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亚运即将来临。面对北京市的1000多万人口和800多万辆自行车,不少人担心:首都的交通能否容纳和确保亚运会的顺利进行?为此,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交通部部长程毅近日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2.
说不清,是亚运会向我们走来了,还是我们正走向亚运会。反正它近了,近得仿佛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辉煌时刻就在明天。 最近,北京开放部分亚运场馆供人们参观,观者如潮。看到大家那么喜欢新建的亚运设施,我和我的  相似文献   

3.
编者寄语     
《瞭望》1990,(24)
北京城里,喜迎亚运的气氛越来越浓。商店橱窗里、公共汽车上,迎亚运的宣传口号、亚运会的吉祥物和标志旗随处可见;大街小巷,飞扬着《亚洲雄风》那激扬优美的旋律…… 赛期日近,人们的关注之情愈切。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何种精神风貌出现在亚运会上?他们能否连取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桂冠?这无疑是令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期发表的《厉兵秣马迎亚运——从热身赛看中国亚运集训队》一文,传出了这样的信息: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冬训,中国亚运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优势项目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一些落后项目也在迅速崛起,在这届亚运会新设的项目中,我们仍占明显优势。当然,还有弱项,仍有不足,需要我国选手奋力拚搏。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33)
<正>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后,希望《瞭望》适时组织深度报道,多角度、多侧面介绍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亮点,生动展示亚运会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场馆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反映广州喜迎亚运盛会的城市风貌,为成功举办亚运会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当举世瞩目的亚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当由“亚运热”掀起的集资热、捐献热、宣传热、练兵热犹如一阵阵春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或许都在想一个问题:“亚运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是的,举办亚运会要花钱,要花25亿元巨款。在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暂时  相似文献   

6.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9)
漫步北京街头,迎接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首都人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商店里,印有亚运会标记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在出售,广播里,“亚细亚的太阳”、“亚洲雄风”等歌声在回响,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身影,亚运会工地上,更是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办好亚运会、为国增光彩”、“我为亚运做贡献”已经成为首都人民的心声,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第11届亚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已胜利地拉下了帷幕。然而,亚运会前“亚运火炬”传递的动人场面、开幕式的盛况以及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激动,令人振奋。特别是有幸作为迎亚运活动的直接参加者,更感到了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9月20日晚上,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精心选派的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部省市级劳模和公司模范党员、模范职工、十佳青年代表及化工一线倒班老工人等33人组成的火炬接力队,应北京“亚运之火”火炬终点交接指挥部的邀请,参加了在天安门广  相似文献   

8.
刘军 《瞭望》1990,(26)
第十一届亚运会即将来临,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十分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体育天地》编辑部和中国航空服务公司联合举办的CAS杯北京亚运知多少有奖竞答,引起了海内外同胞的热烈反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5万多份带着对亚运会热切期  相似文献   

9.
当人们欢呼雀跃、纵情高歌《亚运雄风》的时候;当亚运健儿一展身手、竞相拼搏的时候;当亚运场馆里奏起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本届亚运会获得成功,永载史册的时候,我们可不要忘记了好样的张百发。 他那国字脸上永远挂着微笑,好象今生永不会疲倦。从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工地的钢筋工到北京亚运工程总指挥,张百发走过来了。今非昔比。要知道,张百发领导的是总规模200多万平方米的亚  相似文献   

10.
王蔚 《瞭望》1990,(24)
不久前,北京市对市民的亚运心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北京市民了解亚运会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在义务劳动、观看比赛、制止不文明等情况方面积极支持亚运会。这说明亚运意识已深入大多数首都市民的心中。 办好亚运会,日益成为北京人关注的热点,谈论的中心。人们自觉地维护首都的社会安全,争做文明市民,争着参加为亚运会做贡献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瞭望》1990,(21)
本期出版之时,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时间还有124天。越是临近盛会,人们的亚运意识越浓厚,对会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也越关注。特别是浩大的亚运会工程,总规模达200多万平方米,规模大,标准高,工期短,目前究竟进行得如何,更是海内外人士普遍关心的大事。本期发表的《亚运工程: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一文,传递了亚运工程建设热潮结出硕果的信息,反映了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们为早日完成亚运工程而尽心竭力的奋斗精神。他们怀着为祖国争光的强烈的使命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这也表明,中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由85名女生参加的团体操表演队正在苦练,准备在亚运会开幕式上一层展姿;体育教研室参加了亚运的准备工作并将有近20人出任大会裁判;由1500名学生组成的亚运义务服务大军已作好准备,随时听候调遣;建  相似文献   

13.
到6月14日,是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100天的日子。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亚运会上?我们有实力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吗?这是目前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看看近期中国亚运集训队所参加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热身赛,有助于人们寻求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以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洲际或全国性的单项比赛,其中有的属于亚运会选拔赛,有的则纯粹是热身赛,并颇繁地把队伍拉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从这些比赛看,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中国亚运会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亚运盛会结束以来,许多人撰文呼吁,要使亚运会的“软、硬件”同存。我以为在这些该发扬光大的“软件”中,应当包括亚运会期间的“官方语言”。 不知起于何时,以前我们每逢大会,每遇庆典,常见长篇大论的报告,常常言者乏味,听者少趣。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办好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水平和人民精神风貌,为祖国争光,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自本期开始,本刊特辟《亚运专页》,向各位读者突出报道这次盛会筹备工作的主要进展和赛场内外的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16.
亚运会头一回在中国举办,咱们的开幕式,大鼓小锣一出场,就把中国观众和老外们都给“震”了。邢芬和其他中国选手,又把头一天比赛中的第一块金牌和前八块金牌全给捧了回来,这成绩可是太令人振奋了。要说我们这些老体育工作者不激动、不自豪,那不可能。您瞧,这两天有人问我,中国代表团在这届亚运会上能摘回多少枚金牌,依我估算,得超出130枚,说不定还能超出140枚呢! 咱们中国人头一回办亚运,真是花了大本钱,下了大功夫,可依我说,这值。中国是世界大国,人又那么多,体育事业要是总也上不去,那就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您让我说说亚运?那我就结合着我的职业和工作来说说。咱们的选手在亚运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86年10月第一个亚运会工程——北京大学生体育馆铲起第一锹土,规模宏大、激荡人心的迎亚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首都拉开了序幕。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办好亚运、振兴中华这个大目标,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演出了一幕幕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剧。那情那景,令社会各界感叹不已,难以忘怀,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编者寄语     
《瞭望》1990,(41)
象征着亚洲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胜利闭幕了。这次亚运史上规模空前的体育盛会,取得了今世人刮目相看的辉煌成绩。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龙争虎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亚运史上的新纪录,有的项目逼近或超过了世界纪录。这充分说明,亚洲体育运动水平正在迅速提高。 由我国举办的这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对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  相似文献   

19.
纪兰 《瞭望》1994,(41)
编辑同志: 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是亚洲体坛的一大盛事,也是亚洲各国和地区运动员增进了解和友谊的良机。我们中国人民抱着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次盛会。然而,台湾当局和日本政府制造的李登辉、徐立德等台湾政要利用这次运动会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治图谋,给亚运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读者推荐一组体育战线的党务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练员、运动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和威力。在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靠高超的技艺,为祖国赢得了183枚金牌。这些金牌饱含着运动员、教练员的辛勤汗水,也凝聚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艰苦劳动。亚运火炬熄灭了,亚运精神却永存。我们希望各条战线的同志能从中受到启发,用亚运精神去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