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大钊史学思想新论吴家林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及《史学要论》等课程;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作过《研...  相似文献   

2.
“史学的沉思”是翟林东教授的一部专著的名称,这里权且借用过来,作为本篇读后感的题目,因为一部《史学与史学评论》(45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虽然包括史学论文、书评、序跋、札记等各类文章,但自始至终贯穿的是一位史学家关于史学的沉思,只有用这样一个题目,才能表达笔者读完全书后的感受。在该书中,作者的思考是广阔的,从中国史学的本质特征到如何作札记、怎样讲授史学名著,全书宏观与微观兼具,理论探讨和学术指导并有,令人感受较深的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史学家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救亡浪潮的推动下,史学界的风气逐渐转变,经世致用之潮取代了“纯学术”研究之风,为抗战服务成为中国史学家的共识。随着战局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了国统区、根据地、沦陷区三大区域的抗战史学,并呈现两大演变趋势:一是各派史学的融合;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逐步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抗战史学的发展和演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史学界的格局,对以后的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抗战时期的特殊学术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指导和关怀、延安整风运动的推动等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抗战时期的重大发展改变了中国史学界的旧格局,突破了传统史学研究范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进程,并为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中共党史学研究专家张静如,思想活跃、敏锐。他多年来一直在为深化和改进党史研究而努力,尤其是在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方面。本文拟就他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述评,以见之于党史界同仁。一、关于中共党史学学科性质问题学科性质问题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前提。80年代初期以来,党史学界围绕着党史学的性质问题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党史学是一门马列主义理论实践学科。也有人主张党史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综合。张静如认为党史学是历史科学。他认为人们把党史学的性质看作是马…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史学学科建设,活跃史学研究气氛,推动我国史学的发展,本刊哲史部于3月26日召开了一次史学家座谈会,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史学”为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史学学风、史学队伍建设、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和提供书面发言的代表是:戴逸、李文海、石仲泉、苏双碧、杨胜群、郭德宏、邵维正、张岂之、郑师渠、瞿林东、田居俭、张海鹏、蒋大椿、于沛。本刊哲史部的全体编辑出席了座谈会。求是杂志副总编辑朱峻峰同志主持了座谈会。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好的见解。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胡一峰 《党的文献》2018,(1):115-122
社会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学术文化政策、评价史学思潮和论争的基本理据。从1924年开始,以上海大学为起点,社会发展史宣教工作逐渐推广,至1950年,全面渗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了深远思想影响,不仅成为史学工作者著书立说的基本前提,而且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的"取景框"。回顾社会发展史宣教历程,归纳其主要特征,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在党中央与毛泽东的号召和指导下,延安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先后组建了一系列史学研究机构,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并在史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这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延安史学中潜藏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深刻反思的。  相似文献   

9.
郭孔延所撰《史通评释》,是第一部对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名著《史通》进行注解的专著,内容详赡,体例严谨,在《史通》研究史上具有典范作用.受明代学风熏染,郭孔延具有浓厚的“义理史学”思想,虽然也对一些史学理论议题进行了阐发,但过于强调史学的褒贬功能,其评论对象主要指向《史通》所涉及之历史事件与人物,藉以抒发自己的正统论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从而偏离了刘知几“实录史学”的主旨.《史通评释》促进了《史通》的传播,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其最为主要的贡献在于最早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针对当时中国史学研究的困境,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应用到历史研究,在历史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针,深刻阐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指出了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针,深刘阐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指出了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13.
1978年邓小平亲自发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后,在史学研究领域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精神,打破了过去盛行的影射史学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澄清了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同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对我国史学争鸣的健康件展和历史科学的积极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10余年来,史学界显现出一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活跃局面,历史科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笔者以为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战争年代和狠抓阶级斗争的年代,史学是很受重视的,但是过分强调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特别是有一个时期,对史学的社会功用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结果是混淆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败坏了史学的声誉。最近十几年,史学又受到冷遇,跌入了低谷。发表史学论文的学术刊物越来越少,史学队伍日益萎缩。似乎在改革开放年代里,史学无用了。 其实在改革开放年代里,史学是大有可为的。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历史研究,是因为他把研究祖国的历史看作是认识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一步。我们今天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面临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  相似文献   

15.
借鉴章学诚     
<正>章学诚是清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他的《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作为传统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章学诚的一系列史学学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是党史编撰乃至方志编修理应汲取的史学精华。然而,笔者以为,就党史工作者、方志工作者而言,借鉴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固然重要,但借鉴章学诚心态上的得失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党史学理论对于研究他本身和进行党史研究都有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党史学理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共党史形成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毛泽东非常重视党史研究对于指导革命实践活动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和论述党史中所体现的辩证分析法、古今中外法、阶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等,是党史学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唐代史学家刘知己所著《史通》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史学理论著作,《史通》成书之后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二十世纪是《史通》研究转型的重要时期,对之后《史通》研究奠定了基础,是《史通》学术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陈训慈先生是知名爱国人士,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浙东学术的研究,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对浙东史学的特殊精神作了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是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时期。在历史本体论方面,确立了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地位,并对历史规律、历史动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历史主体论方面,创造性地把传统的君主主体论改造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在史学方法论方面,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为主要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提出"古今中外法"、"四面受敌法"等方法。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等鲜明特点,其治史理念和理论范式长期支配中国史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齐心协力译著和出版了大量马列经典著作和大众化读物,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文艺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理论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各领域的宣传阵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不仅对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确立起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