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继之就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否具有普世价值进行论争。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学者们认为它内容很丰富,只有个别的相反意见。但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时,则存在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故有些学者从研究方法、厘清概念着手来解决问题,并着重探讨普世价值内涵,区分价值与价值观念,提出价值共识、普遍真理等概念。普世价值概念如果确是有害的,我们是否只采用普遍真理概念,大张旗鼓地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以抵制某些西方国家的所谓普世价值呢?我们要与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相抗衡,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为世人作出榜样。  相似文献   

2.
白剑波 《求索》2011,(1):72-74
近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日趋热烈。西方学者们宣扬"人权、自由、平等"等天赋观念是人类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有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指责其他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主权与独立性。如何正确看待与分析评价西方学者们宣传的"普世价值"观,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甚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普世价值"问题现在之所以使一些人严重困惑,原因就在于人们往往偏离了这一讨论的关键所在,陷入了人类有否"共同价值追求"的抽象争论从20世纪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形态冲突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加大,而核心价值观的冲突首当其冲。西方的政界和学界开始密集地使用"普世价值"表征其核心价值观。美国奥巴马政府每年的国情咨文,都将"推行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  相似文献   

4.
陈先达 《新东方》2009,(8):60-62
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最易混淆。价值共识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普世价值似乎是人人都应该认同的一种价值共识。普世价值是一种以抽象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的唯心主义价值观。在当代,西方和国内少数人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称为普世价值,以达到他们西化和分化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西方在国际政治中推动实现所谓的“普世价值”。引起巨大争议。西方一些国家把自己单方面界定的某些价值说成是“普世”的.并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推销,甚至不惜诉诸武力,造成了世界上许多新的动荡。从国际政治实践来看,西方推动“普世价值”的结果基本上乏善可陈,甚至是灾难性的。“普世价值”今天已面临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对"普世价值"的批判,在不同时期角度有所不同,但主要成果在于明确了所谓"普世价值"其实就是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也是虚伪的。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打着"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的幌子对中国内政进行粗暴干涉,已成为美国企图分化和西化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种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将其自由、民主、平等价值观宣传为“普世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学界对“普世价值”的讨论也形成了相当热烈的景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点来简单分析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正确看待普世价值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8.
张浚 《人民论坛》2020,(1):130-133
“普世价值”如今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的、世俗的概念,事实上其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普世”和“普世主义”深深植根于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之中,其最初的使用者和推动者都是基督教会。新教改革之后,启蒙思想家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传承着“普世主义”并使其世俗化。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而经常在实践中变成事实上的双重标准。“普世价值”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正是西方国家所持有的双重标准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  相似文献   

10.
普世价值论主张存在超阶级、超国家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面对"普世价值"已经成为西方的一种强势话语霸权现状,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破除西方"普世价值"话语的垄断,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先驱培里说过:"价值理论关涉的是人类生存和历史的一种特别普遍的特征."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有没有整个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这就是所谓"普世价值"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中,学术界关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的争论一时成为热点,辩之者说有,攻之者说无,壁垒分明.撇开其间的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敏感问题不谈,从哲学上说,普世价值历来就是价值论的核心论题. 说起来,这是一场古老的争论.在价值论中,反对普世主义价值观的优势传统是价值相对主义.古希腊智者派的普罗塔戈拉就提出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开了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普世价值热度:★★★★★观点与主张:"普世价值"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主张民主、自由、平等是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的价值,否认人的现实阶级性、社会性及历史性。理解这一思潮值得警惕的是,少数国家希望垄断话语权,将他们的价值观强行推销为"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西方的价值观被包装成"普世价值"在全球大行其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冷战时代结束,西方的普世价值论受到现实的严重冲击。西方的普世价值之所以跌落神坛,内因是一人一票制度设计的缺陷,后果是导致政府面临重大决策时的低效率和多民族国家分裂,同时,还面临着中产阶级萎缩和种族存亡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现实表现:2013年,微博上流传一些观点,一方面把西方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一方面又把中国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制度和体制,鼓吹中国只有接受"普世价值"才有前途。2013年,西方界定的"普世价值"在国际上面对多重困境,不仅在概念上越来越难以形成共识,而且埃及变局也再一次表明,当普世价值变成一种西方模式,那么"水土不服"是注定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汲立立 《前沿》2012,(5):176-178
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和价值困境,现代道德体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关于人类如何摆脱道德困境的思考。儒家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拥有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公共外交视野下,儒家价值观普世化有其独特的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即重视"以身体道"的个人和建立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否具有普世性或普适性?多年来人们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一直未能形成共同认识。有的认为,民主是普世的,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是各个国家不同人们的共同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认为,民主是具体的,与国情紧密相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主,不存在世界通用的民主模式。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亨廷顿对美国民主和西方普世主义的分析,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7.
“普世价值”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利益的共同性是“普世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决定了“普世价值”只能存在于主体自然属性领域。而在主体的社会属性领域,“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一种“虚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化,“普世价值”将逐渐从虚幻走向现实,但这是有条件的、极为有限的。真正的“普世价值”有待于世界大同,即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即使到了世界大同实现之时,也不能消除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在那时也不能囊括价值的全部。同时,不能把“价值共性”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在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是旨在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旗号下,推销西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的吹嘘往往是某种强权政治的代言辞,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  相似文献   

18.
普世价值就是那些做为底线的共同价值,比如人的生存的权利、自由等。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看,普世价值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能抛开主体空谈价值特别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人类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不是“普西价值”;要理性对待和处理文化多样性和普世价值的关系;普世价值给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共同目标和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前沿》2014,(13):72-73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顶层讨论逐步式微,这一方面由于普世价值核心概念在本质上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源于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实践成就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普世价值中的非政治内容并不矛盾。鉴于此,本文从普世价值在不同话语体系的认知差异入手,归纳出当前对于普世价值理解的区别,并在实践维度上就如何科学对待“普世价值”思潮提出不同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普世价值"逐渐成为我国思想界热烈议论的话题。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有些人认为,温家宝提到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属于"普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西方资产阶级"认可的东西。"东方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