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袁元  苗俊杰 《政策》2007,(1):30-33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近五年来,中国在逐步兑现承诺,分享WTO“经济红利”的同时,也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并同时“倒逼”着改革的推进。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是,2001年中国入世前后,讨论的焦点是“WTO规则将如何冲击中国”,五年过后,话题的中心正在变成“中国将带给WTO什么”。  相似文献   

2.
“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7年“解严”后,台湾的历史研究逐渐渗入本土主体性问题。李、扁上台以后,开始有步骤地将其导入中学教育,并将台湾“本土主体意识”当做培养“台独意识”的工具,以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提出的“同心圆理论”为依据,在1994年、2002年、2004年分别进行了“去中国化”的中学历史教育大变动。通过一系列压缩中国史、增大台湾史的教纲修汀,逐渐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台湾史”与中国史分离开来,并将“台湾史”作为中小学历史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隐匿着“台独”意洪的“青少年历史思想改造运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与形塑台湾青少年新的民族与国家认例。  相似文献   

3.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9,(23):13-13
2010年就要到来了。这注定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施将进入“收官”阶段,有着“经济奥林匹克”之称的世博会将在上海闪亮登场,每一个中国人也将会享受到“全民医疗保障”的阳光,也有人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在这一年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4.
赖文平 《台声》2006,(3):44-45
台湾研发服务业的总体营业额,将由2002年的697亿元新台币,在2008年将成长至1400亿元新台币规模;跨国企业在台设立研发中心,则期望能从现在的15个,至2006年时增加为30个。研发服务业将成为台湾产业高价化之新兴的服务产业。中国在第16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的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自主创新,培育自主知名品牌,作为未来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也就是要将中国现有的“制造”改为“创造”,将“代工”、“加工”改为“自创品牌”。观察两岸所提经济发展的规划,虽然名目或内容…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Z1)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弱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06,(5):6-6
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今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将有250多场活动,涉及两国合作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大趋势     
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6,(1):28-29,30-35
<正>21世纪是属于亚洲的世纪,更是属于中国的世纪。2006年中国将为“十一五计划”迈开大步。2006年的中国,前景更为看好。2006年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2006年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刺刀见红”的环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006年是真正从WTO的要求和意义上与国际接轨的“拐点”。如果说以前几年中国处于上WTO这  相似文献   

8.
《人大建设》2006,(2):54-54
《经济参考报》近日刊登报道说,2005年将以改革转折年份载入中国改革史。报道认为,中国改革已走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正从外围改革向核心改革、从浅层化改革向“深水区改革”切换。中国未来5年的改革将直指6类“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奥地利外交部长费雷罗·瓦尔德纳女士宣布将于2006年在奥举办“中国年”活动,以庆祝奥中建交35周年,增进对华了解,促进双边合作。双方商定,此次活动由奥中友协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承办。两国政府十分重视此次活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奥地利总统菲舍尔、总理许塞尔等两国领导人均向2006奥地利“中国年”发来贺信。中奥有关部门、机构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2006奥地利“中国年”包括近百个项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2006年1月23日,“中国年”活动在维也纳拉开序幕,500余人出席,菲舍尔总统祝贺奥中建交35周年并宣布“中国年”开幕。在2006奥地利“中国年”开幕之际,预祝所有项目圆满成功,祝中奥友好合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宣告自1958年以来,在中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意味着,今后中国不再有农民和市民的区别。“农业户”退出历史舞台来自农村的赵珍进城打工已有10年了,之前她常常被人称作“农民工”,然而今年7月30号之后,她与城里人在身份上不再有区别,她的农业户口将被取消,今后将与城里人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记得去年年底普京总统曾说过,“中饿关系在2005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是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的第十年,又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接下来的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中俄之间好戏连台啊!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1):65-65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起起落落两年多的“沃尔玛”收购“好又多”案终于尘埃落定,“沃尔玛”宣布中国政府已批准其购买“好又多”35%的股权,未来3年内它将共耗资约10亿美元整合“好又多”……反观“沃尔玛”在华的困境,它如此花血本收购“好又多”,又意欲何为呢?开店遇阻,并购成捷径1996年,当“沃尔玛”开始其中国征途时,它曾雄心勃勃地表示将在中国创造1000亿美元的销售奇迹。然而,近10年来“沃尔玛”在华之路却似乎走得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14.
要闻回放     
《台声》2005,(7)
神州大地中国未来五年将大规模部署3G明年属导入期台声讯“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中国将会大规模地部署3G。这是参与“十一五规划”研究的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在近日召开的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高峰论坛上透露的。在此次论坛上,预计3G将是未来电信业的重要推动力,2005年至2006年属于3G的导入期,2009年中国3G用户有望达到2.3亿。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今日海南》2006,(2):5-5
2005年中国GDP超18万亿,增长9.9%;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再创新高,消费率却持续走低;中国3.4亿人有了“信用档案”;2006年,农村2000万人“饮水难”将解决。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21日晚21时49 分,中国内地第一场“选美”三亚落幕。上届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参赛者吴英娜将中国小姐桂冠戴到关琦小姐头上。关琦将代表中国参加本届世界小姐比赛。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选美”。大约是1987年,北京举办了冠名为“青春风采”的“选美”赛,这是当时比较早的“选美”比赛之一。当时, ,现任本刊的主编与本文作者一道,为写《中国“选美”热》一文,特地到全国各地采访。其中,在北京的采访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记者采访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管理司一位孙姓处长,该处长说,在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中,从来没有有过禁止“选美”的规定。但中国允许“选美”吗?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2):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月决定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简称“非物质遗产”),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濒危的并制定了10年完备拯救计划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该组织公布了包括中国“昆曲艺术”在内的第一批19项“非物质遗产”。2003年,该组织公布了包括中国“古琴艺术”在内的第二批28项“非物质遗产”。2005年,该组织公布了包括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内的第三批43个项目。除了韩国申报“江…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5,(5):25-25
已经连续举办3年的“感动中国”活动在给观众带来感动的同时,也到了进行思考追问的时候。至今“感动中国”还没有用文字将自己的评选标准公之于众,“感动中国”的入选人物没有背景、身份、职业、地位的界定,甚至也没有国界的限制。2003年“感动中国”的入选人物有来自日本的尾山宏律师,当时很多人特别是网友都很不理解,“难道中国13亿人都选不出10个人,非要选个日本人不可?”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2,(4)
美国《财富》杂志总编辑苏安迪4月9日在北京宣布“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将于2013年6月在中国成都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论坛日程将聚焦于中国国内经济的演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全球视野中所扮演的新兴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俗称“老人节”。据此风俗习惯,1988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从此,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人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