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源网 《侨园》2015,(Z1):60-61
美国护照与美国绿卡的区别美目护照:持美国护照就是美国公民,是美国国籍,享有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内的所有美国公民的权力,即使终生不在美国居住也可以保有美国国籍。美国绿卡:而所谓"美国绿卡"只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并不是美国公民,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且必须每年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181天)才能保有这种绿卡,如长年不在美国居住则将丧失这种绿卡。很多中国人拥有美国绿卡,照样还拥有中国护照和中国国籍。  相似文献   

2.
桑巴特认为 ,由于美国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对美国的政府制度和非同一般的公民融合持赞同态度 ,在美国成功运转的两党制度下新的政党包括社会主义政党很难发展壮大 ,美国工人阶级的激进主义潜力被美国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物质报酬所吞没 ,美国工人阶级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开放的边疆地区的存在削减了工人的战斗性等原因 ,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李普塞特则认为 ,美国两党制使第三党难成气候 ,美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会长期不合 ,种族、语言和宗教造成美国工人阶级的异质性或多样性 ,美国文化中的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 ,是美国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研究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社会主义 ,对于加深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 ,把握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脉搏 ,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刘茜 《学理论》2012,(28):53-55
美国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体制的产物,是美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是当今美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竞选、政府决策等方面,利益集团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其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因而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美国利益集团,对于了解美国政治决策的走向甚至整个美国政治体制的实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 么好处呢?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单边“倒萨”战争似乎使美国获取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也使美国的“一超”战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美国并不能由此踏上通往单极霸权的坦途。且不说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利弊得失还有待于观察,就是真的一切都遂了美国的心愿,原有的横亘在美国“一超”之路上的诸多障碍并未因之而消失或减弱,世界多极化的力量和美国自身的“软肋”,依然如故地制约着美国的“一超”战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川普"意外"当选,美国即将进入川普时代。川普当选虽然意外,但是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民意。川普当选意味着财富分化、精英失势导致美国出现社会分裂。川普当选对美国精英治理文化造成冲击,但并非颠覆美国的选举制度。川普作为总统既无法清算反对他的美国精英,也不能把支持他的民粹置于美国政治结构的顶部。实际上,川普当选本身是对美国财富分化所导致的社会分裂的一种制度性的矫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宗教右翼逐渐在美国兴起,开始关心美国社会道德和家庭传统价值观,而后积极地参与美国社会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继而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这已逐渐成为美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通过分析兴起后的宗教右翼对小布什政府时期外交政策的影响,来帮助人们了解美国宗教右翼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便更清楚地把握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万光 《瞭望》2004,(23)
布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战略目标是,扼制所有美国的竞争对手,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特别是扼制可能对美国领导地位挑战的大国竞争对手,其中有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也有美国的盟国特别是欧洲主要盟国。同时,布什政府强调美国需要同其他大国进行反恐合作,宣传美国同其他大国进入了“合作协调的  相似文献   

9.
从近年来美国所公布的一系列关于军事安全战略的报告,可以看出美国现政府关于21世纪美国军事安全战略的构想。 一、军事安全战略目标与重点。 2002年美国《国防报告》将美国防务政策的目标确定为确保美国以及盟国的安全;阻止未来的军备竞赛;遏制并消除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可能威胁;如果遏制失败,则以军事手段坚决击败任何对美国的威胁。美国政府认为,“9·11”事件说明美国在本土防卫方面还存在漏洞。因此, “9·11”事件后,美国对其战略重点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0.
王茞 《学理论》2010,(12):31-32
对19世纪上期美国领土拓展性质的错误认定或故意歪曲,是美国扩张主义产生的重要历史根源之一。19世纪上期美国的领土拓展不是扩张,而是美国的形成,其实质是美国各部分实现联合、美国真正取得独立、美国整体走向成熟的过程。否定了扩张说,就否定了两种错误态度:责难历史和鼓吹扩张。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伊拉克采取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巴以关系,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美国和叙利亚的关系。美国能否经营好伊拉克关系到美国能否经营好整个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12.
“使命”观与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涛 《理论导刊》2001,(7):49-52
“使命”观是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传统是这一观念的反映。从表现上看,孤立与扩张是矛盾的,但从深层次看,两者都表现了美国人的使命意识,是实现美国“使命”的不同方式。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人实现“使命”的方式更为粗暴、更富侵略性,“使命”观危险的一面日渐突出。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   在许多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是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美国人承担着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这一观念在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当中根深蒂固。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巴尼特说,…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思维模式就是,其他任何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都是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挑战近日,有日本媒体报道,美国准备在日本全面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覆盖东京周边美军关键设施。美国此时加快在日本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既反映了美国对现实因素的一些考虑,也反映了美国的长远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前一个时期,中共中央党校的王怀超教授应美国加州州立圣地亚哥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邀请,在美国就2004年美国大选及美国的政治制度作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和研究。应本刊之邀,王教授对本次美国大选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6,(2)
美国“总统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一月向里根总统提出一份报告,认为美国正在失去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本世纪初到一九七一年,美国的贸易一直出超。今天,美国的贸易逆差已创纪录。 报告指出,为了使美国的技术继续在竞争中处  相似文献   

16.
陈慈晖 《侨园》2012,(4):42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年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直追美国,再加上美国国税局(IRS)对华裔移民的海外资产及所得穷追不舍,许多移民美国多年的华人,兴起放弃绿卡、公民念头。不过,专家建议,有意不做"美国人"的华裔且停、看、听,务必处理好美国的资产,再挥别美国身份。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坚信美国式民主具有"普世性",因此"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成为美国建国伊始就一直在做的梦.但直到二战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对外民主输出战略才越发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为此,探究美国民主输出的缘起、历史及现状,有助于揭示美国式民主本身所具有的虚伪性和局限性,以及美国民主输出的本质目的与其必然命运.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什在2001年的大选中戏剧性的胜出,既提示了美国大选金钱起作用的一面,也揭示了大选制度不尽合理的一面,从而暴露出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些弊端。当美国用强权在全世界推行它的人权观时,对美国政治家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革除国内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9.
吴晋 《瞭望》1984,(26)
“美国的法律制度是世界上最费钱的,然而却不能保障它的大多数公民的权益。”——美国哈弗大学校长、前哈弗法学院院长德里克·博克诉讼成风喜欢打官司,这也许是号称“法治社会”的美国的一个特色。在美国,人们事无大小,动辄诉诸公堂。据统计,美国每年仅民事诉讼案件就达一千二百万件以上,其中不乏妻子控告丈夫睡觉打鼾影响睡眠之类的琐事。连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沃伦·伯格都曾感叹:美国法律太多,法律纠纷也太多,打官司已经成了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因此,美国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形势下美国青年志愿精神高涨之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是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美国民众尤其是美国青年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不减反涨,志愿者创造的社会价值达到美国历史的最高峰。究其原因包括:美国政府的鼓励、美国企业的支持、大量非营利性组织的存在都为美国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此外,美国各高校也为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指导体系提供了切实保障;而有益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是美国青年积极投身志愿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