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不会变,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还在150年前,马克思就说过,“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20世纪初,列宁又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但是,当代资本主义在经历了30年代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40年代二次大战的内部阵痛、50年代社会主义浪潮的巨大挑战、6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猛烈冲击之后,不仅没有灭亡,反而显得似乎更有活力了。而社会主义在经历了战后至60年代的辉煌发展后,却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苏东剧变而遭受巨大挫折,开始步入低潮。如何正确看待这一历史现象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然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不仅没有从世界上消失,反而在二战后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似乎呈现出一种"垂而不死"甚至"起死回生"的态势。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各种新变化?笔者认为,应当站在全球化的时代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客观和全面地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一、自我调节与改良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深刻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曾提出过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可是人们一直疑虑:为什么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并且发展的如此迅速呢?这个问题马克思用两个绝不会给予了回答: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目前,这个长期的过程被无限的暂缓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意识的丧失,意识形态逐渐弱化,这就起到了延缓资本主义灭亡的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今天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来研究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弱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了与战前完全不同的特点,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尽管这些自我调节和改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使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阶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资本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片面的、僵化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在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中,把握马克思《资本论》的思想精髓,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和分配方面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引进,不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时刻在为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提供着强有力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7.
席文启 《新视野》2001,1(4):49-51
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他们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他们认为,未来新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绝对前提的,而且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只是到了晚年,马克思在研读了大量东方社会文献之后,才谨慎地提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2]即使这样,他们也是把这样一种跨跃放在同时胜利的前提之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的资本…  相似文献   

8.
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变,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0,(3)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向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其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10.
唐鑫 《探索》2020,(3):21-30
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从现实与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包含这样四个基本议题:一是要客观回顾20世纪的人类历史,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回应全球问题和挑战,为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提供现实方案;二是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入手,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新变化,正确揭示资本主义在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加强各国共产党的理论交流和实践经验分享,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兴提供行动指南;四是总结并坚持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专业性的辩证关系。这四个基本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人类何以实现自由和解放"在21世纪特定历史条件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也要在创新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马克思主义”世纪主题的探索推进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开辟并释放了20世纪西方左翼政治的新空间。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如能接过“新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问题,回应实践的挑战,成功地破解20世纪社会主义遗留下来的世纪难题,就有可能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塑理论基础,再造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化,真可谓惊心动魄,扑塑迷离,充满了戏剧性,耐人寻味.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加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节节败退、"朝不保夕"的困境;而社会主义则捷报频传,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大有行将取代资本主义之势.20世纪下半叶,一切又颠倒过来了,社会主义步入低潮,苏东九国发生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却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面对这一变化,一时间,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众说纷纭,相当混乱."社会主义不行时了,马克思主义不管用了,资本主义香起来了"的言论到处流行,"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迅速漫延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指导我国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腾飞世界的灯塔,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新创造的丰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来是19世纪产生于西欧,预期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首先在西欧实现。可是,到20世纪,由于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却首先在资本主义欠发达的俄国胜利。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固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但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又有教条式照搬科学社会主义和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之处。在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遭到挫折和失败之后,唯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巍然屹立而…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有的人认为,这场技术革命是资本主义的强心针,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延长了资本主义寿命,因而把资本主义灭亡的希望寄托于技术革命不再出现。但这是不可能的。目前,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又兴起了。有些人因此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重大革命结论。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在经过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后,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不仅如此,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活跃”了起来。马克思恩格斯 150多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种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景象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显现出来。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商品市场理论的逻辑发展费利群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是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直在争论探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作了科学的论述,并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至于在社...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思潮。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运动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探讨。本文试从整体上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从六个方面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便于吸收和利用其合理的成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思潮.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运动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探讨.本文试从整体上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从六个方面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便于吸收和利用其合理的成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刚刚创立的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它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要求,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之上的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重新阅读和深入研究《形态》中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跨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加尔布雷思的“新社会主义”、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等等,虽然提法不同,但都认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生蜕变,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合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结论已经过时。受此冲击,一些人进而产生疑问:垄断还是不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分析错了吗?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一些探讨。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