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小佳  许赤瑜 《北京党史》2009,(5):F0003-F0003
妙峰山地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前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妙峰山分站就秘密隐藏在涧沟村。在战争年代,秘密情报从这里发送,物资从这里转运,大批爱国青年、革命志士和国际友人也是经这里往来于延安与敌占区之间的。2009年4月13日,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展馆在门头沟妙峰山涧沟村正式开馆。展馆通过老照片、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初期,在华中地区有一条党的秘密地下交通线,它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至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必由之路。这条交通线在微山湖区内的一段东起津浦铁路沙沟车站以西的彭楼,西到湖西单虞根据地,其中水路15公里、陆路70公里。  相似文献   

3.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与各革命根据地联络的交通线中,最主要的长江、北方、南方三条交通线中的南方交通线.这条交通线由上海中共中央机关经华南香港,广东东部汕头、大埔,福建闽西到中央苏区红都江西瑞金,这条交通线由中共中央交通局直接领导,安全畅通达五年之久,誉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  相似文献   

4.
宋弘 《党的文献》2021,(4):107-112
冀中根据地开展的交通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战争形势变化及由山地向平原战略展开的重要举措.冀中根据地交通战的开展既与日军的侵略压迫有关,也与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转变以及根据地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交通战的主要内容包括破路、挖沟、拆电线、水上斗争、秘密交通线的开拓等,斗争形式和战略战术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冀中根据地开展的交通战对日军的交通线给予了有力打击,对抗日战争和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经验、智慧和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微山湖位于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的南端,四湖相连,水天一色,北可达古城济宁,南直抵战略重镇徐州.这四颗镶嵌在苏北鲁南版图上的明珠,数微山湖身价最高,名声最大.这里曾是威震敌胆举世闻名的铁道游击队英雄们的根据地和杀敌战场.湖上那茫茫水天,蔽日的芦苇,蜿蜒数百里的芦荡,那一条条行船的“水巷”,百转千回,曲深莫测.抗日战争时期,敌伪封锁了津浦铁路的广大地区以后,我们党在这里开辟了一条交通线,这里就成了山东,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1,(5)
正红色交通线的建立黑龙江历史上的红色交通线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驻苏联莫斯科)利用中东铁路等途径进行联系的秘密国际交通线。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于1921年在上海、北京、哈尔滨设立了交通联络处,同时在绥芬河、满洲里建立了秘密国际交通站。此后,我党的秘密交通员频繁往返于交通线的各个站点,传送信件、情报和宣传品,掩护党的负责人、革命人士等出入国境。红色交通线为早期马列主义的传播、中国革命和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8.
徐朝 《奋斗》2019,(12)
正在黑龙江省境内,有一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立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开展工人运动、组织武装斗争、往返共产国际、参加中国六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就是绥芬河市秘密交通线。绥芬河市秘密交通线纪念馆是一座跨越百年的俄罗斯建筑,它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当年中共六大代表途经绥芬河许多人就居住在这里。它始建于1903年,是中东铁路的附属性  相似文献   

9.
周榜师 《求实》2005,(2):26-29
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的基本问题。经济战线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各条战线中的一条重要战线 ,井冈山军民通过打土豪、分田地 ,开展经济斗争 ,铲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基础 ,发展了根据地的经济 ,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保障了革命战争的供给 ,适当改善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 ,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井冈山时期我党取得的经济建设经验对于今天的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一条秘密交通线。它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苏区的战略转移任务,包括护送200多名白区领导干部到苏区工作,运送数千吨的紧缺物资到苏区。传送了大量的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文件、情报资料。中央红色交通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苏北地区的新四军部队为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获得各类重要的军需物品,收集情报,安全护送来往干部,在上海与新四军部队之间秘密建立了多条地下交通线,电影及电视连续剧《51号兵站》就是当年秘密交通线的生动写照。在这几条地下交通线中,有一条是在浦东的高桥、高东地区,因而被称之为浦东的“51号兵站”。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20,(9)
正九月的老牛坡,草木繁茂,满山葱茏,好似一幅旖旎画卷徐徐铺展。老牛坡是一方热土,也是一座灯塔。80多年前,潘密同志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地秘密成立了党支部,这是我们党在晋绥边区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它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为晋绥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北堡革命烈士纪念碑到北堡村抗战遗址,从老牛坡党支部旧址到红色革命主题广场,我一路探寻红色脉络,一路聆听、感悟。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老牛坡人民为革命军队输送了大量兵员,  相似文献   

13.
郭帮 《福建党史月刊》2013,(22):30-32,3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是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区域。文化建设作为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延安时期,根据地掀起了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进一步结合,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的心里,永远铭记着延安,铭记着延安所在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因为它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贡献。在这里,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在这里,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里,党和人民创造了革命的优良传统,被称为延安精神。产生于延安的这种精神财富应该世代继承下去。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尤其年轻人,对此已经知之甚少了。令人欣慰的是,《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一书,经过老同志吴志渊长期苦心经营,终于写成,即将问世。我衷心祝贺这本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15.
蒋伯英 《党的文献》2007,1(5):53-58
1929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到达东固革命根据地,对红二、四团的建军思想与游击战术作了深入的考察,并在多篇文献中作了论述和评价,给以充分肯定,要求各相关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仿效实行.通过毛泽东的论述,可以认为,东固"李文林式"的"秘密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创建大范围公开割据以促进革命高潮的前进基础;红二、四团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所有这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人民军队建军纲领的确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42年冬,我当时正任太行二分区情报处参谋兼榆太便衣队队长,在太原南郊一带坚持敌后武装斗争。接到分区通知,调我去组建西线交通队——同蒲支队。 没多久,同蒲支队成立了,队部设在山西太谷县东山的常畛村。全队约有百人左右,我被任命为同蒲支队副队长。队长暂缺,政委为史存贞同志。同蒲支队是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建立太行二分区经晋绥根据地通往延安的地下交通线。这条交通线要穿过日伪  相似文献   

17.
谢子长对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有着独特贡献。他早年投笔从戎,是陕甘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党员;他积极开展农民运动,被广大农民称为“谢青天”,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领导的清涧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三次武装起义,进入了创建西北工农红军的新时期;他先后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秘密打入国民党部队,做策反工作,为建立、扩大红军,开展游击战争进行积极探索。为了巩固革命根据地,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夜过封锁沟     
张力 《北京党史》2009,(2):52-53
我是抗战期间在北平参加革命的地下党员。1943年,我曾就渎于日本人在北平经办的中央铁路学院。有一天,突然接到地下党组织派我在寒假期间去冀西抗日根据地参加学习的通知,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刻飞到那里去。因为在敌占区做党的秘密工作大都是单兵作战,仅有革命的激情不行,还需要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战略战术武装头脑,才能达到保存自己,战胜敌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创建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创建和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我党也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制度文化。考察湘鄂西红色制度文化的内涵,至少应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层面。限于篇幅,本文仅论及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两个层面。一湘鄂西苏  相似文献   

20.
5月26日至6月1日我们中青班的学员到我国的革命圣地——延安进行社会实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先从深圳坐飞机到西安,再从西安驱车三百多公里到达延安。虽然旅途很疲惫,但是到了延安我仍然很激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保卫延安〉)这部长篇小说,知道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