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提升公民的法治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社会方式.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对公民法冶素质的提升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大力推进法律教育以及执政者和执法者的率先垂范,以达到建立公民对法律、对制度的敬畏感、信赖感和依赖感,提升公民法冶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法冶文化是与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配套的文化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杨威 《法制与社会》2012,(28):194-195
目前我国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社会形势更加纷繁复杂,尤其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因此,加快对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法治公民的社会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问题.而在依法治国战略的带领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所以目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少数群体事件层出不穷,是因为与现有法治现实体系相配套的法治文化体系依然没有建立,客观存在的制度无法得到主观意识的支持.只有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借用文化的渗透力、指导力,才能带动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如何利用法治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如何有效监管文化市场,是目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文化法治建设中,国家保护文化的自主、开放和多元性,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利.国家为文化服务并有义务促进文化的发展,但也通过给付行政的方式来行使国家的文化形成权.德国在文化法治背景下形成了文化市场监管的四种模式:自我规制、受规制的自我规制、共同规制和政府规制.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劣,且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促进文化发展,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利的目标.我国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法治建设时,可以借鉴与学习德国的经验,合理建构文化与国家的关系、文化与法治的关系、公民文化基本权利与政府责任之间的关系,以给付行政的方式促进文化的发展,并建立以行业的自我规制为主,以受规制的自我规制、共同规制、政府规制为辅的多元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不仅是现代市民社会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条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国虽已如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整体法治建设与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是不同步的,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理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刘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4,(16):133-134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相结合,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都有着极强的指导工作,直接体现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的了解,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小明 《现代法学》2000,22(3):50-52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儒家学说的内核与法治的精神相冲突,中国传统法文化体系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限权思想,中困传统法文化中法律与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混同,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黄晶 《法制与社会》2012,(8):263+267
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分析检察机关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来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并结合实实践情况提出检察机关加强法冶文化建设工作力度的具体建议,以期有助于实践.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清末以来中国从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历史性跃进是一个从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逐步递进、逐步深化的过程。而国人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从粉碎"四人帮"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近30年间,在近代以来的"大圆圈"上,又产生了一个"小圆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深入到法律文化的核心层面——观念(理念)层面,并使之从法制向法治转变。中国当下法治实践最大的问题,在于法治与法治理念并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培植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并使之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法治社会的理念越来越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遵循和习惯,建设法治社会已成为国策被全面推广践行着,并被写入历届政府报告之中.与此同时,基于独立、守法、平等、参与和尊重等于一体的公民文化在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呈现了独特性和动力性,与法治社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社会和谐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原生动力.探讨法治社会背景下的公民文化的积极作用等问题.对于巩固和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