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升了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境界,深化了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内涵,指明了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晨 《人权》2009,(1):3-5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人权研究会在这里举办“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权领域的专家,多年来积极对外介绍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阐释我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3.
孙强 《人权》2013,(3):52-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发展实际、时代特征、历史传统、民众文化等相结合,着力解决中国人权发展的"特殊"问题,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是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权》2004,(3):2-7
2003年12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荣获了“联合国人权奖”,这既是联合国对邓朴方个人为中国残疾人人权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肯定。为此,本刊记者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采访了邓朴方。  相似文献   

5.
房广顺  张雷 《人权》2012,(6):40-44
开展人权教育,普及人权知识,遵行人权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中,始终把厘清人权概念、完善人权法律、发展人权事业同人权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宪法和有关人权法律,通过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和国家人权行动计  相似文献   

6.
黄孟复 《人权》2013,(4):4-5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人权论坛自2008年以来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六年来,世界各国的人权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人权部门官员每年一次相聚北京,共同探讨世界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积极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北京人权论坛已成为探索人权发展模式、交流人权保护经验和展望人权美好前景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权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赵新元 《人权》2009,(5):36-4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人权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发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三件大事,对推进中国人权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这三件大事为起点,新时期的中国人权事业经历了特点鲜明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吴雷芬 《人权》2008,(6):57-5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4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这标志着中国人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对中国  相似文献   

9.
罗艳华 《人权》2014,(3):34-38
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05,(6)
.本期特稿 人权法制保障要扶“贫 朱穆之刀2 .高层论坛 蒋正华:依法做好人权工作发展人权事业 —在“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王演兵417 王利明谈物权法 本刊记者赵海宁5116 美国丹佛大学南达教授:中国人权取得很大进展 本刊记考尤雪云夕6 瓜l4 肖扬强调进一步加强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 本刊记者 .人大代表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徐显明谈中国人权发展的五大变化 本刊记者云翔筑O 维权任重而道远 —访北京市人大代表吴青 杨师舜刀22 本刊记者2/3 积极推动人权法制保障不断发展 周觉刀8 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李德…  相似文献   

11.
董云虎 《人权》2008,(1):10-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也是"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5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次把人权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总结,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过去5年中国在人权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9日发表钟灿炎的文章《人权保障与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方面论述了我国残疾人人权保障的现实性和取得的成绩,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了全面的描述,对加强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还应该由此考虑到,制约我国残疾人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3.
谷春德 《人权》2011,(1):5-6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中国人权事业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舆论斗争并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和更多的话语权的需要。而且,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也是可能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进步,中国人权状况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也取得了不少优异成果,  相似文献   

14.
熊万鹏 《人权》2012,(6):19-2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对人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人权建设的成果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对中国人权发展的未来有了更迫切的期盼。与此同时,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作出圆满的回答。比如,如何总结提炼人权保障的"中国模式",构建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形成人权自觉与人权自信,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超越西方人  相似文献   

15.
张志铭 《人权》2006,(4):38-39
在当今中国社会倡导并推行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政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人权事业具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权事业的发展:而人权事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并必将成为科学发展观所指向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赵树坤 《人权》2013,(6):10-13
人权是当代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中国法治事业不可或缺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中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为了促进中国人民的人权事业。”。  相似文献   

17.
张乃根 《人权》2002,(3):60-60
为宣传中国人权事业,一部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民画报社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册《中国人权》即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国范围内征订。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形象地反映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发展及成就,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是普及人权知识,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常健 《人权》2012,(5):2-11
2001年12月,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10周年之际,当代中国大陆第一本《人权》杂志试刊,并于2002年2月正式创刊。10年来,《人权》杂志记录了中国人权事业一步步的发展,见证了人权理念价值地位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03,(3):17-17
在《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人权》杂志社记者采访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莱特娜女士(Ms.KerstinLeitner),就世界人权的前景、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在人权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兹将问答刊出。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01,(1)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民间社会团体。 宗旨是发展和完善中国人权事业,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人权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 同推进世界人权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