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基因鉴别能力有限,同时也由于我国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生物遗传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但生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却十分广阔,它产生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及对遗传资源的利益如何进行分享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是从目前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遗传资源获取与利益分享机制的不同观点进行剖析,并结合我国在遗传资源方面的有关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生物多样性公约》首次引入事先知情同意制度,有关国际公约、国际准则及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都不同程度予以采纳。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而国内有关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保护的立法严重匮乏。我国应及早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PIC制度,完善相关申请、批准制度,保证惠益分享安排公正合理,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生物遗传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是21世纪各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广东作为中国生物遗传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尚未制定或有待健全完善,这将严重影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广东省生物遗传资源及其法律保护的调研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广东生物遗传资源的现状及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缨  乐铁峰 《行政与法》2007,(12):71-73
遗传资源是上世纪末以来人们日益关注的宝贵资源之一,可以分为植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和人体基因资源。我国是遗传资源保护大国,大量的遗传资源存续于农村地区。当前的遗传资源面临流失和被剽窃的局面,存续状况不容乐观。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地区的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工作方式。因此,完善法制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鼓励科学合作研究,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护意识,探索遗传资源利用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加强农村地区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加紧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掠夺,而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情况严重,急待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加紧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掠夺,而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情况严重,急待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遗传资源成为后TRIPs时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新制高点,生物剽窃正成为遗传资源新制高点争夺中凸现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生物剽窃的特点与性质强化国家环境管制,推进来源披露与事先知情同意制度,借助共同商定条件等路径,加强生物剽窃的法律规制,进而推进遗传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与知识产权惠益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文明的演进,生态利益博弈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与博弈的新领地.借助新型法律制度,如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的控制,争夺国家话语权已成重要目标,且已经成为提升与促进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组成部分.《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从这一视角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借助对"遗传资源、生物剽窃"等基础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为遗传资源获取知识产权惠益分配等核心问题的系统探讨奠定前提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探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分享、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等问题的研究,系统论证了遗传资源领域国家话语权与国家利益.从而在为我国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战略配置与对策设计提出建议的同时,也从"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环境利益调整-国际利益博弈"的思路逻辑层面,为新领域的国家话语权博弈、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冲突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灿君 《知识产权》2007,17(3):42-46
生物基因发明依赖于自然存在的具有特定性能的生物遗传资源,在对基因发明给予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应关注特有的生物遗传资源享有者基本权利的保护。本文在着重分析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知识产权体制下的利益分享模式。  相似文献   

10.
韩飞 《法制与社会》2010,(4):242-243
我国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与之相对应的研发水平及创新能力却较低,这使得我国长期成为发达国家生物剽窃的对象,遏制生物剽窃刻不容缓。第三次修订的《专利法》已明确规定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制度,原国家环保总局也在进行保护遗传资源的前期立法。然而对于我国而言,切实有效的遏制生物剽窃的首要途径就是制定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专门法律。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在遗传资源保护国际谈判中的立场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玲 《河北法学》2006,24(4):69-71
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其获取和惠益分享等问题一直以来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关注.旨在探讨为了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我国在有关的国际谈判中对有关问题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于遗传资源的保护,我国《专利法》规定了遗传资源的来源披露制度,与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协同发挥作用,构成专利保护机制。《专利法》要求申请人说明遗传资源的合法来源,证明其合法获取,是为了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惠益的目标。相对于《名古屋议定书》的要求而言,我国专利保护机制存在着披露义务非强制性,保护范围有限、披露内容狭窄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保护遗传资源,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对于未来修法和立法提出完善来源披露制度、加强专项立法、国家专利局设立检查点、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初,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野生生物物种繁杂性以及物种安全的保护日益增加。大陆存留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日益增加,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关于生物物种特别是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性法律出台,虽然各自然保护区均有一定的政策制度,但全国面上法律框架的欠缺,给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境,所以着实应当从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方面对其加以探讨研究,以促进相应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及完善。做到在保护我国等野生生物物种资源领域,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正遭受生物遗传资源大量流失的不利局面。生物遗传资源的流失,不仅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而且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如何有效防止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开始引起广泛关注,法律手段能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物安全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面对这一威胁,国际社会给予了广泛关注:世贸组织《关于实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全面涉及这一问题;作为多边环境协定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了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取得;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更是专门规定了改性活生物体(LMOs)的越境转移的制度。通过国际合作,诸多国家在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运用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将遗传资源保护与专利制度挂钩,杜绝非法窃取我国遗传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并申请专利的行为。然而,即使该草案能够顺利通过,我国在能否以及怎样与使用方分享生物专利利益方面仍是空白。本文不局限于遗传资源保护,而是从其上位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入手,阐述利益分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罗晓霞 《河北法学》2011,29(9):107-112
各国遗传资源的保护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私法调整模式、公法管制模式和混合模式。各国遗传资源立法体现出保护路径选择不一、对遗传资源信息资产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标准尚存分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缘于多方面的因素。在遗传资源的保护上,摆脱囚徒困境的有效办法是寻求制度框架下的理性合作。遗传资源具有强外部性,遗传资源保护制度中融合了公共政策的多元价值,遗传资源的保护应在坚持公法管制前提下实行有限的私法自治。  相似文献   

18.
国际简讯     
正动态WIPO起草有关遗传资源滥用的新文本2月3日至2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IGC)第26次会议在日内瓦召开。WIPO成员国大使及高级官员经过探讨交流,最终达成了一份保护遗传资源免受生物剽窃的新协议。协议密切关注遗传资源滥用事宜,  相似文献   

19.
徐雁 《法制与经济》2008,(22):124-125,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将遗传资源保护与专利制度挂钩,杜绝非法窃取我国遗传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并申请专利的行为。然而,即使该草案能够顺利通过,我国在能否以及怎样与使用方分享生物专利利益方面仍是空白。本文不局限于遗传资源保护,而是从其上位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入手,阐述利益分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资源保护区法律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是雏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和生态建设的支点,它对人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药资源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中药资源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现行的中药资源保护区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中药资源保护区的建设极为落后。本文主要从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区的现状入手,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为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区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法律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