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情牛玉儒     
近些天来,我们通过媒体又见识了一位优秀的人民公仆——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牛玉儒的先进事迹很多。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满怀四溢的工作激情。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照亮一方百姓奔小康的路。牛玉儒有一句常说的话:“不要谋着做大官,要谋着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他在动员一位善搞城市绿化的外地干部来呼市工作时,亲自带他在市区边走边看,边讲他勾画的蓝图,动情地说:“你看,有这么多的事可做!一个人有事做多好啊,你来吧!”这是他说服别人来做事的理由,也是他自己对事业充满激…  相似文献   

2.
三个筛子     
不到最后被吃掉时,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食物链的哪一级——情场、商海……一个人急三火四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是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踌躇着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  相似文献   

3.
195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参加竞选。在群众大会上,他要向大约5万人讲话。他发现如果用英语和群众谈话,绝对不能引起共鸣。于是,他便开始狂热地学起中文来。他不但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中文的成语、修辞、神话、传说等等。甚至利用每天上班时,一路上在车中学习中文,就这样掌握了中文。一个受英文教育的人念了中文,对他有什么影响呢?据李光耀自己说,中文教育给予人一种自信心。他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你李氏家族中有一个人(李渊)是光辉的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时,你很难会感到自卑的。”李光耀为…  相似文献   

4.
“……这就好比你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你要买一个市场价是1000元的打印机,于是你给了你的一个员工1000元整,结果你的员工花了300块钱就把这个打印机给强行买来了,还给你开了一张1000元的发票,又给了你400元,他自己拿走300元。不光如此,你还不用负责这个员工的伙食,因为他饿了可以自己钓鱼吃。这个员工唯一的问题是开车赶路的时候轧死的几条狗,导致你的办公室外面经常有一堆狗对着你吼。你说,你会不会开除这个员工呢?当然不会。你只会想,这些狗真麻烦。是的,那些倒霉蛋就是那几只狗,而我们就是那一堆狗。”——韩寒博客文章《这些狗真麻烦》  相似文献   

5.
“为此我才要把我们的历史做一个回顾,知道我们历史上有过哪些成就,走过哪些弯路,又有哪些谬误是我们现在需要避免的。这才是我出来讲史的一个真实的意图,这也就是我的历史观。”——易中天《我的历史观》在大家眼中,易中天是这样一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明星、学术超男、城市研究专家、福建省政协委员……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从众多的媒体上找到许多他的正名和外号。这些正名和外号背后,则是大众和媒体从各个侧面对于易中天这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足坛又出事了,而且出得如此窝囊。那个本来平凡的夜晚,由于安琦事件而变得超乎寻常的“扎眼”。在亚洲赛场上攻击裁判被禁赛,你可以认为他有“血性”;在一场比赛中被灌入九球,你可以认为他有“委屈”。然而,在“强暴门”面前,任何门将都无能为力。安琦注定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一个陌生的陪酒女子,会在凌晨5时出现在他的房间?"如果说中国足球还有尊严的话,那么,这尊严就如围在安琦身上的那块浴巾——面对警察的执法与公众的监督,浴巾惊慌失措,狼狈落地——中国足球可怜的尊严,又一次被曾经的足球圈内的所谓腕们扒去了遮羞布,除了感到滑稽…  相似文献   

7.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有一位助人为乐的人,在做好事时因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而讨不回"说法"时,他又不得不依靠法律去打官司。为此,引出了一个做了好事还打官司而耐人寻味的故事……1998年5月1日,西峡县曹沟村33岁的农民曲文化正在自己那一亩多烟地里施肥、除草,忙得不亦乐乎,连坐下来歇一歇的工夫都没有。"文化,我外甥女得急病,快——快——用你那摩托车送医院"满头大汗的柳宝树一瘸一拐地来到曲文化的田地边,气喘吁吁地对他叫喊。人命关天。曲文化二话没说,顾不得收拾农具,披上外衣就和柳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四块糖果”的故事。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有个朋友来北京出差,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他刚从北京站出来时,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向他讨钱,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京找父亲,可钱用光了,想要我的朋友给她的孩子买点吃的。“这种事我见多了,都是假的,骗人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小气”并没有感到不安。无论是车站还是马路边,总会有人将你叫住,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面对身边的这些“不幸”,我们该如何去做?人都是有自尊的,既然肯放下尊严向你伸手,能帮就该尽自己的所能帮一些。这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难处,周围的人对你都漠然视之,你又该…  相似文献   

10.
有人将他在阿里巴巴工作时接触的一些内部格言公诸于众,从侧面可以略窥阿里巴巴的公司文化. “拥抱变化”——这与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异曲同工. “不要事情找你,而要你找事情”——高科技行业的常态是公司员工的自我管理,没有人告诉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去想事情做事情. “没有坑,就要让自己成为萝卜”——坑指的是位置,没有坑也要成萝卜,意思是位置是虚的,出货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11.
陈丹青也真够讨厌的,如果不说是可恶的话。回国几年,不老老实实在画室里干他的“主业”,却“对文字与言论”“投注”了“极大热情”,“对美术——教育——音乐——建筑——摄影——文学——历史乃至社会诸方面问题”都要“阐发出……文字与言论”!以上引号中的语句,引自《文学自由谈》今年第四期上萧沉《由丹青到愤青》一文(下同,不一一注出)。“愤青”大概不是褒扬的词儿。但“愤青”倒不是彼岸龙应台女士写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才有的,“文革”中期或后期就大量涌现了,又不限于“青”,“老”与“中”全都有份。那时候像萧沉先生…  相似文献   

