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位李林李林(1896—1931),湖南邵东人。1911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后入家乡宝庆中学读书。1919年10月31日,李林与李维汉、李富春等在上海乘宝勒茄号邮船去法国留学。1922年6月3日,由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发起成立旅欧少年共产党,他是"少共"的骨干。1924年9月,李林与聂荣臻等27人离开巴黎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从苏联回国后,李林被派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工作,担任国民  相似文献   

2.
正李林,1896年8月23日出生,湖南邵阳县东乡湾泥渡(今邵东县牛马司镇明亮村)人。1918年8月,堂兄李笏山资助李林去法国勤工俭学。办完手续后,李林于保定留法预备班学习期间认识了到校演讲的毛泽东和蔡和森。1920年1月,李林在巴黎与李维汉、李富春发起成立工学励进社(后改名工学世界社),开始追求真理寻找出路。1923年,李林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9月22日,李林在中共旅欧支部的安排下,离开巴黎前往苏联,进入东方大学学习军事。1925年8月,李林与王一飞、聂荣臻、  相似文献   

3.
何俊  李世俊 《湘潮》2018,(1):61-61
正1922年春,赴法勤工俭学被遣返的湖南安乡人颜昌颐回到上海,经邓中夏、陈为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他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翌年8月,由于新建的黄埔军校急需一批军事干部充实各方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叶挺、聂荣臻、王一飞与颜昌颐回国。颜昌颐回国后参加了组建中共中央军委的工作,为我党我军迅速发展壮大作出了宝贵  相似文献   

4.
刘亚楼从苏联回国不久,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7年2月,东北局派刘亚楼到东安检查航校工作。 早在20年代,我党就开始关注航空事业,培养航空人才了。1925年至1936年的11年间,我党先后派出5批共20多人到广州 孙中山先生办的黄埔军官学校航空班及苏联的航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其中先后学成的有常乾坤、王弼、唐铎等人,他们是最早置身于航空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但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党未能组建起自己的航空队。  相似文献   

5.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13,(10):27-30
叶挺(1896--1946年),字希夷,广东惠阳人。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独立团在湖北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荣膺“北伐名将”的殊荣,他的独立团被称为“铁军”。  相似文献   

6.
闻瞿 《党史纵横》2000,(4):33-33
张闻天(190~1976)江苏南汇人。化名洛甫。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生。在南京参加五四运动,后加入中国少年学会。1920年赴日本东京自学日文。1921年回到上海,任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编辑。1922年赴美国,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同年冬到重庆当教员。1925年10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9月毕业留校任教。1928年9月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并参加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1931年2月回国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旗》、《斗争》。后兼中…  相似文献   

7.
正朱瑞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24年他就读广东大学时,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寻求革命真理,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加入苏联少年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毕业后进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0年回国,曾先后担任中共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军政委、军团政委、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涛,原名王祖英,号芷沅,1908年农历二月九日生于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的一个小地主家庭。6岁启蒙读私塾,1925年在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渎书时参加革命,是我党早期党员之一。1926年冬,党派他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学成回国。先后担任过湘南特委书记、中央党校军事政治教员、陕北省委统战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南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9.
刘伯坚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坚强战士,他作为我党我军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著贡献。他于1920年赴比利时、法国勤工俭学,参与发起和组织旅欧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学习。1926年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委派,回国任西北军总政治部副部长、部长,培训干部,致力于北伐。大革命失败以后,赴沪做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再次赴苏联学习军事。1930年回国后,受党中央指派,进入中央苏区工作。红军长征时留守赣南,不幸于1935年3月在江西信丰率部突围时受伤被俘。被俘后坚贞不屈,凛然就义于江西大余。刘伯坚于1930年秋与妻子王叔振进入中央苏区到1935年3月光荣就义于大余,前后长达5年,与赣南这块红土地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刘伯坚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坚强战士"他作为我党我军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著贡献。他于1920年赴比利时、法国勤工俭学,参与发起和组织旅欧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学习。1926年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委派,回国任西北军总政治部副部长、部长,培训干部,致力于北伐。大革命失败以后,赴沪做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再次赴苏联学习军事。1930年回国后,受党中央指派,进入中央苏区工作。红军长征时留守赣南,不幸于1935年3月在江西信丰率部突围时受伤被俘。被俘后坚贞不屈,凛然就义于江西大余。刘伯坚于1930年秋与妻子王叔振进入中央苏区到1935年3月光荣就义于大余,前后长达5年,与赣南这块红土地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根据地虽然地处偏僻的湘赣边界,但根据相关资料考证,有7位"洋味"人物直接参加了井冈山的斗争,其中朱德、陈毅、何长工、王如痴、史训川等5人是留学生,朱云卿是归国华侨,陈龙鹤则是朝鲜人。朱德,1922年10月赴德国柏林留学,1925年7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军事,1926年5月回国。  相似文献   

