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昔日负债800万元后进村到如今存款几千万元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
正"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  相似文献   

3.
正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加强村社一体工作,成立了化屋村黔香连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牵头,合作社具体管理运作,利益联结农户,实现"村社一体"。目前,合作社为村级积累集体经济近30000元,目前村级集体经济达9.6万元。  相似文献   

4.
汪光华 《学习月刊》2010,(20):104-104
近年来,鄂州市东沟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1.5万元,村平均6.8万元.年平均收入水平突破10万元的村有5个.5~10万元的村有3个.1—5万元的村4个。  相似文献   

5.
位于西宁市南的逯家寨,被人们誉为“湟中县第一小康示范村”。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总支以集体经济为依托,不断增强以党总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使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这个村实现人均纯收入2345元,村集体经济积累2000多万元。村党总支先后被省、地市、县授予“先进党支部”等称号,党总支书记张有录被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6.
我叫葛长春,自1961年担任集安市台上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39个年头了。多年来,我坚持以“富一方百姓一为己任,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从强化服务人手,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199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人实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50元。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要促进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群众的共同富裕,一把手──党支部书记是关键;而党支部书记能否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服务意识,真正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则是关键中之关键。 勤政廉洁做公仆 村党支部书记是发展村级经济的直接决策…  相似文献   

7.
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是当前制约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普遍难题。近年来,新民市新农村乡靠山屯村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旧村改造为牵引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3年,村集体总资产达到3500万元。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5,(7):19-20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4月13日提出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到2007年,使.30%以上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积累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省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60%以上,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消除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为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9.
小白山乡何以发生巨变——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村级党支部班子建设调查□徐辉张松山多年来,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的村级集体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有的村是全区的落后村,有的村集体经济是空白,外债累累,有2个村被市里列为整顿对象。但1995年以来,小白山乡...  相似文献   

10.
磐石市呼兰镇错草村是个有200公顷耕地、矿产资源丰富的村子,近几年已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村集体经济翻了十多番,1997年底达到4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但村党支部并没有满足,自从去年开展“三创”活动以来,他们组织全村党员和群众开展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三创’活动中实现再一次跨越”为主题的大讨论,为自己确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到2000年,支部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创全省一流,全国要有名;力争人均收入8000元,村集体经济收人突破100万元;争当全省精神文明标兵,力争实现国家级文明村。实现跨越,从班子建设抓…  相似文献   

11.
村党支部立足村情,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个体经济,个面推行了以“三会”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从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各项建议,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个村经济社会的个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乌兰图嘎镇大德营子村位于前郭县西部,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蒙古族聚居村。近年来,这个村经济连创佳绩,去年,这个村的粮食总产量达到7180吨,农业总收入765万元,集体经济收人 31万元,人均收入 3022元。昔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进村如今成为全县知名的先进村,其奥妙在哪里呢? 强班子,带队伍,建设党建先进村 1998年,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组建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村党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他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班子成员素质的关键,坚持“三会一课”和政治学习,并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各类培训班。目前,这个村班子成…  相似文献   

13.
正康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示范带动、健全机制等途径,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能力差等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7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67个,占总数的42%;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25个,基本消除了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工作落实。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地方针对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关系不协调问题,积极采取措施理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农村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既要看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面,又要充分正视在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深化改革,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兴办农村一、二、三产业,完善各业承包责任制,以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95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0.06亿元(不包括镇乡企业),比90年5.26亿元增加18.8亿元,增长357%;村级集体固定资产不断增加,至95年年底,全区村级固定资产原值累计已达2.49亿元,比90年的7694万元增加1.72亿元;95年全区263个村,村级集体可用收入已达7954万元,比93年6889万元增加了15.5%,其中当年可用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县始终把村级干部管理工作作为建设一个好班子的关键措施牢牢抓在手上,提高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99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2亿元,粮食总产量130万吨,农民人均收入2200元,县级财政收入2.77亿元。 一、明确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多年来,我县村级干部一直由乡镇党委管理。为解决县委对村级干部抓不到底、管不到位的问题,1993年,县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对村级干部实行县乡双重管理。县委对全县246个村按好、中、差进行分类,确定  相似文献   

17.
辅村地处黄山北麓,是黄山旅游的重要窗口和省级旅游开发区。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辅村以区位和资源优势为依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村级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一跃成为当时全市农村脱贫致富的样板。然而,步入90年代中期以后,辅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趋于缓慢,逐渐被本镇比较优势并不突出的沟村、饶村超越。2000年初,新上任的辅村村党支部一班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村级经济再次起跳,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3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45万元,是2000年的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5元。  相似文献   

18.
双辽市郑家屯街工农村曾是“市领导不放心、街道领导操心、村干部不顺心、老百姓不安心”的乱村。然而在短短的两年间,街道党工委靠选准一个带头人、建强一个村党支部,使党支部在为村民办实事的工作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了由“乱”到“治”,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3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近一千万元,成为全市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9.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状况,是当前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关键要适应新形势,针对新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机制。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村党支部为从组织上保证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对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加强村党支部制度建设作出了表率。如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把村级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组织建设融为一体,建立健…  相似文献   

20.
正大方县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合作社带富功能,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为农业赋能,依托主导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