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令人担忧.本文从社会转型期的角度审视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提出必须从社会入手,破除社会、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三角债",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青少年教育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
零耀受 《传承》2007,(6):119-120,124
本文从探讨什么是道德、道德的社会功能入手,进而探索青少年存在的道德问题,揭露引起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几点如何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入手,着重阐述家庭、学校、社区和司法机关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台湾流行的哈狗歌现象入手,调查发现哈狗歌的消费群体为青少年,女性青少年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该群体具有组织性、排他性和偶像崇拜等特点。从心理学和歌词文本两个角度出发,文章考察了哈狗歌流行的原因。粗口哈狗歌作为青少年面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集体解决的方式,实际上是不成功的解决办法。社会首先要改变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并且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以消弱哈狗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强跨世纪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多数研究文章都是从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入手的,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依据。本文拟从另一角度,即怎样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入手来探索,因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是决定的因素。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两年中,如何批准着力点,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在经历了1995年、1996年两次低潮期后,再次呈现上升趋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大事情。论文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入手,对青少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社区参与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问题作为一个引起多方关注的社会现象和较为复杂的法律现象,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许多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学者等各界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从八十年代开始,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开始有所下降,并形成数量、比例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作为—种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不同时期的青少年犯罪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研究这些新特点和规律,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近三年鞍山地区某基层法院审结并生效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入手,对18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归纳出当前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处理该类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立平 《传承》2011,(18):34-35,52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数量呈逐年快速扩张之势,对个人与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鉴于青少年网瘾干预机制研究多集中于政府、家庭、学校与个人领域,对网站干预救助机制研究很少,试从青少年网络成瘾普遍这一问题入手,对网站核心责任缺失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网站干预救助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志辉 《人民论坛》2014,(11):138-140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90后”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问题正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在犯罪形式与手段上由于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文章从一起“90后”青少年团伙犯罪个案入手,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为社会预防矫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缺失现象.本文从青少年情感缺失的表现入手,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亲情教育、生命教育和体验性教育等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其特有的社会性、心理性和生理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其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青少年矫正个案为例,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优势视角理论阐释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一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缺乏实践经验支持、工作理念模糊、社工与司法人员职责模糊进行了深入剖析,建议从倡导社区矫正立法、强化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推动矫正向预防改变入手,来解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流动青少年进入城市以后,由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变化慢于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而产生的"文化滞后"现象严重影响着该群体的社会融入。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不适应、角色定位不清、身份认同感较差、主观规范意识模糊以及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等。为此,需要从加快制度创新,促进文化融合与物质融合的协调发展;加强文化适应性教育与宣传;从促进流动青少年"文化自觉"能力的形成入手,尽快消除文化滞后。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与青少年个体政治社会化相关的理论入手,主要介绍了青少年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要素,以及目前我国青少年个体政治社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社会化是从儿童社会化向成人社会化的过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本文结合广州市S社工服务中心在W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以推进青少年社会化为目的的志愿活动,从志愿活动的内部效果入手,探索志愿活动对青少年志愿者的影响。发现,在社工有意识的引导下,青少年参与校内外志愿活动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社会参与、发展他们的社会组织能力、增进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更深层面,实现青少年的自我探索和成长,推进青少年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浅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霞 《理论月刊》2008,(4):186-188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偏差行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源于青少年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社会心理变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而导致心理不适.如果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产生偏差行为,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因此,要有效解决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引导促进、辅导帮助、文化传承、纠偏扶正等方面入手,思考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信息社会里,信息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处于社会化进程关键时期的青少年面临适应的双重课题——适应内心成长的剧变和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才能使青少年顺利适应,实现良好的社会化。可以从激发动机,认识自己,增强信心,学会科学管理方法等几方面入手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资本逻辑广泛渗透于社会,有必要从资本逻辑视角考察青少年社会化的重大课题:社会适应问题、角色转化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组织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探讨青少年社会化中资本逻辑的影响,便于我们进一步探索青少年社会化的有效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青少年的认识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情义需求、欲望、生理需要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并从青少年的个性结构特征、环境影响、网络影响、学校教育、家庭因素以及个体主观方面等讨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最后就如何从社会、网络、学校、家庭、心理学等方面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预防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