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再次澄清当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真实原因,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对于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国家统一、捍卫领土主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图谋灭亡中国的产物。事变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朝日新闻》作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事变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以"号外"的形式刊登了消息。从卢沟桥事变到日军攻陷北平,《朝日新闻》在重要版面报道事变的进展,并断定事变的责任在中国方面,以煽动性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关注。《朝日新闻》还大量刊登国民"赤诚报国"捐款、慰问伤员等消息,发起"军用机捐款运动",从精神和物质层面支持战争,煽动国内的战争情绪。本文以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近一个月的《朝日新闻》专题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朝日新闻》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阐释媒体与战争的关系,从新的视角探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持续八年的原因,拓展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谁是策动日本大规模地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是天皇裕仁或是东条英机。然而邹身城在《历史知识》一九八六年第一期上撰文指出:更大的罪魁祸首却是近卫文磨。其理由如下: 一、爆发“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在日本一连三次主持战争内阁的是近卫。战前进行了二十年发动战争宣传和组织准备战争的是近卫:卢沟桥事变时执  相似文献   

4.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甲午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侵略的继续与扩大,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1937年6月上台的日本近卫内阁立即接受了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的意见,利用对日有利的国际形势,迅速扩大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5.
"腥风骤起卢沟畔,血雨横飞华夏天".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初到石钢在我9岁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我父亲是个有着"实业救国"思想的电力工程师,不愿意当亡国奴,就带着我们全家从常州老家到大后方去为抗战工作。随着  相似文献   

7.
回族人民武装抗日的一面旗帜○魏福凯“七七”卢沟桥事变,迄今已6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八年抗日战争,是一部充满血与火的悲壮史。回顾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区八路军回民支队的战斗历程,对加强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  相似文献   

8.
永记日寇暴行廖正才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仍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几百万国军节节败退,日军很快侵占了我国大片国土。1938年底,宜昌失守,日军前锋直达长江三峡的三斗坪,下川东成为临战前线。历为军事要塞的奉节...  相似文献   

9.
党史知识     
《湘潮》1992,(7)
类别:____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的中国驻屯军一部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地方政府的拒绝。当双方代表进一步交涉之时,日军突然向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守军发动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抗战的指导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这条抗战路线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形成,并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都是有意义的。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地制定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60年前的七月七日,日军以“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也正式展开。今天,我们纪念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史上这一重要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第四回卢沟桥事变阎锡山公开联共联络站改称办事处挂牌办公1937年7月7日,日军蓄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7月IO日,日军向我驻守平津地区的原西北军第29军发动了总攻。29军广大官兵对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未能遏止日军的进攻势头。战斗中到军长格勒阁和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7月29、3O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平津失陷的次日,彭雪枫和阎锡山会晤。阎锡山一反过去对中共及红军顾虑重重、若即若离、或明或暗的态度,对彭雪枫说:从今日始,你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代表名义公开活动了。此时的国民党、蒋介石还未公开…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疯狂进攻面前,百万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到1938年3月,华北六省国土几乎全陷入敌手,同年5月10日厦门岛也沦陷了。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卫国”,进行全民族抗战,在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高潮。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池江谈判、池江改编等艰苦斗争,最终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挺进华中抗日前线。于是,一场国共合作联手抗日的风云大幕骤然拉开了。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7日晚上,太原山西国民师范礼堂内人声喧哗,气氛热烈。牺盟总会正在举行欢送军政训练班王镛等13名东北籍学员北上抗日的大会。同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阎锡山对战争是有预料的,他把薄一波请回山西和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办“军政训练班”,都是为应对战争做的准备。但阎锡山的嫡系们并不了解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要求把薄一波赶走。当阎锡山看到东花园官邸跪了一地“请愿”的晋绥军将领时,大为恼火,他骂他们“目光短浅,糊涂”……阎锡山还是要用薄一波的。芦沟桥事变刚爆发,阎锡山就急…  相似文献   

16.
金宕莳 《求贤》2011,(9):26-26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蓄意制造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激起了天津人民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天津各级党组织在市委书记姚依林的带领下.承担起领导天津人民支援第二十九军抗战.进行抗日救国的英雄斗争。  相似文献   

1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国民政府一再妥协退让 ,致使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更加膨胀起来。 1937年 7月 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仅在一年多时间内 ,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的大片领土。 1937年 9月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但是从这个时候起 ,直到 194 1年底 ,战争打了四年多 ,中日两国均未正式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也没有正式宣布断绝两国外交关系。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国际现象。“七七”事变后的 7月…  相似文献   

18.
1987年7月,中国和日本部分历史学者在日本京都和东京举行了《卢沟桥事变50周年日中学术讨论会》。在京都的讨论会上,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作了题为《近代日本历史上的日中战争》的学术报告,系统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幼年时期,正赶上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虽已过70年了,但仍记忆犹新,许多感慨系在心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华战争的步伐,1938年底,日军向我老家蠡县进军,他们沿途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运用》2006,(7):56-57
重庆大轰炸与七七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七三一细菌战等重大事件一样,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和不容抵赖的铁证,在重庆人民中刻骨铭心,在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市委高度重视对重庆抗战历史资源的研究和建设,于去年底决定启动重庆大轰炸调查与研究工作。从本期起,我们将不定期开设“重庆大轰炸调查与研究工作”栏目,以期更好的反映这项市委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