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已经开始演变为一个企业管理中的主流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引起公众关注的时候,许多公司的反应要么是保持保守态度,要么干脆把它等同于企业的慈善公益,或者认为这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目的风险管理项目。在过去十年当中,企业逐渐了解到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许多企业领导人不仅已经将公司责任和业务战略紧密联合起来,还带领呼吁业界更加积极参与解决社会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2.
郑若云 《法制与经济》2008,(12):91-92,95
2006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关于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内容没有进一步明确化。作者认为,不仅公司要履行社会责任,不具有公司形式的企业也应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文章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不同法律形态的企业,指出了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基础在于公司的社会性,最后从企业的社会性与公司社会责任层次理论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不同企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上的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来自于经济学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因为公司作为企业的主要形态,同时以公司形式运转的企业通常经济规模比较大,承担社会责任更具有经济上的现实性和社会道德上的逻辑性,所以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就是讨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只不过,公司社会责任在经济学家的词汇中是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全球500家大公司中,已有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设立了企业或机构,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工厂”,研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对于探索国家在对外开放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劳工基本权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具有丰富的价值蕴涵,许多国家基于这一理念,科学地设计了自己的有关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但是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欠缺,急需在法律上予以规制。在对我国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制时,我们必须立足于有先进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指导思想,对法条上的细化与完善,社会与政府的双向规制,建立完备的监督机构。同时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国情,进行科学地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法治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王传福 《刑警与科技》2008,(21):127-128
比亚迪公司在深圳成长,还算不大的一个公司。15年前大概20个人,现在差不多有13万名员工。一个企业的成长,特别是高速的成长,我觉得社会责任很重要,越来越重要。比亚迪在今年汶川大地震上,我们也尽了一个企业应该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人们在注重自身权益保护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对消费者的义务承担已经不单单是对特定消费者而言了,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应当是企业对整个消费者群体的责任。本文就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的入法表明,它已经不再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要求,而且成为法律上的规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公司自治,使得公司管理层可以根据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决定公司经营和社会发展策略,而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股东利益.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须建立适合于公司自主决定的制度框架,使公司管理层能够依法并相机决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1日,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在杭州公布了该公司创业25年间的《社会责任报告》。2月5日,一场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专题研讨会在西子湖畔举行。此前刚刚结束的浙江省两会上,企业社会责任也始终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多份提案、议案直指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关于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内容没有进一步明确化。作者认为,不仅公司要履行社会责任,不具有公司形式的企业也应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文章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不同法律形态的企业,指出了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基础在于公司的社会性,最后从企业的社会性与公司社会责任层次理论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不同企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准则与公司治理结构实务的协调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处理企业与外界社会群体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则主要针对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的是如何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公正对待受到企业影响的群体,而公司治理结构则往往追求对企业进行有效率的管理。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构成的挑战和如何协调国际贸易与人权公约所构成的挑战有许多共同之处。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两种挑战都源自认为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的论断,以及分别负责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专职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本文作者从选择性适用与体制能力的模型出发,探讨了中国在协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与公司治理结构中所面临的规范设置与组织结构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刘婉秋  苏倪 《法制与社会》2013,(33):264-265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他们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责任”观念在跨国公司的执行官心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都在急剧攀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是否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最直接展示。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制定相关法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比较消极。因此必须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应立足于公司的本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了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和内涵通过对其立法和实践现状的分析进而从完善立法,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治理结构以及社会监督方面提出的完善意见,使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汪崴 《公民与法治》2011,(15):38-40
“执行力”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话题。说它古老,是从广义方面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组织开始,人们就在一直追求如何完成任务。使劳动更有效果和效率,其实这就已经是在追求提升执行力;而说它年轻,是从狭义方面来说,人们真正把企业管理中关注的焦点转向执行力.把“提升企业执行力”当作理论来研究,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李纲 《法人》2004,(2):154-154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商业理念对于企业而言可能是最为宝贵的无形财富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在企业中进行理念管理,却是一个新的课题。商业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本身的范畴。从20世纪初开始,商业界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大师,他们提出并传播各种管理理念,这些科  相似文献   

16.
张鑫 《法人》2009,(9):6-7
自去年9月发生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企业陷入了生产不景气、利润减少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认为企业降低社会责任的要求甚至无心兼顾社会责任是理所当然的,而实际上,当前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建设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意义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而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应该如何界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做出三种假设:权利是明确界定的、社会责任首先由社会承担、社会责任首先由企业承担来阐述如何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  相似文献   

18.
艾欣 《中国律师》2000,(4):13-14
一、从企业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应由法律来加以规范。就三通集团而言,有以下三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劳动人事管理方面 对一个企业来说,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劳动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潜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是公司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丝毫不能马虎。我公司就历来重视劳动人事管理,坚持以劳动法来调整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这包括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与奖惩,劳动保险以及职业培训等…  相似文献   

19.
商业伦理视角下的公司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伦理进入商业法律领域是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体现于公司法领域就是公司的社会责任。即使《公司法》已经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具体规定,人们对其在深层次上的讨论仍未减少。因此,有必要结合社会现状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进行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公司的社会责任。本文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基于该制度相关法规的散乱现状,提出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来理解其体系的建构,即商业伦理在公司法领域的表现形式,以期可以更好地实现商业伦理进入公司法领域和确保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20.
吕伟明 《法人》2007,(2):32-33
新《公司法》引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法理论发展的产物.是指公司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公司雇员、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和公司所在地区居民、自然环境和资源、社会安定和全面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突破了以往狭义认为公司是由股东、债权人和公司本身三者构成的利益平衡体.引入更多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雇员、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环境等因素。这是对公司对众多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