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两年前的2001年7月16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集中体现了1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也为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新型关系铺就了基石。条约将发展中俄友好关系用法律形  相似文献   

2.
侯金亮 《求知》2011,(9):44-44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15日抵达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在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和平遭遇挑战的背景下,未来中俄关系应该如何发展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全 《党政论坛》2011,(16):42-42
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中俄发表了两个联合声明,这为中俄关系日后再续佳话、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两国关系有新定位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中,中俄提出要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1996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发展中硕果累累的一年。中俄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两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这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共同宣布,中俄决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两国关系步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每年都要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及时地交换意见。12月26日至28日,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正式启动,这是中俄两国落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步骤。为协调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更好地发挥中俄双方的合作潜力,不断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质量和效率,两国总理商定,设立中俄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席江泽民7月15日至26日,将对俄罗斯 联邦、白俄罗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乌 克兰和马耳他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将与5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以及当前共同关心的地区及国际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尤其是将与俄总统普京签署举世关注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在新世纪之初对这5个欧洲国家的首次访问,必将推动中国与它们的友好合作关系在本世纪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7)
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东进,图谋远东的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1896年6月,中俄为了共同抵御日本的威胁,秘密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此条约使沙俄取得了沟通太平洋海滨的筑路权。中俄成立道胜银行来解决修筑中东铁路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华俄道胜银行名义上虽系中俄合营,然而事实上权利由俄人把持。道胜银行发行的纸卢布为什么叫"羌帖"?历来众说纷纭,最有可能的说法为"契丹卢布"一说。  相似文献   

7.
中俄历来都有很深远的经济交往,其中在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贸易持续时间长、规模范围大,成为中俄经济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从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开始,在之后的两百年间,俄国逐渐垄断了中国内地的陆路贸易。恰克图在清代中俄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中转站。就对中俄边境恰克图贸易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从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到2006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关系几乎每年都要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汤华 《瞭望》1996,(41)
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美、俄、法、英等60多个国家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的最后关键阶段,7月29日中国政府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这是为了响应广大无核国家的正当要求,推动尽早达成这一条约,以最终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也为8月间如期完成条约谈判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海参崴之行     
毛海涛 《民主》2004,(10):38-39
早就向往着去俄罗斯看看。还是在30多年前,我作为知青插队于黑龙江边境,对以前在历史课上学到过的《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有了实地的感受。那时正值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当地老乡介绍:“江东(指黑龙江,苏联称阿穆尔河)六十四屯(村)都曾是中国的领土。在中苏友好时期,每年五一节、春节,两岸亲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国际合作局联合举办的“中俄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俄两国政治学界的首次双边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央编译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同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远东所等研究所,以及俄罗斯外交与政策国防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  相似文献   

12.
朱基总理新春伊始于2月24日至27日对俄罗斯的访问,是一次务实的访问。访问的结果表明,中俄将迎来两国经贸合作的春天,它将大大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众所周知,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关系发展顺利,在国际领域的合作广泛,但经贸合作滞后,双方对此都...  相似文献   

13.
朱泓宇 《学理论》2013,(15):103-105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重要的渊源之一,大量国际条约的存在构成了国际法体系的基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渐频繁,我国所加入的国际条约日益增多。在适用条约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条约与本国法规定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研究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既是国际交往的需要也具有理论上的实际意义。旨在研究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法律规制以及具体案例,并对我国立法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9月10日,第五十届联合国大会续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是当前国际军控领域乃至国际事务中的一件大事。尽管条约存在一些缺陷,但它对促进核裁军及防止核扩散,加强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增进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信任均有积极作用。条约的根本目的是禁止缔约国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进行任何核爆炸。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唯一的核武器国家,自始至终地参与了条约的讨论和谈判,并在谈判中作出了重要的妥协和让步,为如期完成谈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坚 《瞭望》1996,(51)
联合国专电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从9月24日起该条约供各国签署。当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率先在条约上签字。最近记者采访了正在纽约出。席联大会议的中国裁军大使沙祖,康。他曾陪同钱其琛签字,并参与了联大有关裁军和国际安全决议草案的磋商、审议和通过。就此记者请他谈谈对国际裁军形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华沙条约组织七国首脑四月二十六日聚会华沙,签署了延长华沙条约有效期二十年至三十年的议定书。这虽然早已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但毕竟是国际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华沙条约是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四日在华沙签订的,有效期为二十年,一九七五年期满时在无异议的情况下又顺延了十年。这次的议定书规定:条约有效期将延长二十年,若在期满前一年无异议,则接着再顺延十年。会议公  相似文献   

17.
段涛 《理论探索》2006,(4):147-149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效力和适用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法律一般都承认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效力,但同时还存在着如何在该国国内法中适用国际条约规则的问题。对此,虽然理论争议很大,但在各国实践中,解决方法大体相同。我国在实践中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但仍存在宪法性规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在能源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在能源方面储量丰富,双方的自然、社会发展背景为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如何使中俄之间在能源合作方面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国际政治关系理论提供了分析的视角。本文首先分析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其次基于国际政治关系理论,分析中俄能源合作的模式,最后对优化中俄能源合作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康熙年间中俄双方的客观形势的对比 ,根据中、俄关于尼布楚谈判的评价 ,对西方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等在参与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所起的作用 ,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6,(18)
日美安全联盟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日美安全条约》,《驻日美军地位协定》,以及《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其中《日美安全条约》是日美安全联盟的核心。 1951年9月8日,美国和日本在旧金山缔结“和约”的同时,随即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后改为《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日本周围驻扎陆、空、海军的权利;有在日本领土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2)驻扎日本国内周围的美军,“得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包括根据日本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