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培康 《团结》2005,(2):17-19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地市以上政府忙着发展高等教育,县级政府则着力发展高中教育,许多地方义务教育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村税费改革前,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只占12%,县级占9.8%,其余78.2%则由乡和村筹集。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大幅度减少,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骨干流失现象严重,已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考察福建省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和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后该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要从加强省级财政投入力度、调节投入结构和强化投入监督体系几个层面解决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后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理论导刊》2005,(9):64-66
税费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依然存在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负担的教育投入太重、教育财政体制与国家财政体制不相适应等许多问题。要使这些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必须建立“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投入的总量,提高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拓宽农村义务教育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省级统筹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新机制的实施,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然存在投入总量不足、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应该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建立、完善统一的教师激励机制、寄宿生的补助经费分担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民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益、开展对口帮扶、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长期存在的二元城乡结构、学校间投入的不平衡等因素,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一、当前农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学界有人把农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农民教育主要是指农民职业教育;广义的农民教育是指除农民职业教育外,还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生活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内的全面系统的教育。农民教育包含农村教育和农业教育,农村教育主要指义务教育,包括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农业教育则是狭义的农民教育。本文借鉴这种观点,所涉及的是广义的农民教育。1.农村义务教育处在两难境地现行的义务教育是城乡"分级  相似文献   

7.
周建国 《学理论》2010,(17):197-198
农民文化发展权的实现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密切相关。我国农民文化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立法应明确规定文化发展权;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坚持教育公平立法;以教育公平为价值理念,打造责任政府;合理分配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保护下的农民文化发展权。  相似文献   

8.
叶建海 《学理论》2013,(4):98-100
城乡二元体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使得基层的县乡政府负担了大部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任务,这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根源。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要承担更多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责任。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的发展核心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要转变为市民,需要从文化知识、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转变,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农村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的、优秀的农村人,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的发展中体现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鼓励在农村创办高中、高职院校,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民的身份地位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2,(16)
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民最大的现金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费用使得农村家庭普遍负担过重,并使相关连带者——学校、乡政府、县政府也都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7,(5)
<正>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1.取得的成绩。一是学有所教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中西部地区小学达到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地区小学650元、初中850  相似文献   

12.
左信 《学理论》2014,(4):175-176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以改变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2)
以陕西省某偏远农村为例,分析农民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教育意识总体比较积极健康,多数农民认为教育非常重要,对于子女教育的目的比较明确,对子女教育的期望较高;部分农民对于子女的学业意识不够坚定,重男轻女思想较为突出;大部分农民能够履行供养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部分农民能够进一步满足子女的学习需求;仍然有不少农民不愿或者无法供养子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4.
绵阳地区“三农”问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解决的对策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户籍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15.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性指标 ,西部地区要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只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农业收入或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 ,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空间 ,尽可能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创造条件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 ,创新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城镇支柱产业 ,普及 9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民培训工程 ,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构建西部和谐农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构建西部和谐农村。为此,要加快西部农地产权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及县乡改革;实行农民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改进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再造秀美山川工程监管力度,消除工作中存在的不实、不公等因素;优化西部农村计生政策,改进农村计生工作;加快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决农民生产和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对京郊农村实地考察,深入地调查了土地“延包”政策对农民生产经营性投入与需求的影响,以及投入的规模、结构与需求的特点等情况,这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农民生产经营性投入与需求,处理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关系,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高投资效率,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樊荣 《党政论坛》2014,(1):43-44
一、当前农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学界有人把农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农民教育主要是指农民职业教育;广义的农民教育是指除农民职业教育外,还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生活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内的全面系统的教育。农民教育包含农村教育和农业教育,农村教育主要指义务教育,包括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农业教育则是狭义的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中的政府作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政府的二元分治模式、对农村制度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匮乏是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只有改变城乡差别待遇、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与政策、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20.
邹德萍的“翘迎反哺农业的新时代”一文指出,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承诺:明年在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预定5年时间完成,现在3年时间就可实现;到2007年免收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等。这一个个“涉农”的庄严承诺,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反哺农业的新阶段,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回报农民的重大战略有了实质性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