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耶路撒冷和海法接连发生4起炸弹爆炸恐怖事件,造成以色列平民至少30人死亡,275人受伤。以色列当局立即进行大规模武力报复,并首次轰炸了巴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官邸。目前,以色列的军事报复行动还在继续。巴以冲突急剧升级,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焦虑。 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哈马斯在爆炸发生后不久就宣布对这几起事件负责。哈马斯显然是冲着巴以可能恢复和谈而来的。以巴在十多年谈判  相似文献   

2.
从9月下旬至今,以色列军队与巴勒斯坦激进势力之间爆发大规模的相互报复行动,巴以冲突再度升级。 巴以局势再度紧张是今年上半年以色列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和兰提斯之后的继续反弹。当时,由于以方高度戒备,巴方激进组织的报复誓言一时没能成为现实。但巴方的激  相似文献   

3.
为了报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近日对以色列发动的多次自杀性袭击行动,以色列从2月20日开始,对巴勒斯坦自治区发动了新一轮海陆空全面军事打击。以军出动坦克、飞机和军舰,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加沙和拉马拉的总统府以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军事目标进行了多轮立体式、全方位袭击。至此,持续了近17个月的巴以流血冲突再度严重升级。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总理沙龙执政一 个月来,已持续了半年 多的以巴暴力冲突不但毫无停止的迹象,而且逐步升级。3月底4月初,以色列军出动直升机轰炸的都是“精心选择的目标”,主要是针对阿拉法特警卫部队、指挥机构、巴安全部队和情报机构。 以色列舆论认为,这是沙龙总理针对近来以境内不断发生爆炸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报复行动,其目的是在警告阿拉法特必须采取措施制止暴力活动。但综观以巴近来局势的发展,轰炸不仅不利于阿拉法特来取措施平息以巴冲突,反而会进一步激化以巴矛盾,加深以巴民族仇视。 巴勒斯坦人处境艰难。根据巴以协议,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5.
楼坚 《瞭望》2001,(39)
去年巴以冲突爆发前,以巴和谈虽然刚刚遭受了戴维营会谈失败的挫折,但双方都没有放弃和谈的希望。即使在冲突爆发初期,很多人的估计也是较为乐观的,认为这次冲突会像以前的冲突一样很快平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冲突愈演愈烈,到了今天这般“漫漫长路没有尽头”的田地呢?  相似文献   

6.
白元 《侨园》2012,(2):44
去年10月,以色列决定释放1027名关押在以监狱内的巴囚犯,以换取被哈马斯俘获的以军士兵沙利特.沙利特于2006年被巴武装人员俘虏.之后,以色列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换俘方式换回沙利特.历史上,以色列为拯救本国国民从来不遗余力,即便双方战俘的交换人数比例大为失衡,也在所不惜.以色列特工沃尔夫冈·洛茨就是一个例子.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情报部门曾经以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为筹码,将他从埃及换回.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中东问题四方制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终于在4月30日交到了以巴冲突双方当事人的手中。这意味着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半的血与火对抗后,双方终于有了一个实现停火的基础,同时也为结束冲突,最终建立巴勒斯坦国(2005年),以及以巴双方实现和平共处提供了一个被包括广大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接受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林东 《瞭望》2002,(23)
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大趋势下,以巴间的共同发展利益已经超出相互冲突的利益,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出了要求以巴双方营造共同安全环境的客观需要,以巴处在和平进程的历史机遇期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的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现总理)沙龙强行“参观”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圣地圣殿山(巴方称“尊贵禁地”),并由此引发了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流血冲突。持续一年的冲突至今己造成7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2万多人受伤,双方经济损失以近百亿美元计。 巴以冲突已逾周年,事态发展仍难以判断。9月17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已下达严格实施停的“断然命令”。以色列军方宣布,从18日起中止对巴勒斯坦人发动主动攻击,以回应阿拉法特宣布的单方面停火。正在国际社会都表示欢迎双方宣布停止敌对行动之时,又传来了巴以双方冲突的消息,并造成人员伤亡。是什么原因使这一轮巴以冲突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并且愈演愈烈呢?本刊驻加沙、耶路撒冷、埃及、大马士革的记者从驻地发回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巴以冲突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巴以之间 1996年以来最激烈的流血冲突目前仍在持续,毫无平息迹象。这场冲突不但使和平进程严重受挫,而且给双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冲突反映了巴以、叙以、黎以、阿以以及阿美之间等多重矛盾。双方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真正实现停火,而未来巴以紧张关系能否得以缓和,却依旧是个未知数。 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9 月 28日别有用心地强行 “参观”耶城阿克萨清真寺,是导致巴以这次大规模冲突的直接原因,而较长时期以来巴以和谈停滞不前则是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虽经多方努力,目前冲突仍难遏止。以方10月 18日再次以最后…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2,(2):51-51
美国在反恐战争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无人机进行轰炸。这是因为与有人驾驶的战斗机相比,无人机不仅造价便宜,而且可以避免美军士兵的伤亡。不过,无人机也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其合法性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克林顿25日宣布,在戴维营举行了15天的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结束。 如果说7年前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华盛顿的历史性握手,终于打通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之路的话,那么在巴自治期即将结束的时刻,双方迄今未能就已历时50余载的巴勒斯坦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最终解决方案,这不仅使巴以关系,而且使中东地区再次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巴以领导人再次面临着重要的抉择:究竟是走向和平共处,还是倒退回暴力对抗?巴以冲突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暴力、冲突或战争无法解决巴以争端,通过耐心的谈判寻求双方都能…  相似文献   

