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云南回族教育的传统与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麒 《思想战线》2001,27(1):47-52
回族教育从回族形成时即开始.云南回族教育与其他地区的回族教育一样,走过了家庭教育、经堂教育到国民教育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三个过程又从来没有因为后者的出现而摒弃前一种教育形式,而是三种教育并存,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占的比重和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而已.当代云南回族的教育,有其先进和发展迅速的一面,也有着观念和行动上落后的弊端.回族教育要与时代合拍,只有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西北回族历经唐宋元明时期的发展壮大阶段,期间的蕃坊制和教坊制为其基本的宗教组织形式,但发展缓慢。明代兴起的经堂教育推动了回族内部的宗教联系,至清代前期,其突破了教坊制的分散性,建立了门宦。故经堂教育的兴起推动了门宦的形成,而门宦制度赋予教坊以组织联系,这种互动使得回族社会进入明显的组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警察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警务专门人才的重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影响安全与稳定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警务模式日新月异,警察院校人才培养及管理体制面临诸多挑战。要建设高水平警察院校,培养出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警务精英人才,首先应当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深化警察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更好地实现警察教育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而其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站在历史新起点,引领时代新变化,国家和地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要求。对于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都经历了从培养"全人"向培养"半人"的嬗变,又都蕴育着从"半人"走向"全人"的变革。在新的世纪里,大学教育必须也将走出"半人时代"。迈向新的"全人时代", 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1.大学培养目标在近代从"全人"走向"专门人才"是一个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6.
蓬勃发展的公安教育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大潮涌上了21世纪的堤岸。做为公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方面军的教材管理工作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遵循教材管理的规律与原则,建立科学高效的教材管理体系,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服务,为公安教育改革服务,便是教材管理部门的重要使命。 我院做为培养铁路公安专门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为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加大改革力度,扩大招生渠道,增加招生数量,校本部学生由原来的 10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近 4000人。这给学校的教材管…  相似文献   

7.
回族教育的当代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回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回族教育呈现出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双重性的特点。回族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难选择”。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是回族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中,回族穆斯林必须首选世俗教育即普通教育作为回族教育的重心,伊斯兰宗教教育应成为推动回族普通教育发展的促动器。  相似文献   

8.
<正>公安高校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主阵地,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公安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以及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为公安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院校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之洞较为系统的警察教育思想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他关于警察教育方面的一些见解与实践,不仅为当时中国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而且对当前我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中的信息安全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安全专业是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公安院校发展信息安全专业面临着诸多的信息安全教育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当前公安院校发展信息安全过程中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诸如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选取、实验室建设,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世界之交正面临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严重挑战,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周家骏校长在谈到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改革目标及突破口时指出:我们设想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在形成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全面适应二十一世纪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跨世纪公安专门人才……当前要把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不利…  相似文献   

12.
李新权 《公安教育》2010,(10):61-64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政法队伍和法律职业队伍建设服务,是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公安大学、刑警学院为代表的公安院校,作为公安工作专门人才培养和教育训练工作的主阵地,在法律硕士人才的培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把法律硕士教育与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与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和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法学教育定位之误区及其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前沿》2010,(8):100-104
法学教育的定位决定法学教育运行与发展,而法律人才的供求关系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当前我国普通法律人才严重供大于求,法律院校面对法科学生的就业出路以及自身的生存态势,在就法学教育定位问题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陷入了认识误区。本文提出,法学教育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并符合时代需求,定位于培养广义的法律人才,推行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2000,(1):6-9
面对21世纪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公安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加紧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强警战略决策,为新世纪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任务,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公安院校的肩上。 如何使公安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是摆在公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几年来,我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为依据,积极探索现代公安教育新路子,为构建跨世纪公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明确目标,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自今年元月1日起施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百年来"无法可依"时代的终结,蕴含着改革开放20年来教育立法的精髓与要旨,昭示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个法治辉煌!高教立法:世纪的呼唤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中处于"龙头"地位,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教立法作为促进高教发展的法制保障,受到了现代各国的普遍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由公安机关的性质、使命和任务所决定的,是培养合格公安专门人才的基本措施之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是发挥他们的潜能,主要体现为创造性的培养,而创新性人才培养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警务化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对立的,两者都是建立在完成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中,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公安专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高校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书润 《前沿》2005,(4):143-146
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传播高深知识,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活动的产出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应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当前,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工作既是时代提出的任务,也是等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要求和本质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人才培养与科研相结合出发,分析了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科研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红文 《前沿》2007,(4):45-47
根据教育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提出需求,要求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从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教育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延误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正反两方面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卢兆民 《公安教育》2014,(12):70-73
<正>在当前警务管理模式下,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培养与造就业务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不但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在公安本科院校采用导师制是对当前公安教育的一项有益尝试与创新。早在十三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便出现了最早的导师制形式,它们以学院为基本单位,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质量,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的事业,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搞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我国于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它必将对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各地的教育发展也不平衡。但是,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要搞好中小学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巩固率问题。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