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计划生育,谁都知道这里有马寅初的功劳,正是因为他的刚直不阿,坚持真理,才使控制人口最终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许多人不知道,是邵力子“催生”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相似文献   

2.
穆光宗 《协商论坛》2011,(11):53-56
在20世纪中国人口思想史上,有一位铁骨铮铮卓然而立的人物,他就是明知寡不敌众,依然单枪匹马誓死坚持“新人口论”的马寅初先生。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为马寅初老先生人口论平反以来,一直就存在着对马老那个时代人口数量激增以及马老人口观的误读误解,比如当年媒体对马老平反概括最流行的一句“错批一人,多增三亿”;再比如,把马老的人口观与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论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4.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100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闻讯后,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够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事隔28年,即1958年,在中国,马寅初也有极其相似的遭遇。这是因为,马寅初在一本总共80页、定价仅为两毛七分钱的《新人口论》的书中,指出:我国人口增长率过高,将来人多地少,吃饭要有问题,应当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加以控制。这无疑是切合国情的科学预见,不幸却遭到了不下200多人在  相似文献   

5.
宋庆龄的事业在发展──访宋庆龄奖学金总部潘与庆饮水思源:奖学金获得者缅怀宋庆龄。戚恩伟摄宋庆龄奖学金是中国在中小学生中新设立的国家最高级别的奖学金。1994年7月全国共评选出299名首届获奖者,此后每两年颁奖一次。此项事关培养未来人才的奖学金由国家教...  相似文献   

6.
养老是一项战略任务    徐爱光,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常务副会长.   观察记者: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尚木 《人大建设》2005,(4):34-35
学校给学生发了一张奖状,承诺奖励7500元的奖学金。然而,当学生毕业后却被告知,她没有资格领取这份奖学金,原因是她中考时第一志愿没有填报母校。学校承诺的奖学金怎么能不兑现呢?为了讨要自己的奖学金,这位学生将母校推上了被告席。此案是全国首例因填报中考志愿而引发的官司,法院会支持这位学生的请求吗?填报志愿的背后又有何隐情?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提出了著名的"新人口论":"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五十年后是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并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14,(7):4-4
6月10日,全国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向北京市各级政协组织赠送了《纵横》杂志和《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市政协副主席马大龙、秘书长周毓秋出席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0,(4):59-59
为了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人口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务院决定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  相似文献   

11.
邵力子(1881-1967),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国 民党元老。1949年4月国共谈判破裂后,他留于北平, 同年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后任全国人大常委、 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呼吁"计划生育"第一人 说起计划生育,谁都知道有马寅初。但许多人都 不知道,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邵力子就提出中国要 控制人口,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 育的第一人。在马寅初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时,他还是 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见风转舵。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先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准备,于1957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新人口论》的书面发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国人口问题的性质、表现形式和解决的办法。然而,这个十分有利于中国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于节制生育、降低我国人口增长的好建议却被扣上了“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的帽子,而被蛮横地打入冷宫。马老也因这个问题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迫辞去了北大校长职务,并被剥夺了正常的为自己的观点申辩的权利。而那种人口越多越好的教条主义观点却成了指导实践的“香花”。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施奖学金制度的办法》,高校学生奖学金制度开始实行。1995年,高校招生并轨后,奖学金的数额和覆盖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奖学金的品种、来源也呈多元化色形。奖学金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党、国家和社...  相似文献   

14.
努力走出再就业的宽广之路刘家强再就业工程是个热点问题,也是个难点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对...  相似文献   

15.
<正> 戴逸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谈振兴社会科学.他说,由于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成果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使新中国的发展延误了二三十年.早在50年代,人口学家马寅初就提出控制人口的理论,可是这一理论和他本人都遭到批评.这一错误做法的后果现在已经清楚,人口这个包袱中国还要继续背下去.又如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6.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09,(8):42-4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普查可以全面掌握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区人口在数量、分布、结构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将人口普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通知》精神做好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要闻回放     
《台声》2005,(9)
神州大地中国从今年起每年出资10亿设“国家助学奖学金”台声讯近日,教育部称,为进一加大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力度,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开始,中央政府每年出资10亿元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这项奖学金分为两部分,“助学金”面对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的特别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月资助150元生活费,资助人数53万人。“奖学金”面对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资助人数5万人。中国将允许外商控股东北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台声讯国务院振兴东北…  相似文献   

18.
批了一个马寅初,中国多生二亿五。”就是这个马寅初,90岁时患了直肠癌,那时正是文革期间。以铮铮铁骨和冰洁之心抵拒着外界险恶与污浊的老人,偌大年纪,还能搪住生理的挑战,跨过这条索命的铁门坎吗?关心他的人都捏了一把汗。然而,马老是位“福将”,他有迎战癌魔的意志和勇气,又幸而得助于天津的金显宅等名医,终于战胜恶疾,以百岁寿翁迎来真理的胜利,亲饮了庆贺平反正名的琼浆。马寅初以引高龄接受手术,根治癌症;并且痊愈,无疑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1971年春,马老便血。初以为痔,并未在意。一年后,病情迁延,北…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2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人人向往的美好未来”.多项庆祝活动在北京举办. 国际残疾人日当天,由中国残联、全国政协书画室共同主办的“放飞梦想,共奔小康——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展.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出席了画展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人口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迎来“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老年人口的“红利”时代。海南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符合“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符合“把海南建成全国人民的后花园”的理念。对此,海南省应未雨绸缪,科学制定养老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