13.
韩国和朝鲜两国军队6月29日在黄海水域再次发生交火,双方各有伤亡。这次交火事件是1999年以来双方在该水域所发生的第二次武装冲突。冲突引起了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以巴地区近来出现了冲突爆发以来少有的缓和迹象。当地媒体上的血腥味也在渐渐淡去,关于和谈建议、看法和争论开始占据了首要位置,以巴双方民众正在逐步走出在暴力循环中的绝望。 根据安排,沙龙将与新当选的巴勒斯坦总理库赖在下周举行首次会谈,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也将于12月2日在开罗召开会议谈论停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年初,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中东形势会比2001年更加严峻,巴以冲突可能不断升级。”本刊在今年第一期刊出之后曾引起各方关注。在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之际,本刊记者再访阎学通,请他就巴以形势及其它国际热点、大国关系等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6.
邵杰 《瞭望》2001,(35)
中东紧张局势最近骤然升级,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焦虑。为尽快制止流血冲突,缓解紧张局势,挽救陷于严重危机中的中东和平进程,有关各方积极作出努力。联合国安理会8月20日就  相似文献   

17.
于当前中东严峻逼人的形势和有关各方的共同推动,2000年12月19日至23日,以色列外长本·阿米和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分别代表以巴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的博林空军基地,进行了和谈恢复后的首轮会谈,尽管谈判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双方尤其以色列在会谈中,从5个月前的戴维营谈判的基础上相互进一步有所让步。鉴于巴以根本分歧严重、以色列国内剧烈动荡的政局、时间紧迫、美国总统交接班、巴以冲突仍在进行及巴方面临的本国和阿拉伯方面的巨大压力等不利因素,预计巴以和谈前景依然是严峻的,对巴以和谈近期出现突破不应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01年里,老热点地区巴以冲突不断升级、有失控的危险,新热点地区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随“9·11”恐怖事件而产生。人们在关注热点地区政局时,看到的是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摧残和饱受战争煎熬的百姓的苦难生活  相似文献   

19.
8月末,美国以萨拉热窝平民遭到炮击为由,促使原本对动武意见分歧的大国态度暂时趋于一致,北约于是以猛烈火力空袭了波黑塞族阵地和重要设施.西方传媒透露:美国在干预波黑冲突中,采用了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在海湾战争中所使用过的战略战术.美国和北约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并大量使用了最新高精尖电子军事技术,把波黑当作西方高科技武器的展示台和试验场,以检验其在情报搜集、准确轰炸、信息传递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性能.这次空中打击使塞族军事设施受到重创,许多塞族控制地区供水、供电和电讯连络中断,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与此同时,穆一克联军乘机夺取波黑西部塞族近五千平方公里土地.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 团领导人沙龙,9月 28日强 行“参观”位于东耶路撒冷伊斯兰圣地引发的以巴流血冲突至今没有结束。虽然近几天来双方冲突的规模和激烈程度较前有所减缓,但以巴在巴自治区各地的对峙没有解除、巴民众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以及以境内犹太人袭击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暴力事件一直不断。这场在以巴和谈处于关键时刻爆发的流血冲突不仅严重破坏了中东地区有利于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的局面,同时也使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新的挑战。 沙龙的挑衅举动遭到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欧盟和美国等指名道姓称沙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