12.
曾听说过一个有关乞讨者尊严的故事。讲的是有位年迈的老乞丐在向一位年轻人乞讨时,只见这位年轻人轻蔑地瞥了老人一眼,掏出一元硬币,丢入旁边的臭水沟,傲慢地说:“喂,老鬼,还不快去捡起它?”老乞丐平静地说道:“先生,虽然我不过是一个乞丐,但请你明白,乞丐也有他的尊严。”听完这个小故事后,我不禁为之感动,为尊严而感动。不错,人应该都是有尊严的,而这尊严,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就算你的地位再卑微,就算你不过是个乞丐,但是如果你维护了自己的尊严,那么,你也是一个大写的人。每次在电视里看到西方国家街头的那些拉小提琴的流浪者时,心中…  相似文献   

13.
十二年的光阴,不光是郑钧曲折地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男歌手、最有资历的摇滚大腕之一,拥有众多动听的音乐和自己的演唱会也是他蜕变为一个唱片公司老板、一个酒吧投资者、一位父亲,还出版了自己的小说的过程。从青春岁月开始,郑钧一次又一次的大胆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如他本人所说,他总是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为理想而赌博一样地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4.
英若识 《小康》2006,(5):84-85
关东画家仉荣斌先生是个在丹青上不断进取、长于领悟、矢志不渝的画家。在绘画中,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地扎根于自己热爱和熟悉的生活沃土——原始森林,把长白山密林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和表现的对象。1993年,仉荣斌先生的名为“长白山原始森林”的专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我这人毛病多,一是不能见媒体,二是不能见漂亮小姐,第一个原因是我爱胡说八道,至于第二个嘛,嘿嘿,就不用说了吧。”坐在中国大饭店那个流淌着舒缓音乐的大厅里,孙宏斌的态度有点嘻嘻哈哈,毫不介意地“透露”自己的“个人喜好”。喝着可乐,孙宏斌的谈话有时显得没有多少条理,不斟词酌句,常常喜欢重复自己的话,表现出感性而又毫无心计的样子,有时又是一幅“老奸巨滑”模样,任凭怎样追问就是不上当,每当正要说出关键的东西时,他就会立即打住。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他的语气急切而滔滔不绝,而有些问题,只一句“那是胡扯”就再一个字不愿多谈。如…  相似文献   

16.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09,(16):5-5
怎么评价那是历史的事,不有一句诗吗,叫他静悄悄地来了,又静悄悄地走了。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接受采访被问及“当您要离开上海,希望上海市民怎么评价您”时坦言,“你做一个地方的领导,老想自己历史上留点什么,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就会妨碍你做出正确的决策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四年,我就44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四年也是44岁啊!”他想了想,瞬间领悟了,第二天就去学校报了名。我的一个朋友,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的船突遇风浪翻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梦想也随之坠入了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变得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起遭遇变故的人居然活得有滋有味时,就去问他。那人对他说:“你咒骂,你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你欢乐,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去,你选择哪一种呢?”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  相似文献   

18.
前年9月,记者因省政协成立50周年采访过张老师,这是第2次采访他了,原因是本期杂志要做“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策划。由于接触前来采访的媒体多了,张老师显得轻车熟路:“你有什么感兴趣的就问我,我一边拿资料一边回答。”暑假里的“小长征”环顾一番张老师的家,还是如记者上次采访时那样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收藏品,只是在客厅一旁的书柜外挂起了两大块油布,上面贴满了毛主席的头像——这是他为9月7日即将在自己家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文献资料收藏展”作准备。而为了筹备这次收藏展,今年暑假他(图1)专门沿着江西—湖南张家界—河南—陕西西安…  相似文献   

19.
随大流与独树一帜 你可能是一个不习“水”性的初下海者,想做生意,又不知从何做起。你也许是一个在商海中摸爬滚打过一阵子的“老江湖”,但无有建树,想改弦易张,另择他业。究竟怎样选择自己的经营项目呢?不同的生意人,具体情况不同,思想观念有异,选择行业的原则也不尽一致。有的人喜欢“随大流”,哪里生意兴隆,就往哪里凑;哪里获利高,就往哪里挤。而有的人偏爱独树一帜,做生意总是独辟蹊径,领先一步,当人家都往这里挤的时候,他已悄然撤出,又暴新的冷门去了。  相似文献   

20.
某种意义而言,目前的记者,是一个被做滥了的职业,但我有一个朋友A君,记者做得却很特立独行。初次见面,估计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他是个记者——男性,矮个,长得不怎么样却还不爱拾掇自己,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村痞”,虽然进了城但永远改不掉的吊儿郎当劲儿……最为要命的是他口齿不清,一口贵州普通话难倒了无数操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英雄豪杰,在大家聚会时,总有人在他发表完宏篇大论或讲完一个段子自己狂笑不止之后问我:A君刚才讲的啥?就是这么一个从传统标准来衡量无论如何也不像记者的人,却在做着一个记者,并且因为某次批评性的采访获了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