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探索》2016,(3)
以教家立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精神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不仅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为其提供丰厚的滋养,还凸显了德性伦理,涵养了核心价值观的"德"。与此同时,它还契合了民众的文化心理,有助于增强社会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在当代,通过承继传统家训文化来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路径:深度挖掘和传播传统家训文化的道德准则来促使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以弘扬家训文化来促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以建构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家训文化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共鸣、汲取传统家训文化合理内容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凝练。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理论的提出,学界一方面对其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功绩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致以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这种质疑与批评包括:其一,认为其“文化三路向”只重视文化的民族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时代性;其二,认为其基于“文化三路向”而提出的“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是陷入了文化多元与文化一元的二难困境。本文致力于从梁漱溟本来的内在思维理路来说明他的“三路向文化观”与“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既没有落入简单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等西方话语体系的窠臼之中,同时又有他自身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家规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产生了无数的名门望族,也孕育了无比厚重且各具特色的家风家训家规文化。这些家风家训家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也是历代江西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全面梳理江西家风家训家规文化的特点,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然后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让古老的家风家训能够从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述奋斗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价值,为人们深化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奋斗观提供了理论滋养和实践指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阐明了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价值旨归;“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价值追求;“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增进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明确了新时代奋斗观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别有情趣的家训文化潘其彪“一劝儿女孝为本,有钱难买父母恩;二劝儿女勤耕耘,勤俭持家家业兴;……十劝儿女长成后,倘若作官要廉政。”笔者在赣南老区赣县储潭乡采访发现,一种别有情趣的家训文化正在这里悄然兴起。储潭地处赣江东岸,距赣州10公里,历来为往返南岭...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国软实力建设的考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将法国在软实力建设方面的做法总结为三点:一、在文化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扶持和发展文化事业;二、提倡文化多样性,主动扩大本国对外文化交流;三、以法语为纽带建立国际关系网络,进而扩大其国际影响力。这些做法为我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应当加强政府对文化的管理和投资力度,保持文化市场化与宏观文化调控的平衡;二、我国应当在文化安全方面加强积极防御,在大势所趋的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掌握主动权;三、我国应当有效地参与国际制度,建立与国际社会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7.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要求和重大文化工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经验进行研究,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提供有益的成功经验和避免共性问题的启示;同时,在客观地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现状、趋势及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保护性破坏”等问题基础上,重点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执政文化,是执政阶级或政党凭借国家政权推行意识形态、行为准则、制度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为主要着眼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客观上对孕育于其中的、包括执政文化在内的各种要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执政文化而言,这种要求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在精神文化方面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向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细化;在制度文化方面表现为“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为人民谋利益”宗旨在新时期制度层面的体现;在行为文化方面表现为在抵御风险、拒腐防变中彰显“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9.
题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我是研究语言的,但对文化也有些想法,可谓“野狐谈禅”,真正的专家讲东方文化与我讲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他是专家。但“野狐”有“野狐”的好处。脑子里没有框框。辩证地说,两者各有利弊。这里.我想讨论三个问题,一、文化与文明;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三、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6,(1)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要深入探寻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链接,增强传统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现实实践中,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以基本价值主题为导向,以现代社会伦理关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传统家训中一些价值观念的古今之别,力求避免传统观念的僵化滞后。与此同时,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重视家训的方法论意义,使人们充分感受传统家训的规矩意识,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从价值论视阈,研究文化自信对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凸显举国战“疫”的民族道德底蕴,侧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文化自信夯实了道德建设的价值基石;二是从基本导向上,文化自信彰显出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三是从现实诉求上,文化自信拓展着道德建设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东方文化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我是研究语言的,但对文化也有些想法,可谓“野狐谈禅”,真正的专家讲东方文化与我讲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他是专家。但“野狐”有“野狐”的好处。脑子里没有框框。辩证地说,两者各有利弊。这里.我想讨论三个问题,一、文化与文明;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三、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拓展深化专题研究,如“不忘初心”的传统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双创”方针与“批判继承”方针的关系,等等;二是全面推进整体研究,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实践意义、理论来源,等等;三是把握政治性与学术性,学会“用学术讲政治”,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限;四是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学者的研究;五是借鉴和批判国外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论视阈,研究文化自信对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凸显举国战“疫”的民族道德底蕴,侧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文化自信夯实了道德建设的价值基石;二是从基本导向上,文化自信彰显出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三是从现实诉求上,文化自信拓展着道德建设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陆士华 《前线》2013,(4):86-86
记得王安忆有一次在给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给毕业生提了三个建议:“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这“三个不要”,使人想起宁静致远的道理。依我揣度,她的画外音不外乎是:别让自己急功近利地浮躁起来,先给宁静留点时间。宁静的好处太多太多。一个人静了心,才会看书,看得进书,学得更多东西;静了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才会开阔、晴朗,充满阳光;静了心,头脑才清醒,才会思考,也因而站得高,看得远;静了心,才好修身养性,蓄势待发,宁静而致远。宁静实在是一种境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家训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家训文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文化资源,在立德修身的道德教育、内和孝亲的治家之道、亲仁爱众的伦理观和积极入世崇廉尚洁的为政之道等方面提升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成效。家训文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家训文化的主要内容;二要注重发挥家训文化的非制度化作用,将家训文化融入乡规民约,助力软法之治;三要以法治思维烛照传统家训文化,实现道德教化与法治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的常态文化现象,也是两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内在逻辑结果;而依此审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其校企文化合作交往的不同事象,就可以逐步厘清和抽象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企文化融合的“隔离”、“同化”和“整合”的三种结果状态,并可对企业文化的抉择作出一个相应的价值判断而得到在不同抉择时应持有的一般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行政法平衡论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远远超过了“平衡”所赋予的最初含义:一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不平衡;二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政的不平衡;三是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的不平衡。其根本原因在于平衡论“平衡”范畴的界定模糊,进而引起“应然”的实然化路径异化。重新梳理与反思平衡论者赋予的“平衡”范畴,有助于获得完善行政法平衡论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于安龙 《探索》2024,(1):13-2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鲜明的实践特质。从其理论魂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其理论根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滋养,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承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与文化发展战略的递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蕴含和体现着“危”与“机”统筹把握、“体”与“用”有机贯通、“党”与“群”协同联动、“一”与“多”兼顾并举、“中”与“外”交流互鉴的实践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从“天人合一、和合包容”到“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从“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到“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其价值意蕴;从“仁义忠信”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体现了其道德情怀;从“德刑相辅、儒法并用”到“全面依法治国”蕴含着其法治思想;从“继承、挖掘、阐发”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了其实践活力。从哲学、价值、道德、法治、实践五个层面,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凝聚共识、形成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