11.
正许权中是1925年加入党组织的陕西籍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是我党早期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军事领导人,是执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先锋战士。一、事变前——主动请示党中央到十七路军开展统战工作1936年许权中在家养病期间,主动请示党中央、毛泽东和周恩来派他到杨虎城部十七路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共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后,许权中到西安后被杨虎城任命为警备二旅副旅长。他在当时中国面临日本入侵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广东是李富春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他从莫斯科回国后,被党派往广东,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政治讲习班主任、广东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等职,为党的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智慧,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改造湘军 力促北伐 1925年7月,李富春和蔡畅根据党的指示离开莫斯科回国,9月抵达广州。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区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分别接见了他们,向他们介绍了广东的革命形势,并代表中共广东区委通知李富春任区委军委委员,要他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参加国民革命军做政治工作。不久,李富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军法处长,领中将军衔。 在国民革命军队中设党代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是孙中山学习苏联红军建军经验之后决定的。孙中山鉴于以往多次军事斗争失败的惨痛教训,聘请大批共产党员到黄埔军校作政治工作。军校政治工作在激发学  相似文献   

13.
1921年和1927年,肖劲光两赴十月革命的故乡学习政治和军事,使他成为我党最早涉足军事领域的领导同志之一,祖国兵学和西方军事思想的深刻影响,最终塑造了一位文韬武略的杰出军事家。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讨论了一个有关红军问题的决议,一位刚刚从苏联学习回国、以闽西根据地代表身份出席大会的青年高级干部显得很激动。在发言中,他讲了许多苏联红军的情况,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党史资料征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闽西人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时间,已从以往表述的1925年确认为1924年。他们是郑超麟、陈祖康、林野。 郑超麟是漳平县城区人(今漳平市),生于1901年4月15日,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在法国与周恩来、赵世炎等18人发起成立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春在莫斯科由李大钊主持他的人党仪式。1924年9月下旬回国,在党中央工作,参与编辑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和《布尔塞维克》。郑超麟对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首先翻译了《共产主义ABC》一书,此书对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有较大的影响。他曾参加五卅运动及上海第二、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参加党  相似文献   

15.
向警予     
《兵团工运》2011,(5):17
<正>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2年秋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秋参加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21年底回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主任。  相似文献   

16.
“师生搭档”林、聂初次相识是在1925年冬。那年,年仅18岁的林彪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叫回龙山的小山村来到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编入步兵第二团第三连学习。给他上第一堂政治课的老师便是聂荣臻。当时,聂荣臻在该校担任政治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欧阳钦     
欧阳钦,字惟亮,化名杨青、杨文渊,1900年4月出生在宁乡县石家湾乡同荣村。1919年3月,中学还没有毕业,便作为第一批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到法不久,他参加了“工学世界社”,结识了蔡和森、聂荣臻、李维汉、李富春等进步青年。1924年2月,由林蔚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比映古支部的训练干事。同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国内爆发“五卅”运动,中共旅法支部为了声援这一运动,组织在法进步华侨青年向驻法大使馆示威请愿,欧阳钦积极参与组织了这次活动,结果和许多同志一起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当即,他又受党组织的派遣,转入共产国际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的一个军事训练班,和朱德等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军事。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初,聂荣臻元帅在玉泉山疗养的时候,叶剑英元帅送他一张轮椅。聂帅非常喜爱这张轮椅,不仅是因为坐着舒坦,而更重要的是他格外地珍惜他与叶帅之间患难与共的革命情谊。 1924年至1925年,两位老帅都先后执教于著名的黄埔军校。在这座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里,他们彼此留下  相似文献   

19.
王一飞     
王一飞,1898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上海外国语补习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再度赴苏,进入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同年8月归国,任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王一飞是我党认识军事工作重要性较早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汪奠基(1900-1979)是湖北鄂州人,我国现代杰出的逻辑学家和教育家。他18岁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并于1919年抱定科学救国的信念赴法国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等校留学.1925年回国并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特级教授。他首先到北京大学讲授哲学和西洋逻辑史等课程.有效地推动了逻辑学知识的启蒙和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