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略论中国的选择性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的保障措施,其规定的实施条件比WTO《保障措施协议》要宽松,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规定,我国应在履行协议时通过解释争取变更这种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2.
WTO主张各成员实行贸易自由化,并对贸易自由化的风险相应地制定了诸项协议或条款加以防范,允许其成员建立自己的符合WTO规范的保障机制.在GATT生效以来的40多年的历史中,保障措施一直未被各缔约方认真严格地履行.乌拉圭回合将保障措施列为谈判的议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GATT第19条为基础和以《保障措施协定》为主要标志的保障措施制度.中国即将加入WTO,此时应全面深入地探讨WTO有关协议中的一系列保障条款,适当加以运用,并制订我国的保障措施法律制度,以保护我国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3.
WTO保障措施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保障措施实质上是贸易自由化非均衡状态下WTO允许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是WTO的一种例外条款。我们应充分利用WTO关于保障措施的原则规定,全面考虑“公共利益”问题,慎重发动保障措施,同时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出口产品采取的选择性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已经审结的6个有关保障措施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DSB对《保障措施协议》若干主要条款的解释,对我们正确理解该协议的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实施保障措施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WTO的保障措施制度主要体现在GATT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定》中。起初,GATT1947第19条规定得十分简单,它赋予所有成员方实施逃避条款的权利,但要求通知此情况,并允许其他贸易伙伴因其贸易损失而主张补偿或实施报复的权利。不幸的是,如此简单的规定并未能防止冲突的发生。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加强GATT第19条的制度缺陷凸显。为此,世贸组织成员经历多轮艰辛的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保障措施协定》,《保障措施协定》就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程序及相关概念作了详细、明确的界定。然而,实践中成员方在依据《保障措施协定》实施保障措施时仍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保障措施因果关系是实施保障措施的实质条件之一。GATT/ WTO对实施保障措施要求有两层因果关系 ,第一是“未能预料的发展”与“进口增加”的因果关系 ,第二层是“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第二层因果关系应采取“主要原因”还是“实质原因”标准 WTO争端机构在具体案例中没有明确 ,美国采取的是实质原因标准。《中国入世议定书》中针对我国特殊保障措施未规定第一层因果关系 ,我国应主张他国负有证明该因果关系的义务 ;对第二层因果关系 ,我国应尽量主张采取主要原因标准 ,以维护我国利益  相似文献   

7.
保障措施被称为自由贸易的"安全阀",是国际贸易过程中临时性、紧急性的救济手段之一。在中外自由贸易中,保障措施的规定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共同但有区别地援用了WTO的相关规定。因此,通过比较WTO保障措施条款与中国自贸协定的具体规则,总结自贸协定本身的特征和立法内涵,进一步对自贸协定中保障措施的条款改进和立法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WTO反倾销协议》中有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条款。但由于在利害关系方制度上考虑不周,以致这些公共利益条款的立法缺陷比较明显,使得《WTO反倾销协议》几乎成为纯粹的国内产业的保护手段。应对的措施是进一步完善《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公共利益条款,扩大相关利害关系方的范围,强调倾销产品工业用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WT0框架下我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救济的范围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还应适用于服务贸易。尽管《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规定了一些对服务贸易进行救济的措施,但由于这些规定的模糊性以及我国服务贸易救济体系的缺失,使得在服务贸易领域进行贸易救济非常困难。在当前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应该在WTO框架内着力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即服务贸易反倾销、反补贴和紧急保障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6月 2 2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左立克的要求 ,启动了对外国钢铁制品进口的保障措施调查程序。 2 0 0 2年 3月 2 0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实施临时保障措施。从保障措施的含义、法律制度及其地位入手 ,提出我国在加入WTO后在保障措施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相关部门在反补贴立法方面已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反补贴立法存在种种不足。参考欧盟、美国的相关立法,并对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我国的《反补贴条例》在立法体例、补贴的类型、确定补贴的标准等方面需要完善,并应增加上游补贴的相关规定,增加公共利益及反规避措施的有关内容及确立不合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论特保条款中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 ,一些 WTO成员纷纷针对我国采取特保措施 ,这已成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贸易磨擦增加的新问题。特保措施依据的“特保条款”是专门针对我国产品的歧视性条款 ,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 1 6条和《入世工作组报告》的有关部分。本文结合 WTO《保障措施协定》关于一般保障措施的规定 ,就特保条款的实施条件、程序事项、报复机制等主要法律问题予以关注 ,旨在正确认识该条款并有效应对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Sino-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came into force,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safeguard measures is also increasing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ir bilateral trade. There 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applying bilateral and global safeguard measures in the FTAs, in addition to the WTO-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s, under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GATT Article 24 neither entitles nor forbids applying the bilateral safeguard measures in the FTA context straightforwardly. However, requirements by the Safeguards Agreement as well as the ‘parallelism principle’ as established in dispute settlements must be complied with when a party excluding its FTA partner from its application of global safeguards, otherwise its WTO-compatibility will be challenged.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额的不断上升,贸易摩擦也不断出现,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手段,有被美国扩大适用的趋势.从宏观角度对美国保障措施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保障措施的实质性构成要件等情况进行梳理,我国输美轮胎不构成实施保障措施条件的原因和美国对我国输美轮胎保障措施的负面影响,以实用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入世的现实 ,结合WTO规则 ,我国已修改了三资企业法等多部重要的外资法律。但是 ,我国目前的区域外资政策措施中仍存在不少与WTO规则相冲突之处。本文拟结合WTO涉及投资的有关协定和规则 (以TRIMs协议和GATS为主 ) ,分析我国区域外资政策措施与相关WTO规则在外资市场准入、外资国民待遇、外资数量限制等方面的冲突和差距 ,并结合我国引资的新形势和新近立法动态 ,对我国区域外资政策措施进行“适世”思考 ,提出逐步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外资政策措施的多方面突破口和导向性举措。  相似文献   

16.
保安处分制度是现代刑法理论和刑法制度发展的产物 ,其由不同流派的法学家倡导形成了与刑罚关系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对应的立法体例。本文从保安处分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人权保障的关系上 ,探讨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修改的立法体例 ,使之符合我国参加的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民事庭审方式改革中引入了举证责任原则,庭审的对抗性由此得以增强,证据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现,这就要求加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保障。但我国关于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保障的法律规定是严重缺失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诉讼程序效用的发挥,也阻碍了我国诉讼制度的改革进程。因此应通过加快程序保障措施的法律化,构建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扩大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设立书证、视听资料、物证提出命令制度及庭外证人证言收集制度等措施加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