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1,(38)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国家主席江泽民就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地区一些地方受到严重袭击致电美国总统布什,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慰问,并对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中国政府一贯谴责和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 9月12日晚,江泽民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时说,这次袭击事件不仅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是对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真诚愿望的挑战。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强烈谴责这起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 江泽民表示,我们愿意与美方和国际社会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共同打击一切恐怖主义暴力活动。希望两国外长和两国常驻联台国代表团加强磋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简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通常是指奉行以暴力活动制造特定的恐怖气氛达到政治目的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而将在该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控制下由“次国家团体”或其他非法地下组织有预谋地实施,并以无辜的群众或非战斗人员为主要目标,试图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统称为“恐怖活动”。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是国家、阶级、民族、宗教间各种矛盾尖锐复杂、不可调和的特殊表现,是一种特殊的、严峻的社会现象,产生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根源是世界的强权政治、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正。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主要类型为:邪教或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民族或种族主义恐怖组织,政治恐怖组织和国家恐怖主义活动。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行动上呈现以下特点:规模的相对有限性、巨大的间接破坏性、手段的血腥残忍性,以及国际化、专业化、高技术化、背景复杂化。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策略是:(一)建立国际反恐怖组织,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动提供法律依据;(二)各国建立专门的反恐怖机构,实现情报资源共享,协调打击恐怖组织的统一行动;(三)加强反恐怖主义活动的基础工作;(四)用军事、经济、高新科技等手段打击恐怖组织;(五)标本兼治,铲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3.
反战民意     
1月18日、19日,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反对 战争、呼唤和平的大规模游行示威。这是自 美国决意军事打击伊拉克以来,全世界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反战示威。 在美国,大约10万名美国人18日在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布什政府加紧准备对伊拉克动武,要求通过联合国来解决伊拉克问题。一些示威者表示,虽然布什政府正在海湾地区加紧军事集结,但他们仍然希望来自美国绝大多数公众的压力能够迫使布什政府在最后关头放弃打击伊拉克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美英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仍在进行,美国特种部队已进入阿富汗领土,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摇摇欲坠,但距离实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总体战略目标还相去甚远。美国表示希望军事行动结束后联合国能在阿富汗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奉行单边主义政策的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包打天下,华盛顿为目前时局所迫不得不承认:联合国在切断恐怖组织的财源、捣毁地下恐怖网络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打击恐怖主义——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9·11”恐怖事件不仅打击了美国,而且给整个世界留下了创伤。联合国也因此被迫改变了原定工作日程,决定推迟举行第56届联大的一般性辩论和儿童问题特别联大,并迅速在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充分显示了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这一社会公害面前绝不屈服的坚强意志。 10月1日,联合国大会就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展开持续一周的辨论,包括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这一当前令人非常关注的问题阐述了各自政府的立场。这是自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等地遭到恐怖袭击后,国际社会首次集体讨论如何打击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许多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在美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恐怖分子元凶”本·拉丹的打击在即,世界各国在表示坚决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也纷纷表达了各种担心,提出种种告诫。 一戒“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是一种反人类的邪恶思潮。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恐怖主义的共性是迷信暴力,崇拜邪恶,传播仇恨,滥杀无辜。它攻击的对象是整个人类。不管是在纽约、华盛顿劫机撞楼,还是在莫斯科地铁和居民楼搞爆炸,也不管出于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或宗教的原因,他们的共同手段是施暴于民,劫机、绑架、爆炸、滥杀无辜,攻击和平设施,破坏人们和平生产与生活。必须按统一标准对待恐怖主义分子和恐怖主义组织,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切忌以某种理由为借口,对某类特定的恐怖主义活动予以同情、纵容甚至暗中支持。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21世纪开局之年,人们不会忘记这一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也不会忘记美英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战争。然而,人们更关注的是以此为契机而展开的本世纪国际政治开局的特点和发展态势。那么,本世纪国际政治的开局有什么特点呢?一、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的新课题,安全问题成为新的国际问题“9.11”恐怖袭击事件震动了全球,也使国际社会意识到了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威胁。这个事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合作的新课题和新内容。“9…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1,(40)
美国针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军事打击势所难免。国际社会在对美国的行动给予道义上的甚至是实质性的支持的同时,也主张美国的行动应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联合国应在全球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起主导作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人士和组织呼吁美国的军事行动要谨慎从事,以避免伤及无辜,更不要走极端。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1,(42)
到10月12日,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已经进入第5天。目前,阿富汗全境遭到美英战机不间断的空中猛烈打击。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这一军事行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尚未确定。本·拉丹发表声明,呼吁所有穆斯林参加对美国的“圣战”。近日来,国际社会相继就美英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一事作出反应,呼吁在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行径的同时,必须避免危及无辜百姓的生命,并希望美国及其盟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其它国际法条款。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19日遭汽车炸弹袭击,成为几个月以来在伊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这场悲剧震动了国际社会。然而,在谴责恐怖主义暴行之际,美国作为占领者,似乎也应该从中悟出一些重要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定义问题不会影响反恐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9·11”事件使国际恐怖主义问题 凸现。面对这一危害国际和平与安 全的社会毒瘤,国际社会的团结程度达到空前水平,要求联合国主导全球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斗争的呼声也日益增强,甚至连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悄悄收起往日轻视联合国的傲慢腔调,希望这一当前世界  相似文献   

