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炳辉,红九军团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皖南新四军第-支队副司令员。1946年,罗炳辉病逝于解放战争前线,被党中央追认为“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1979年,以罗炳辉为原型,拍摄了经典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89年,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的罗炳辉,是著名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也是经典故事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主人公罗霄的人物原型,1946年不幸病逝于解放战争前线。1989年,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戎马一生、英年早逝的罗炳辉功勋卓著,家喻户晓,关于他遗存的一些珍闻轶事也被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3.
人们可能还没有忘记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从奴隶到将军》这部影片。你可知道.主人公罗雷将军的原型,是中央军委确立的33位军事家之一罗炳辉。当年毛泽东曾称他是一心追求真理的起义将军;周恩来曾夸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江泽民赞誉他为人民功臣。就连埃德加·斯诺的前夫人、著名的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也赞他是“济南专家”、“神行太保”……让我们翻开历史这一页──(一)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生,祖籍云南省彝良县阿都山偏坡寨,父辈家境贫寒,他自幼在苦水中长大。不堪忍受土豪恶霸欺凌的罗炳辉,18岁那年,在儿子罗代勋刚…  相似文献   

4.
郑先福 《党史纵览》2010,(12):27-29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确认了毛泽东、朱德等33位军事家,罗炳辉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5.
<正>"高高树上一只鸟,砰的一枪把它打倒,谁是这样高妙的神枪手,罗炳辉是射击的好榜样!"在我军的抗战歌曲中,有这样一首歌词朴实、旋律明快,充满着昂扬向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歌曲《罗炳辉射击手》。歌中所赞颂的人物,是我军骁勇善战的传奇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认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当时的新四军第二师师长罗炳辉。正是那段峥嵘岁月铸就了这位传奇人物战功显赫的戎马一生,也让他在共和国将领的璀璨星河中永远绽放着光  相似文献   

6.
邓沛 《党史文汇》2010,(10):55-56
罗炳辉将军(1897-1946)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杰出的高级将领。他是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将军的典型。1989年11月,中央军委在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军事家”名单时,  相似文献   

7.
沈鹤 《党建》2021,(8):69-70
"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这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罗炳辉为之奋斗一生的诺言. 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彝良大河区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罗炳辉参加滇军,曾投身于护国战争.在部队中,他严于律己,常早起勤奋练功,练就过硬本领.由于武艺精湛、作战勇敢、战功突出,罗炳辉连连晋升,从二等兵成长为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营长.  相似文献   

8.
彝良县是全省土地革命时期五个老区县之一,红军二、六军团三进三出彝良,打响了著名的“乌蒙回旋战”。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彝良开展革命活动长达12年之久,这里养育了革命先驱刘平楷、著名军事家罗炳辉、时代英雄徐洪刚等众多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9.
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似文献   

10.
罗炳辉,云南彝族人,1929年6月随滇军第十三师到吉安协防,任县靖卫大队长。他行伍出身,疾恶如仇,非常关心和同情士兵及穷苦百姓。其治军严格,作战勇敢,办事雷厉风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1929年至1930年,罗炳辉曾以不同的身份带兵三进张家渡,其战斗经历至今仍被肖地群众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1.
朱德不仅是一位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壮怀激烈、气冲霄汉的诗人。他的才情、学养、气度和趣味,在他早年撰写的三副戏楼楹联中就有令人叹服不已的挥洒和展示。  相似文献   

12.
罗炳辉,云南彝族人,1929年6月随滇军第十三师到吉安协防,任县靖卫大队长。他行伍出身,疾恶如仇,非常关心和同情士兵及穷苦百姓。其治军严格,作战勇敢,办事雷厉风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1929年至1930年,罗炳辉曾以不同的身份带兵三进张家渡,其战斗经历至今仍被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罗炳辉,云南彝族人,1929年6月随滇军第十三师到吉安协防,任县靖卫大队长。他行伍出身,疾恶如仇,非常关心和同情士兵及穷苦百姓。其治军严格,作战勇敢,办事雷厉风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1929年至1930年,罗炳辉曾以不同的身份带兵三进张家渡,其战斗经历至今仍被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罗炳辉,云南彝族人,1929年6月随滇军第十三师到吉安协防,任县靖卫大队长。他行伍出身,疾恶如仇,非常关心和同情士兵及穷苦百姓。其治军严格,作战勇敢,办事雷厉风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1929年至1930年,罗炳辉曾以不同的身份带兵三进张家渡,其战斗经历至今仍被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3.
梅克保 《湘潮》2008,(12):14-15
毛泽东曾褒奖他“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周恩来曾用“功不可没”概括他的卓著功勋。许光达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和10位开国大将中,都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励精图治,从严治军,提出并践行“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著名口号,被誉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  相似文献   

14.
秦九凤 《党史文汇》2013,(11):24-28
周恩来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还是一位文艺工作的好领导、好指挥、好导演、好朋友,是我国文艺界人士的知心人。  相似文献   

15.
耿飚,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派驻外国的十位大使之一、他一人曾同时出任瑞典、丹麦、芬兰三国大使。  相似文献   

16.
彭雪枫(1907--1944)是被中央军委誉为我军33位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优秀指挥员,他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17.
(一) 毛泽东比罗炳辉大4岁,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30年初。 1929年10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吉安靖卫大队大队长罗炳辉,在值夏率部起义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扛西独立第五团,亲任团长。紧接着,他率部在赣江边打了几个漂亮仗,威震赣西南。 1930年初的一天,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由闽西到达赣西南,专程到红五团驻地看望罗炳辉及起义官兵。毛泽东的到来,罗炳辉非常高兴。他对毛委员闻名已久,而且很敬佩,早就希望见上一面。 罗炳辉兴奋地告诉值班员:“毛委员从福建来看我们,赶快集合部队,请毛委员讲话。”  相似文献   

18.
春紫 《党史博采》2011,(12):14-16
彭德怀元帅是一位声名显赫的革命家、军事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许多诗作。他的诗作大多完成在戎马倥偬之中甚至得之于弹雨纷飞的前线指挥所,有的则写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彭德怀是一位坚持真理、爱憎分明、喜怒哀乐形于色的伟人。将自己生命深溶于革命事业的他经常不免感情激动、壮怀激烈,便容易产生写诗的灵感,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为官     
刘建明 《前线》2013,(5):91-91
夜读关于张之洞的史料,发现此人为官之道值得称赞。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他既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又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在长达4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勤政务实,廉洁奉公,颇有政声。  相似文献   

20.
刘晓农 《湘潮》2005,(3):24-28
1988年8月,中央军委公布了我军33位军事家名单,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名列其中。周恩来曾这样盛赞左权:“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在左权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介绍他指挥的4次战斗,向读者展示他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