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弘扬优秀传统:江泽民文化创新思想的重要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的文化思想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继承、丰富和发展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文化方针和政策 ,进一步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强调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并结合时代精神和新的实践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突出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文化观 ,是用新的论断和阐释所形成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  相似文献   

2.
戴木才 《前线》2022,(6):4-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把握文化形态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唯物史观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对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的论述,从战略意义、目标任务、方向路径、工作重点等方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马克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当代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既赓续传承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又合理融入彰显时代内涵的精神特质,以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为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融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直接彰显出民族主体性、与时俱进性、开放包容性的鲜明底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指南;将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中的多维贡献,从而以其深邃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中国土地上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中,继承了中国历史上民本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历史传统。同时批判地改造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又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它的核心内容、重要发展与深厚基础作粗浅探讨。一、核心内容: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在谈论政治的文化意蕴时,总是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面展…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整合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二者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提供了逻辑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理论形态,其承继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型、明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遵循和现实路径,则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9.
于安龙 《探索》2024,(1):13-2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鲜明的实践特质。从其理论魂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其理论根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滋养,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承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与文化发展战略的递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蕴含和体现着“危”与“机”统筹把握、“体”与“用”有机贯通、“党”与“群”协同联动、“一”与“多”兼顾并举、“中”与“外”交流互鉴的实践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开阔姿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交融;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品质紧密结合。总结这些经验,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锚定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同时,这四大着力点中蕴涵的文化建设理念、维度、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观是关于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文化理论的核心,也是制定文化政策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特别是文化本质观、中西文化观的沿革与发展并把握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并继续推进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永生 《理论学刊》2007,3(2):15-16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各自所处时代的中国具体实践出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致力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并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新、旧世纪之交,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虽然三代领导核心文化观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一、指导思想的一致性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文化的观念和态度,这里所说的文化观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又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文化观念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纵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我们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化观、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这些文化观为我们厘清了一条清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承创新脉络.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来源,坚持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革新求变的思想观念。红色文化是孕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沃土,滋养着毛泽东恩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两种资源,赓续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两种基因。既回答了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课题,也回答了怎样认识和赓续红色文化这一重大问题,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对于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并厚植于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发展基础上,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于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最新理论成果。如果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国家的产生与消亡、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等问题作出的科学阐释,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无产阶级专政与革命领导权、人民主体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是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弘扬,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作出的精辟概括和新的理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南,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活力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源于对中国共产党近70年执政经验的凝练与升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核心内容上凸显了“人民至上”的鲜明政治立场,要求我们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人民性思维,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伟大变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基于中国近代被欺辱、被压迫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结合中国当前发展的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提出的。"中国梦"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解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