12.
杜震 《瞭望》2001,(45)
作为向恐怖主义宣战的标 本兼治方法,美国在实施 军事打击和外交结盟的同时,更加大了在国际经济领域打击“恐怖资金”的力度。向全球洗钱网络开刀 为一举铲除国际恐怖主义赖以滋生的土壤。美国首先决意切断国际恐怖组织赖以生存的财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等于向全球范围内猖撅的地下经济和洗钱网络宣战,并巨试图从中挖出沙特亿万富翁本·拉丹以及他所领导的“基  相似文献   

13.
蒲俜 《理论视野》2004,(6):25-26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严重危害取得了空前共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三年来,国际反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恐怖主义势力和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与此同时,恐怖事件仍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死伤人数也越来越多。使用武力根除恐怖主义的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尤其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仅未能消除恐怖阴影,反而导致了恐怖活动的反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恐怖主义仍将是国际社会的毒瘤,国际反恐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此前,中国、美国、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四国就此共同向安理会提出了这一要求并提交了相关材料。这也是中国与美国等有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取得的一项积极成果。 “东突伊斯兰运动”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一部分,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大量暴力恐怖事件,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将与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打击包括“东突”恐怖组织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  相似文献   

15.
印度是南亚大国 ,战略地位重要 ,人口已达10亿。印度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 ,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 ,在推进多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3月印度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进行了强烈谴责。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表示 ,“不允许任何国家 ,不管它多么强大多么富有 ,充当世界警察” ,表示印度相信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 ,反对超级大国违反联合国宪章破坏民族独立的行动。印度参加了俄罗斯在安理会要求制止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空中侵略的提案。同年9月22日印度外长贾斯旺·辛格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中也强调 ,“认为国家起…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馆舍毁损、人员伤亡,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我们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对这一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战争犯罪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慨和最强烈的谴责!我们编辑部的同仁,谨向为了和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7.
亚平 《侨园》2002,(5):38-3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可谓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认为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那么,布什政府为何甘愿冒被指责为穷兵黩武的风险,执意要在海湾再打一仗呢?显然,除了老布什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与萨达姆有一段情仇恩怨外,小布什还有他的更深层的战略考虑。首先,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的外交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美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说过,反恐战争可能要10年、20年甚至50年。如何把一场长期的反恐战争进行下去,不断寻找恐怖目标并铲除之,从目前来看,被指为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伊拉克就是这样一个符合美国战争需要的目  相似文献   

18.
恐怖主义分子是隐蔽的,可能随时会发动恐怖袭击,为了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应当防患于未然。但从国际法来看,一般认为国家行使自卫权应当在遭受外来袭击之后,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国侵略他国之实。因此,面对恐怖主义威胁,自卫权何时行使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另一方面,美国打击阿富汗之后,“基地”组织及其恐怖分子已经分解到一些国家潜伏下来,若美国对这些国家进行打击,也将显得于法无据,因为从国际法来看,国家对个人或社会组织的行为不承担国际法律责任,除非该人或社会组织代表国家行事或有国家授权。  相似文献   

19.
严锋 《瞭望》2001,(44)
从炸使馆,到袭击军舰,直至9月11日劫持飞机攻击纽约世纪贸易中心双子大厦和华盛顿附近的五角大楼,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近年来可以说愈演愈烈。美国总统布什为此提出“Bush Doctrine”,即“布什主义”,宣布“庇护恐怖分子者与恐怖分子同罪”,同时警告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要么站在恐怖主义一边。布什政府还再次祭起了军事干预的大旗,不仅“动用美国先进武库里的一切手段”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而且一再扬言要“修理”伊拉克、叙利亚等所谓“无赖国家”。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2,(37)
当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大国家受到史无前例的沉重一击之后,尤其当美国将其主要军事和外交行动集中在搜寻和惩罚反美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相关势力之后,恐怖主义才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和产生了相应的冲击力。不管其他国家是否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不论国际社会的多数成员是否同意把恐怖主义视为主要打击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