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两化”特征在80年代以来愈益鲜明。国际关系的“两化”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强化了经济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经济对政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以科技为基础、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愈益残酷和激烈,主权国家不得不借助强制性公共权力深化对世界经济的干预以协调和控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力度的强化,深深地影响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有机互动,使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呈现出“强经济-强政治”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经济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交往的增多,经济外交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印度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印度的经济外交发展迅速.这对于促进印度的对外经济合作、提高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增进印度的国家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印度的经济外交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岳莉 《当代亚太》2005,(2):26-29
本文讨论了国际组织与成员国共同利益、国际组织与成员国个体利益以及国际组织与非成员国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并从国际组织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角度,对东盟不干涉内政原则演变的原因做出了个案分析.同时指出,国际风云变幻只是为国际组织的行动提供了外部推动力,从本质上看,国际组织的一切行动最终根据其代表的利益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结构正在进行的重大调整和新兴经济体地位的迅速上升为金砖国家集团的出现提供了时代契机。本文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和利益分歧。金砖国家在经济结构互补、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升国际经济地位、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入和碳排放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在双边贸易、大宗商品定价、人民币汇率和国际货币经济秩序改革...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欧洲格局也进行着持续调整.俄罗斯在中东欧影响消退后,美国随即借由北约势力迅速东扩,同时欧盟也逐渐接纳了中东欧10个转型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成员国.普京时代,俄也扩大了对其邻国影响力.由此,中东欧国际体系结构逐渐趋向多极化,出于对全球战略、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饿欧美三方在中东欧地区的利益格局变得愈加错综复杂,三方之间特别是俄与美欧之间的博弈频繁,与此同时,三方在博弈中也无法忽略中东欧国家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论贸易全球化下国际交换关系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贸易全球化的产生和表现出发,分析了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揭示了贸易全球化下国际交换关系的本质就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剥削,其后果必然是国际经济关系严重失衡,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提上东亚各国的政治议程,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东亚国家政府的推动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本文认为,国家利益具有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国家采取外部行动的时候,并不总是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利益的结构优化和合理化亦是国家的首要目标.东亚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中国实现国家利益结构的优化,而只有逐步转变国家利益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合作的、注重区域整体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才能保障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历来是我国的战略利益要冲,在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保障方面举足轻重。中韩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战略。经济合作在两国关系中极为重要,必将推动两国战略关系的全面成熟。经济外交作为经济合作中的一种外交手段,既为一国谋求经济利益,又以经济为手段为国家谋求政治和安全利益服务,经济外交与一国战略意图紧密相关。因此对中韩关系中经济外交的必要性及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向纵深和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使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持久。一中韩开展经济外交的必要性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外交是地缘…  相似文献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年来一直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变化了的国际环境,需要对五项原则进行新的解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五项原则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基本适应时代,仍要坚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之处.对此可以用新主权观、新安全观和新国家利益观三种新的外交理念来补充发展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以利益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利益为中心和轴线,研究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利益与阶级的关系、利益与社会的关系、利益与国家的关系、利益与权力的关系、利益与权利的关系。它从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确定了政治关系的实质是以国家的公共权力实行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来维护、协调和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由无产阶级利益而生成的这种政治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