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和要点。方法收集17例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案例,通过事故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收集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信息以及损伤分布、性质等资料。根据收集的信息,重建事故发生过程,明确死者的致伤过程,分析损伤的致伤方式和机制、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属生前伤抑或死后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结果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案例存在损伤严重,多发伤与复合伤常见,生前伤、濒死伤与死后伤并存,致伤方式多样,致伤机制复杂,甚至多次损伤相互掩盖等特点。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需结合事故现场勘验、尸体检验等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 18667一2002)18.00元;《道路交通事故尸体检验标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0.00元;《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4.00元;《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规范(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2.00元;《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范(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0.00元;《道路交通法医学》25.00元;《法医学》23.00元;《实用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及其物证检验》36.00元;《赔偿医学》33.00元;《应用法医学》25.00元;《DNA技术在案件中的应用》29.00元;《法医摄影技术》18.00元;《法医学道路交通事故鉴定》18…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事故频发的今天,法医学作为对伤残评定和尸体的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占有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医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照本宣科的应用书本里的东西,但也不能脱离书本的知识,要学会灵活应用,在国内,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死亡人数也逐年增加,作为法医,在对尸体进行检验的同时,除常规的尸表损伤检查,死因判断外,还要考虑尸体体表损伤是否符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一般表现,是否存在不合理性,从而,更加准确推断致伤机制。本文通过三个案例进行分析,对法医学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检案工作中,常遇到驾驶员交通身份的认定,并常成为摩托车驾乘者交通事故鉴定和处理的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体表损伤的检验,可以解决一部分难题,但由于其易发性导致体表损伤广泛复杂,解读难度高,且受环境、衣着等因素影响较大,固定性差,因此仅凭体表伤的检验,即对其交通身份做出认定应慎重。在对道路交通事故中二轮摩托车驾乘死亡人员的法医病理学检验中,笔者发现骨折的发生率极高,为交通事故损伤“外轻内重”特点的典型表现。驾驶员与乘员的骨折特点有无区别,能否补充体表损伤的不足,为其交通方式的认定提供依据?笔者对2002~2005年度所经手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中300例二轮摩托车驾乘死亡人员的法医学鉴定资料结合相关交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其骨折的发生率、成伤机制、形态及部位分布特点,为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法医学鉴定涉及活体或尸体的检验并做出科学判断,为刑事案件侦破、民事纠纷调解提供法医学证据和审判依据,这个过程中会牵涉到鉴定人、当事人、社会、政府等多种因素的参与,并涉及大量的伦理学问题。对法医学鉴定所涉及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法医学鉴定中相关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法医鉴定人和被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及法医学鉴定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本现行的法医尸体检验制度既有源于德国的司法解剖,也有参照美国模式建立的行政解剖和承诺解剖,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特、完整、适合本国情况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制度和模式.此外,警察系统的检视官制度对于整个法医尸体检验的有效运转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对日本法医学尸体检验制度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阐述,旨在为我国法医学尸体检验的制度建设及其完善、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及的法医鉴定种类繁多,其中交通身份类鉴定是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特有的鉴定,也是道路交通法医学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检案实践中,通过体表特异性损伤检验,  相似文献   

8.
溺死鉴定是法医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在相关法医学案件中,主要采用法医病理学尸检与传统硅藻检验等方法综合分析进行鉴定。传统硅藻检验存在灵敏性较低,易于污染等不足。采用PCR法检测尸体不同脏器组织中是否存在水中浮游生物的DNA标记,适用范围广,信息量丰富,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有较好的法医学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鉴定溺死的新方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交通事故中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进行法医学分析。方法从检测方法、血液采集方法、采集时间、血液保存、尸体腐败、饮酒量与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关系等方面进行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法医学分析。结果检测方法、血液采集方法、采集时间、血液保存、尸体腐败等因素直接影响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结论为保证交通执法的公正性,对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应当作法医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判断水中尸体是生前溺水或是死后抛尸,以及高度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硅藻检验是鉴定溺水死亡的重要辅助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藻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法医学硅藻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例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对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准确率,主要对误、漏诊类型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单一尸表检验出具的死因鉴定意见中,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相吻合的仅占35%,而存在不同程度误、漏诊的高达45%(Ia类严重误诊占5%,Ib类严重漏诊占5%,Ⅱb类部分漏诊占35%),另外20%无法明确死因。结论 孤立的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可靠性较低,建议将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检查,并联合应用尸体解剖以提升法医学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判断水中尸体是生前溺水或是死后抛尸,以及高度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硅藻检验是鉴定溺水死亡的重要辅助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藻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法医学硅藻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仿真技术和数字模拟技术的发展,运用数字化方法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理和过程分析逐渐替代了传统计算方法。其中PC-Crash软件仿真系统可对32辆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进行再现,其再现准确度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交通警察部门和鉴定机构广泛使用。本文对PC-Crash软件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基于PC-Crash软件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技术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道路交通事故仿真再现的研究与鉴定提供参考,同时为事故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素对尸体现象的影响是法医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在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取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尸体腐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影响尸体现象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尸体现象的原理。本文的探讨有助于在尸体检验中更加准确地确认人死亡时间和原因,对刑事案件的侦查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鉴定类型之一,是适应道路交通事故中调查取证需要而产生的。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技术、各种痕迹及其它相关内容的鉴定,是一种与法医学、力学、汽车工程学、痕迹物证学等学科息息相关的综合性鉴定。谁是驾车人的鉴定是运用痕迹学、法医学等鉴定的相关技术,针对一辆车在事故发生时存在多名当事人的情况作出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处理汽车交通事故中,往往遇到因无人证和物证而难以确定死者是驾驶员还是乘员的问题,从而使事故处理工作难以进行。法医对交通事故损伤进行检验,有助于这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本文作者通过对141例汽车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员和乘员的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驾驶员和乘员损伤的形成规律,为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根据。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鉴定类型之一.是适应道路交通事故中调查取证需要而产生的.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技术、各种痕迹及其它相关内容的鉴定.是一种与法医学、力学、汽车工程学、痕迹物证学等学科息息相关的综合性鉴定。谁是驾车人的鉴定是运用痕迹学、法医学等鉴定的相关技术.针对一辆车在事故发生时存在多名当事人的情况作出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18.
陈宪  李延吉  陈翰 《法医学杂志》2001,17(2):126-128
腐败尸体的检验鉴定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尸体腐败会毁坏损伤和病变,给尸体检验造成困难。关于腐败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一般多着重于组织微观形态改变和生化分析,研究其分子保存水平,而与实际检案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本文拟将对腐败尸体大体检验与实际检案的要求作一专题讨论。 1 腐败及影响因素   腐败是人死后,机体组织中的复杂有机物,受腐败细菌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产生大量腐败气体,使尸体液化失去原形的过程。机体死亡后,一般经过 24小时左右,就开始出现腐败现象。尸体外观常见的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 《人体伤亡伤残鉴定标准汇编》63.00元;《世界法医学与法科学史》185.00元;《现代法医学》165.00元;《法医颅脑损伤学》66.00元;《实用法医DNA检验学》32.00元;《道路交通法医学》25.00元;《法医学交通事故鉴定》18.00元;《实用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及其物证检验》3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