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以提供土地使用权、资金等方式共同出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合同。土地使用权投入方将其土地使用权变更为合作各方共有或者归于项目公司名下,通常是这类合同的重要内容。确认某合同是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还是单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应根据合同各方是否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等情形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
谢良兵 《法人》2004,(8):84-86
地产联盟的目的显而易见:应对中央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性调控8月份的最后一天“31日”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31日”对于陈伟来说,也许将是一个噩梦的开始,但或许也是一次机会的来临。陈伟是京城某小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8月31日,是国家清理协议出让土地的最后期限,大限将至,前途难卜。对于最近出现的应对此政策的北京“土地并购与融资开发商联盟”,陈伟对《法  相似文献   

3.
伍实 《中国监察》2009,(19):19-23
2007年8月和2008年3月,重庆市纪委、监察局组成“7·26”和“3·23”专案组,对该市房地产领域内的腐败问题进行深挖细查,先后对王政、郑维、陈明、罗静虹和黄云、蒋勇、梁晓琦、王斌、查红、顾绯等10名厅局级干部在担任重庆市城区党委、政府和市规划、土地等部门领导职务期间,利用掌握土地出让审批和城市规划调整的权力,帮助房地产开发商获取土地、调整规划、减免规费,收受开发商钱物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近年来迅猛发展,并且对国家经济、个人生活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信托在近年来对房地产开发商建设融资或是建设项目的管理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由于我国的信托业没有统一的法典进行规范,行业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等基本原则的行为使得我国信托业中存在潜在的风险以及较多的矛盾纠纷,其中“刚性兑付”尤为普遍.针对房地产信托“刚性兑付”存在着违反法律法规、增加房地产市场风险、引发道德风险危机等问题,本文提出存在这些问题是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和我国目前房地产信托主要运作模式存在缺陷等原因所致,由此提出了制定《信托业法》、举证责任的倒置、转变房地产信托运作模式、提升信托公司业务类型的专业性、建立信用评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羿锟  黄斌腾 《法学论坛》2005,20(4):99-104
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价格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严重脱离其实际价值而持续上涨的不正常状态。房地产泡沫与开发商的非法炒作、过度投机、人们的非理性价格预期以及结构性失调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其产生根源在于法律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本文通过借鉴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有关法律,在土地管理制度、房地产开发资金的使用方式、房地产金融体制、房地产市场交易、房地产税收改革以及住房结构性问题等方面,探讨我国防治房地产泡沫的法律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房地产开发仅限于国有土地。我国目前的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两类。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房地产开发商所需要的土地仅限于国有土地,而非集体土地;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转让。  相似文献   

7.
谢良兵 《法人》2004,(1):88-90
虽然,全国的房地产商众多,仅北京就有3千多家,但注册拥有全国知名品牌的房地产开发商却少之又少。在北京通过认定的173件“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件是房地产商标。这里不仅有开发商对知识产权的漠视,还有目前我国房地产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当中存在许多瓶颈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与项目公司人格独立,即使项目公司解散,通常也无法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承担责任,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有限责任的庇护。项目公司的"短命"现象并不符合公司永续存在的特征,房地产开发商涉嫌滥用了项目公司的公司人格。从常理出发,房地产开发商是项目公司的所房地产项目公司,是作为股东的房地产开发商专为开发特定的房地产项目而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以资金或是土地使用权入股建立项目公司,以开发特定房地产为其经营目的 ;各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由公司章  相似文献   

9.
王占武  李远  李霞云 《法人》2005,(1):58-62
长春“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的跌宕,对于房地产开发商们而言,有着太多的标本价值,而对于广大购房投资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当前有关房地产市场各种论调四起之际,我们编发这篇稿子,目的是为市场中的各类主体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张宇琼 《法制与社会》2013,(16):153+156
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与政府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应当充当好辅助者的角色。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时候,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相应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促使房地产市场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王娜 《法人》2005,(7):60-61
一系列被业内称之为“组合拳”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让“接招”的开发商们感觉如履薄冰,但是未来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官商勾结是房地产业潜规则之罪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兵 《法人》2011,(2):25-27
在这个追求GDP点数的时代,通过“土地财政”拉升GDP已经成为地方官员们博取政绩、牟取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隐藏其背后的,是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无处不在的暧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房地产证券化的基本涵义 从形式上看,证券化可以分为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相应地,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融资证券化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房地产融资证券化是指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来筹资,这种意义上的证券化学者们称为“一级证券化”。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则是指将银行的流动性较差的房地产金融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加以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动收益比较稳定并且今后仍然保持稳定,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12,(15):11-11
《大众日报》2012年5月8日刊登唐卫毅的文章:“房闹”与“医闹”的性质一样,都是缺乏理性、危害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房闹”既不符合法治精神,更不符合现代人的契约精神。房地产市场化之后,给了公众更多的选择,既然决定买房,买卖双方也签有合同,就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如果合同中没有标定房价下跌后开发商给与补偿,那么,此时要求开发商补偿就是不合法的。  相似文献   

15.
吕斌 《法人》2010,(6):22-24
国家的明令禁止,在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商看来,不过是一纸空文,至于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则没有太多人关心  相似文献   

16.
尹湘南 《中国律师》2013,(10):61-62
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探索.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反过来也使得我国土地市场现有体制的发展日趋成熟,但现有土地市场体制在实践中也日益暴露出诸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我国土地交易市场在建设用地摘牌后缺乏土地整合的有效机制,造成许多土地摘牌方在开发中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和障碍。有些甚至因此导致土地闲置,不仅给摘牌方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还使得土地这一不能再生的宝贵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回暖,作为经济复苏重要晴雨表的房地产交易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活跃的态势,“楼市”开始走出低迷逐渐复苏升温。当前,由于我国房地产法制的El臻完善和购房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开发商在建设预售商品房本身的过程中出现明显违约的“硬伤”逐渐减少,然而,在预售楼盘的相关物业环境方面开始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业主人住时才发现与预售楼盘时广告宣传的物业环境标准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近6年来,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房地产销售额也以每年超出27%的速度增长,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中国房价总体已高得离谱,必须进入下跌之前的拐点了。房价透支达5年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暴,但隐忧也不少。在土地市场上,一些开发商耗费巨资拿到土地之后,却面临着付不出款、无力开发的窘境,把土地扔在那儿“晒地皮”,开发时间遥遥无期。据悉,上海自1993年以来批出去25万亩土地,有55%的土地至今尚未开发;另一方面,各地楼市也纷纷传出坏消息:北京部分楼盘的房价出现大幅度下降;上海的高档房滞销出现…  相似文献   

19.
保障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聪 《法制与社会》2010,(18):102-105
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进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束缚,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房地产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在未来几年里,房地产将仍然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今天,同样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房价收入偏高,投资性购房比例偏大,供求结构的矛盾等。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以保证实现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羽佳 《法制与社会》2014,(12):172-17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随着政府分房政策的结束,个人信贷买房的放宽……我国房地产行业生机勃勃的发展起来。但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表象下也隐藏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房价过高,土地资源浪费等等。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这些制度结构不合理,缺乏实施机制。因此,加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规制的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