯法对"反思的问题域"和"理解的发生学"进行梳理.借以表明逐步向出场学的哲学视阈.2.通过现代性视阈中的"主体中心论"的分化消解与后现代的"流浪汉思维"批判来阐述"场阈"之出场过程.3.解释学与出场学的理论关联与出场学对解释学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掀起过一阵子伯乐热.似乎只要伯乐再世,就可以使"千里马"成批涌现,尽得其用,成就"野无遗贤"的盛举.一时间"新伯乐"备受推重,连"伯乐奖"也在议设之中.曾几何时,伯乐"热"便冷了下来,"伯乐可以休矣"的嘘声不绝于耳,似乎还要向伯乐追究"千里马"未能大量涌现的全部罪责.如果两千年前的伯乐能够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11.
艺术本质是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比较研究的并深入论述了世界、大地与形象、真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道家取"天地自然之象",使"道"、"气"、"象"成为理解艺术本质,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的基本范畴.在艺术家的方法问题上,海德格尔强调艺术家"回到事物本身"是通过"抓住"物象,但又不拘泥于物象来达到的.道家则以"虚静"、"心斋"、"坐忘"等范畴论述了艺术家的审美心胸之可能条件.关于审美超越,海德格尔以有限的出场与无限的未出场整体统一的显隐说,突破了传统的典型说.道家则以"气"、"虚实结合"既强调了物象的虚实,又突出了"象外之外"的虚实.  相似文献   

12.
刘知幾"史才三长"论中已含有对史家撰史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并提出了"正直"的标准.元代学人发展了这一点,在史学上提出"心术"概念,并加以阐发.明人继承元人的理论成果,认为"史官不当专尚史才,必以心术为本",丰富了"心术"论的内涵,强调"心术"中的"公心"、"公正"、"公平"之意.至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说,继承了明人的成果,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史家的道德修养已不再是"心术"说所主要关注的理论重点,而是上升到了历史认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异端论"客观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其与"正统论"辩证对应.以实践标准检验它们正确与否.是处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有正常形态和非正常形态,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的表现.立基于实事求是的根基性原则,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中的"异端"和"正统"问题.  相似文献   

14.
"留置"就是"继续盘问",两者内涵一致.从性质上来看,继续盘问作为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把握继续盘问适用对象主要涉及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和"四种情形"的理解.应当将情形之一的"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中的"证人"修订为"知情人".立法应当明确"带至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一种独立的行政强制措施,强调"带至行为"过程中不能使用武器、警械.被继续盘问人可以提起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5.
山西平遥的"中国票号第一家"历史往事,许多人都已经了解.但其中还有没有鲜为人知的内幕呢?记者相信,对于一个影响到中国金融发展史的地方,只要认真"深挖",还是会有新发现的.春夏之交,受朋友之邀,记者有幸去了趟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虽然来去匆匆.但能见识作为我国"金融鼻祖"的"日升昌票号"所在地,内心的激动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尤其采访到一些"独家新闻",还是不虚此行的.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英语在中国人中变得日益普通.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社会,英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尽管如此,能够把英语学习的精通的人并不是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也觉得困难重重.在普通人看来,英语的"教"与"学"的内容无非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如果只是这三者的"教"与"学",那么为何在花费那么多时间之后,人们依然觉得效果不佳.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除了三要素之外,还有什么决定着语言的学习?从文化知识与英语的关系入手,对英语的"教"与"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使人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收获一二.  相似文献   

17.
法学界对"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争论已久,在判断上有两种相反立论--肯定论和否定论.由于对"行政法"概念的不同理解,双方实际上并非在同一"行政法"意义上争论同一问题.综观争论过程,双方掌握的史料大致相同,结论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值得反思.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研究存在用"西方概念"和"现代观念"分析中国的法制发展历程的倾向,在该问题的争论中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回归到历史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和对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吕斌 《侨园》2005,(5):40-41
" 闪婚 " ,顾名思义,就是 " 闪电般地结婚 " .在中国, " 闪婚 " 已经成为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你若在著名的搜索网站 GOOGLE 上打出这个关键词,它只用 0.03 秒就搜索出 17600 项查询结果.闪婚的 " 模范 " 在中国的名人中莫过于曾为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快嘴"李湘和恒信钻石机构执行总裁、名副其实的 " 钻石王老五 " 李厚霖了,他们从相识到订婚,只用了一个月零三天.在平民百姓中更有甚者,上海一对男女从相识到领取结婚证只用了 13 个小时.闪婚一族的宣言是: 2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 2分钟可以谈一场恋爱, 2小时可以确定终身伴侣.闪婚是不是一种时尚?有没有影响到留学海外的 " 海生代 "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在 " 海族 " 里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将"人"理解为个体人,尊重个人权利.在传统社会,公权力是个人权利最大的侵害者.在现代社会,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通过宪政来制约公权力.  相似文献   

20.
上海红卫兵外出大串联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两条途径.前者是以"代表"的身份通过组织系统办票外出的,共约44万人次.这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非代表)的诉求和抵御,便通过种种的手段挑战"正式途径",最后演变成"短票长乘"、"冲击列车"等"非正式"外出途径.关于大串联两条途径的交错,既可反映事态的全貌,又可揭示事态衍变的根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