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起,到1948年3月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转向华北的十三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领导中国革命,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成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大本营。在延安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得到比较完整的形成和不断成熟.并确立了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一时期也得到成熟和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在中国,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前往河北,这13年通常称作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指导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这13年是我们党的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丽  李敏 《青年论坛》2001,2(3):74-75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并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纵观毛泽东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1938年9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Z1)
延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在延安,中国共产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团结全民族抗战,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是清除王明等“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统一全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毛泽东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许多重要著作,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了指导全党的学习,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文章。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以反对宗…  相似文献   

5.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战斗生活了十三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作风;培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积极准备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随即发动内战,以便消灭共产党。中共中央针对此局势,准备以不变应万变。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发表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声明,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第二天,即8月14日,蒋介石却出人意料地向延安发来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为了弄清蒋的意图,毛泽东找来李克农,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李克农作为一个情报专家,很快把注意力放在国民党军令部派驻延安的两个联络参谋周励武…  相似文献   

7.
"延安十三年"构建和谐政治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峻 《前沿》2007,2(1):34-42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十三年,是我们党出马列、出政策、出作风、出人才、出经验的特定时期,在和谐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延安成为当时各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也使得延安成为闻名世界的民主圣地。党在延安时期创造的推行普选,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建政,整合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为党执政奠定了合法性的基础。党在延安13年中民主建政,构建和谐政治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对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起到了示范作用,更为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建设和谐政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华民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得益于党的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其中,毛泽东领导思想及其实践,为党的领导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文章深入研究了毛泽东的领导路线、领导职责、领导作风及领导方法,这对于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次学习高潮是在延安时期。 在延安,我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团结全民族抗战,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是清除王明等“左”右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统一全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毛泽东同志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许多重要著作,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了指导全党的学习,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文章。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以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以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弘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10.
1948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5月27日,毛泽东到达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西柏坡时期是20世纪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逐渐成熟。党的理论建设,也围绕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从多方面对党的建设进行探索,创造性地回答了党面临的新课题。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强调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十三年前,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曾经预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革命的实践证明这—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正是由于毛泽东思想深入掌握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大跃进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革命烽火旺燃的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少有车辆,领导们外出办事,或转战千里行军打仗,大都靠骑马或步行,偶尔也骑自行车或乘汽车,因此留下了些许轶闻趣事. 一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刚到延安时,当地同志为毛泽东选了两匹马以方便他出行,其中一匹是小青马,个头虽不大,但力气大、灵活、速度快,跑起来平稳,且性格温顺老实,很得毛泽东的喜爱,他出外办事时经常骑这匹马.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光辉的时期之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不仅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而且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战争和农村的环境中,认真从思想理论上、政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全面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延 安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在20世纪中期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工作生活了13年 ,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时 ,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创立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指引着全国人民前进的方向。现在  相似文献   

15.
1941年5月在延安成立的西北局是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在中央直接领导下处理西北工作。延安时期,西北局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在中央身边,能经常得到中央的指导和帮助,这是其他中央局无法比拟的,其地位是重要而又特殊的。西北局是从没有离开中央路线的,其对于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是巨大而又有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6.
略论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辉  聂家华  苏百义 《前沿》2004,1(4):14-16
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历史责任 ,就必须不断同自身的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斗争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里,做好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对于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党史是党的宝贵财富。善于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工作,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在延安时期的重要著作,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都是在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蓬勃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党在组织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对中国和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党的时期。延安整风对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党的成熟与发展,完成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目标,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和毛泽东的谈话中,他坦率地提出了自己长期思索而未解决的历史周期律问题。他问毛泽东,共产党能不能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支配。当时,毛泽东充满信心地作了回答: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律。时隔59年,我们党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昭示着我们党有足够的信心,跳出这一周期律。信心来自于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精神。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不断开拓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0.
自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共产党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后,执政规律已经成了我们党的领袖经常思考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尤其是本世纪初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关的认识达到了新高潮。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首次正式使用“共产党执政规律”一词,并吁请全党同志给予高度重视和进行深入探讨。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着墨甚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