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北方名城哈尔滨市近9年来房地产税费收缴年均增长105%,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_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处因此先后被评为全国房地产币场管理先进水平已标单位。全国房地产市场管理先进村兵单位、建设部全国房地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单位。说起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奥秘”,哈尔滨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张国栋说,主要是坚持了以立法为龙头、改革为动力、服务促管理。以立法为龙头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80年代末,我国房地产业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房地产市场流通日趋活跃,随之也出现了房地产交易的无序状态。在哈尔滨市的房地产市场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争论声中走过了不平静的2002年。一年来,关于是否存在过热和泡沫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究竟如何?近期,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62个城市的381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的一次最新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就全国而言尚属正常状态,但同时也存在六大突出问题,在局部地区和一些方面出现过热苗头和泡沫现象,并有蔓延、扩大之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防范,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三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02年将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017亿元,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3)
当前房地产库存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其房地产市场因2016年上半年房价涨幅位居各大城市首位。房地产行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首先分析安徽省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然后聚焦房地产去库存存在的难点,最后从土地供应、政府政策、人口城镇化和房地产企业四个方面来看如何解决安徽省房地产去库存问题,总结得出安徽省房地产去库存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房地产市场十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制度改革、政策创新,我国城市居民压抑多年的住房潜在需求集中释放,形成了巨大的现实需求,促进了房地产市场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尽管如此,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局部范围内的反应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1992年与1993年是深圳特区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高峰期,随后是一个持续几年的调整期,房地产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在调整,开发商的思维和行为也需要调整,否则会被逐步淘汰出局。同时,特区“二次创业”、“九七”香港回归,都对房地产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特区房地产开发,必须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的先进经验,站在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一、由笼统分析供需关系转变为讲究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199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这里所讲的调整不仅是供求数量上的调整,而且是更深层次的调整,即供需结…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金众房地产有限公司组建于1988年,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业务,具有房地产开发的资质和开发大中型工业区、住宅区的能力。 公司一直采取比较稳健的发展策略,致力于精品楼盘的开发,自1988年至今,公司先后开发了竹子林、皇岗、东山岭住  相似文献   

7.
案局授予档案综合管理特级单位称号,被龙岗区政府授予纳税大户先进单位,2000年被深圳市规划国土局被评为房地产二级评估资质单位,2002年被评为房地产一级评估资质单位。 中心通过企业改制,招聘和培养了一批房地产专业人才,拥有硕士学位5人,本科学位10人,房地产经纪人9人,房地产估价师8人,这为中心各种业务的拓展建立了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51)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最早可考证的房地产泡沫是发生于1923年~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这次房地产投机狂潮曾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并最终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累,到90年代初期破裂的日本地价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房地产泡沫,从1991年地价泡沫破灭到现在,日本经济始终没有走出萧条的阴影,甚至被比喻为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  相似文献   

9.
近日,央行《2002年货币政策报告》再次强调检查和控制过热的房地产信贷。国土资源部也大力清理商品房违规开发,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建设部明确表示要在今年严控“别墅热”、“豪宅热”,消除“泡沫”,引导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三个权威部门同时大声发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声音,分贝之大赶上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处理房地产发烧的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夏,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和谢国忠两人,曾做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将迅即破裂的预测。谢国忠先生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罗奇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现在半年多过去了,这两位专家的预测有误。  相似文献   

11.
当历史跨入2010年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09年的喧嚣之后,开始进行必要的修身养性。房地产的首要任务从“保增长”转到“保民生”。从房地产业的角度来看,加快住房保障建设和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3,(11):66-66,F0003
宝坻区房地产管理局是区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全区房地产产权管理、住房保障、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房屋安全使用管理以及拆迁、物业、供热管理等工作。自1995年正式建局以来,宝坻区房管局紧紧围绕发展和服务两大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房地产行业管理为重点,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促进了宝坻区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多年来,宝坻区房管局通过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了物业、房管、产权、执法中队等多个科室协同联动机制,完  相似文献   

13.
一、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回顾上海房地产市场始于1987年,首先出场的是住宅商品房,其销售面积占整个住房竣工面积的比重从10%逐渐上升至20%以上.随后,侨汇商品房、商住两用房、豪华别墅等房地产开发也渐成气候.1992年年初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通过《大公报》这一海外媒体向世界宣布:上海全面开放房地产市场.此后,海内外投资者纷纷组团来沪考察上海的房地产市场. 1992年,上海共批租地块201幅,可建894万平方米.新建中资房地产开发企业554家,加上批租地块的201家项目公司和原有的94家房产经营公司,共有房地产公司849家,虽然无法与香港目前3000多家相比,然而相对原来基础而言,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1年底就有人指出,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与1993年一样的“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乃至2003年,对房地产泡沫和风险的警告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得出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房地产盈利模式从资源拉动型转向技术拉动型从1998年到2007年,近10年间房地产从规模到价格都有巨大的提高。但房地产盈利模式主要为资源拉动型,而非技术型。目前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地产盈  相似文献   

16.
公众预期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发展历程经历了五阶段,各阶段公众预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对调控政策效果产生了影响。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必须从调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媒体与舆论的引导和管理以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加强公众预期管理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刘延华  龙应军 《学理论》2008,(13):48-50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拉动内需,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房地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产业。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其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也发挥得淋漓尽致。1998年以后,我国房地产投资额以每年超出2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王海强 《学理论》2011,(31):71-72
继201 0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新"国十条")后,国家税务总局于201 0年5月、6月连续下发了《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重点推进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此举势必对房地产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从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发展进程角度出发,探究土地增值税清算对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企业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维达在201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连续加息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首先,我国的资金尤其是流动性资金规模很大,以前主要在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出现了资产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现在由于严厉打压房地产价格,将使大部分投机资金逐步撤离房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更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但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甚完善,相关案件也逐年增多。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受理的各类民事案件中,房地产案件占了一半。据统计,1997年至今,广州中院共审结房地产一审案件1192件、二审案件12540件,涉及标的291.53亿元。在审理房地产案件过程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原则,有力地促进了广州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维护了广州地区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