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弯弯,地弯弯,一弯弯到钦州湾,湾里有个三娘湾……”如今,只要你拨通三娘湾旅游风景区任何一名工作人员的手机,都可以听到这样优美动听的特色应答音乐。钦州的主题曲就这样从手机铃声上走进钦州人民的生活,在钦州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传唱,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传唱,成为钦州城市名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城市要想让人们认识她,首先要有一张响亮的名片。南宁是绿城,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民歌是南宁的名片;桂林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盛名,山水是桂林的名片。那么,钦州有什么?以前不要说区外的人,就连广西人也有许多不知道钦州。过去的钦州只是…  相似文献   

2.
屡受赞誉的少儿舞蹈《中国风》,跳了一年又一年,第一代演员已经做了妈妈。东方小伙伴艺术团,是展示中国少年儿童风貌的一张名片,它背后有一个孩子们非常敬重的名字——“陈指导”。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说文昌人有文化,果然,一踏上这块土地,收到的第一张名片竟是一个长方形的微型光盘,名片的主人是文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经若,跟普通名片一样,上面也印着个人信息,但放进光碟机,就是一部侨乡文昌的DVD介绍。次日,拜会文昌市长严正,收到的也是同样的名片。  相似文献   

4.
且说“衔过剩”□毛志成眼下,在流行的这“热”、那“热”之中,就有一个名片热。如果我们把人划分成“有片阶层”和“无片阶层”的话,中国的“有片阶层”的成员数量保准天下第一,举世无双,抵得上中小国家的人口总和也说不定。假如名片上只印上名字、住址、电话,仅作...  相似文献   

5.
黄少辉 《台声》2001,(10):27-29
8月2日傍晚,中央电视台驻台北记者曹志明、岳飙哥俩受人之托,要给蜚声两岸的台湾女作家罗兰送一瓶“酒鬼”酒,问我们是否一同前去?以前在大陆看过《罗兰小语》,现在能直面亲耳倾听,求之不得,连连答应。于是4人打计程车来到台北闹市敦化南路的一栋公寓,上得电梯,罗兰已经虚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了。  曹志明嘴甜,一进门就罗兰老师罗兰老师地叫,罗兰老师头发银白,笑容满满,让我们坐下后,对着名片仔细问完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然后开玩笑地跟我们说,你们要写我,一定不要把我叫作罗兰老人。我们表示还是称罗兰老师最好,她也笑…  相似文献   

6.
十来年前,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寻找老百姓》,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名片大国,有名片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名片上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等等,往往要添加上各式头衔(如官衔、职衔、誉衔、虚衔之类)。这样的名片太多了,铺天盖地,这就会使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上人”,简直快要没有十足的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7.
记者一行3人赶到哈尼梯田的坝达景区时,幸运地抓住了落日的尾巴。葱郁的山岭间,哈尼梯田映着最后的落霞,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的涟漪,每一叠都是一片清澈如鳞的波纹。金色的碎片缀满山体,满山流光溢彩,美得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8.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相似文献   

9.
在职场中,名片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张小小的名片,不仅传递着许多让你感兴趣的信息,而且他人对你的印象往往起源于那张表明你身份的名片,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进 《今日民族》2013,(1):55-56
普洱用一个名字,一种文化,一种色彩,一个梦想,感动中国,也激励着每一位新农村建设者。  相似文献   

11.
热词     
名片泡沫 指在名片中加上一串与实际身份不相称的华丽头衔。往往与身边人会晤也会递上名片,让人感受到中国职场的头衔泡沫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有越吹越大的趋势。在一些小公司,甚至人人都是“经理”。与此同时,很多人也乐意在名片中冠上“总监”、“经理”等伪头衔。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什么?温州人在一场信用危机之后,痛定思痛,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信用,为此温州人把每年8月8号定为温州的“信用日”,以致力打造温州人的信用名片。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你的名片是什么,你不觉得你同样需要打造一张全新的“信用名片”吗?  相似文献   

13.
保持坦然     
青年时代在福建莆田当兵的时候,常读到一本刊物,名叫《蒲公英》,为莆田县(现为市)文联主办,以登散文诗歌见多。每读到”入迷”处,不免手痒,便学着写起散文来。记得第一篇送到编辑手里的是《洁白的珊瑚》。编辑姓林,名字已忘却了,约五十开外,疏发,胖脸,鼻梁上架一副扁平的老花镜,看稿时眼皮半阖着,看人时便竭力睁起,眼光越过镜架的上框扫将出来,使人觉得慈祥里透出少许滑稽,整个一个和蔼的老头。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路过滇南名城石屏,是10多年前一次为期半天的旅行中,走马观花的我深深地记住了袁嘉谷、万咸燕两人的名字。袁嘉谷,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科举状元,他的名字早已遐迩闻名,是一张呱呱叫的“石屏名片”。万咸燕也是一位石屏籍人士,清朝进士,改土归流后于雍正三年(1725)与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杨同创雪山书院。万亲任书院山长,在岁试中丽江生员列优等者五名,受到提学嘉奖。后来他又协助知府管学宣重建了大成殿、棂星门等设施,颇有政声。在丽江,万咸燕是一位备受纳西人尊崇的教育家。去年春,承石屏县张俊县长之邀,我赴石屏作…  相似文献   

15.
李晓 《广东民政》2010,(6):64-64
前不久,出了一个“神医”张悟本(我怀疑这是策划人给取的名字),尤其是他出了一本叫做《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畅销书以后,更是火得不得了,到他那里看病的人需要排队预约,需要高价挂号。  相似文献   

16.
陈伟宁 《现代领导》2006,(10):12-13
时间是一篇华彩的乐章,记录着人类历史上每一个进步的音符。在新中国历史上,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一个个平平凡凡的名字,一个个惊天动地的音符.演绎出一首感人至深的乐曲。这乐曲的名字叫做“先进”,它必将在历史的长河留下永恒的印记.成为回响在我们耳边永恒的绕梁余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每一个使甬电脑写作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个名字和那个叫做“WPS文字处理系统”的软件帮助中国人用键盘与世界沟通。  相似文献   

18.
1这是一块斑驳的记忆,涂抹之间,便将这里的人,这里的事隐人了历史的云烟深处。 当年有座山叫惠泽山,火山岩和花岗岩将它叠垒,在水际之泱,它雄踞一方,大有傲视天下之状,于是便有了一段汉高祖在这里册封无诸为闽越王的历史传奇,这一年是公元前202年;及后,它的名字又因闽王王审知在这里受封而再次夺目辉煌,——当然这已经是千年之后的五代后梁时期。  相似文献   

19.
芳草园     
集邮的人们总是说,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一个地区的名片。 在我这个小邮迷的眼里,一本邮集就是一本历史书,邮票是历史的见证。 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集邮,大大小小的邮册已经有了10多本。其中有一本,专门集香港邮票,100枚多一点儿。 以前,每当我打开这本香港邮集时,心情特别沉重。谁都知道,香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块迷人的地方,可是在这些香港的普通邮票里面,“东方明  相似文献   

20.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一张名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说“有礼走遍天下”。奥运到来,天下宾客齐聚京城,北京将递上一张怎样的待客名片,以传递人文奥运的精神呢?我们相信,这名片上写着真诚、尊重、平等、宽容、友善;我们更相信,无论您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通过北京人呈上的这张礼仪名片,切身感受到北京人文奥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