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自出生以来就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他们被认为是与以往世代有巨大差异的“天生的理想消费者”,是拉动我国第三次消费大潮的主力军。随着“80后”独生子女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把握他们的消费特点无论是对于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失业群体”之所以一毕业即失业,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几乎无任何优势是大有关系的。为什么呢?请看——“新失业群体”基本属于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是作为"小皇帝"被养大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以升学为取向的应试教育中,在初级和中等教育阶段,他们也没有学到或得到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不过,相对于其成长环境,我认为,应试教育更应该对他们的失业负责。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进入新的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当国家为忙于解决老的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时,一个新的就业问题又浮出水面,这就是“新失业群体”。何谓“新失业群体”?指的是那些到了就业年龄仍然依靠父母养活的年轻人。本期以《关注“新失业群体”》为题,对新出现的失业群体作了较为充分的报道。我们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对这个年轻的群体予以关注,是因为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会带来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语)。  相似文献   

4.
在家没有土地,进城没有工作,他们负担最重且最缺乏社会保障,他们就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关注、被业内专家称为“新三农”问题的失地农民。有专家断言:“新三农”问题正考验着我们政府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生育高峰,张扬、自我、青春的气息还在稚嫩的脸上荡漾,猛然间要从“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当年的“小太阳”们能顺利实现这种角色转换吗?在怀胎十月换来新生命呱呱坠地之后,他们怎样养育孩子呢?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代”已成为了中国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社会群体。独生子女“代”的概念的形成,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社会家庭结构正向我们走来。当代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功能以及成员间的关系也都因此正在发生着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所发生变动,它对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失业群体”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会以怎样的心态来“接纳”他们?罗先程(北京某高校教师):现在学校很大一部分课程是为应试教育而开设的,学生们学的往往是一些过时的知识,这些知识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一毕业就失业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失业人员,往往针对的仅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者。而事实上,在如今城市中,还存在另外一个失业群体,他们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更低学历毕业或肄业后加入到失业行列,他们被劳动学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为“新失业群体”。经过多年的国企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目前,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已达到峰值,而“新失业群体”问题开始逐步凸现,  相似文献   

9.
龙杰  江风 《今日广西》2010,(23):58-59
从清代康熙年问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剧到今天已传了十代艺师。每一代艺师都有自己的名号,比如第一代杨六练是“台师”,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师”,第三代岑秀龙、岑会明是“原师”……如今的第十代艺师名叫闭克坚,他被后辈们尊称为“新师”。  相似文献   

10.
三岁的明明抱着一大罐巧克力,气势洶洶地向面前笑嘻嘻的父母宣佈说:‘这都是我的!你们谁都不许吃!’这是在一张漫画里一个备受父母和祖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形象。它警告人们: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只会导致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生活能力差和脾气坏。一九七九年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据调查,现在十三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已达三千二百万。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成为一个引起国家和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一些西方记者说,中国正在产生‘一大群“小皇帝”’,但是中国许多教育专家,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史惠中女士认为:‘问题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麽严重,不是独生子女就必然成为“小皇帝”,一切决定於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年初,北京晨报刊发报道《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空巢"养老》引起舆论关注。报道称,近年来,北京市早期响应生育政策号召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逐渐进入养老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幸福地安度晚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而此时,第一代独生子女刚刚迈过而立之年,肩膀上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已经成为常态。这样的现实使  相似文献   

12.
失业,这个人们讳莫如深不敢面对的问题,终于摆在了我们面前。多年来,我们把失业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失业。其实,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目前,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的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长期以来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以及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有人说,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同时就选择了失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正视失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把失业所带来的负效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80年开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多独生子女已经结婚生子,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已迈入老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如何养老",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已经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当你老了,如何养老?",整个社会也面临如何破解"独子养老"时代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独生子女步入而立之年,父母养老问题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居委会已成为南京市企业下岗职工展示自身才能的新舞台。近年来,南京市民政部门看准下岗职工具有的丰富社会经验和年龄优势以公开招聘的形式,从下岗职工中选拔并向居民推荐居委会主任。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176位下岗职工在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担任正副职。据南京市民政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这些年轻的主任走马上任时间不长,但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居委会的骨干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居民对他们的信赖。找回自信下岗职工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他们中大多数人有一种较强的群体意识,下岗失业在家,便感孤寂…  相似文献   

15.
迷失在城市边缘?——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农民工对尊重与认可说“要”的时候,人们发现第二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已赫然出现在身边:他们与乡村渐行渐远,在城市中无根漂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正日益加剧他们的“底层化意识”——不论他们是第几代。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是我国“第五代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3亿多个家庭,7000多万“独生子女”。1995年后大学校园“独生子女”开始成为主体。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社会。最近,我国医学研究人员用国际公认的儿童智力研究方法,经过10年跟踪研究,逐一分析了影响儿童智力的43个环境因素,证明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商影响最大。研究证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智力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生长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美学趣味和时空观念与前几代人不同。跨国的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当代中国的“独生子女”中学生与日本、韩国、美国的中学生相比,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二代”作为时下热门的公共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转型.“富二代”、“贫二代”、“官二代”的二代现象并非透视镜下的显性毒瘤,“富二代”的接力效应、“贫二代”的联盟效应、“官二代”的回避效应是因果递推下的“中国二代”现象.马太效应的逆转,有助于实现“贫二代” 对“富一代”、“官一代”的层际跨越.  相似文献   

18.
及早关注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成长与出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一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而且曾经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过义务教育的13到18岁的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目前已陆续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成长与出路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9.
张飞 《青年探索》2007,(1):87-90
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与自身的先赋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确实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其在就业中遭受一定的社会排斥。“新失业群体”的父辈由于本身的失业下岗而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特殊的体制转轨境地,使之遭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挤压。  相似文献   

20.
手语新星“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这些词已星星点点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告诉我们社会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他们也想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而交流则是第一障碍。我们知道手语是应聋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它已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一种社会的文化现象,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