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给予财产保全和执行的司法强制措施的豁免;但是,外国中央银行或者其所属国政府书面放弃豁免的或者指定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的财产除外。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相似文献   

3.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对在华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给予司法强制措施豁免的议案》作如下说明: 一、立法必要性和适用范围根据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国际法原则, 一国中央银行财产属于与行使主权权力有关的国  相似文献   

4.
<正>9月1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就外国国家豁免制度的基本含义和制定这部法律的意义、特点、主要内容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什么是外国国家豁免制度。答:外国国家豁免法是涉及国家对外关系和司法制度的重要法律。外国国家豁免制度是指对涉及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的民事案件,基于一定原则所确定的法院不予管辖或者在特定情形下予以管辖的专门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和认为必要时采取财产保全的措施,以保证将来的判决得以有效的执行,但同时又在第95条中规定: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但在一起民事纠纷案件的诉讼过程中,法院对此却作了不同的解释。原告方申请财产保全,于是法院冻结了被告的银行帐户,不久,被告以其所有的不动产期权设定担保(该期权价值高于所冻结财产且未设定其它担保)要求法院解除财产保全,但遭到了法院的拒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公证机构可办理公证11项事项中,对虚拟财产公证符合其中第九项“保全证据”和第十一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的条件.同时,虚拟财产并不属于公证法第三十一条中规定9大不予公证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对在华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给予司法强制措施豁免的决定(草案)。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草案及其说明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征询意见,并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法律委员会于10月9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草案逐条进行了审议。国务院法制办、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的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10月19日法律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0月23日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草案普遍表示赞同, 建议本次会议审议通过。法律委员会于10月24 日上午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对草案进行了审议。国务院法制办、外交部、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外国驻中国使馆(以下简称使馆)运进运出公务用品,使馆人员运进运出自用物品,除有双边协议按协议执行外,应当按照本规定办理。前款中,"公务用品"系指使馆执行职务直接需用的物品,包括家具、陈设品、办公用品、招待用品和机动车辆等;"自用物品"系指使馆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中国居留期间直接需用的生活用品,包括家具、家用电器和机动车辆等。第三条使馆运进运出公务用品,外交代表以托运或者邮寄方式运进运出自用物品,  相似文献   

10.
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零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决定核准柯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签署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特权和豁免议定书》。对《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特权和豁免议定书》第四条第4款提出如下保留:中国政府认为第四条第4款的执行应符合中国的法律和规章。  相似文献   

12.
正财产保全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申请人权益保障的同时,也可能造成被申请人权益的损害,由于法院只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因此保全错误的情形,在实践中也常发生。虽然我国民诉法第105条规定了"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但各地法院基于法律上的不同理解,在对财产保全申请错误案件进行判决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财产保全申请错误案件进行深层次的解剖与分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其他法院管辖案件后财产保全如何处理未作出具体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因法律规定的有权作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的法院不同,对这两种保全措施须进行不同处理。目前,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这一问题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并修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8条规定。  相似文献   

14.
依法尽责     
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强调,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这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等四部法律。其中,修改后的《中  相似文献   

15.
论国家民事司法豁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良友 《求索》2010,(3):136-138
国家民事司法豁免问题是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各国关于国家民事司法豁免的立法、理论和实践尚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国家民事司法豁免的主体包括国家及其国家机关、中央政府所属各部门、国家代表、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者单一制国家的政治区分单位和其他经授权行使国家主权权力的机构或实体。当前,由于大多数国家已抛弃绝对豁免论,采纳了限制豁免论,国家民事司法豁免的范围并呈逐渐缩小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处理国际民事司法豁免问题,我国应采纳限制豁免论,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法》,积极应对涉及国家及其财产的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6.
罗旋 《湖湘论坛》2006,19(5):85-87
美国1976年的《外国主权豁免法》,所确定的限制豁免主义立场以及对外国政府非主权行为的管辖,是美国法院多次对中国政府及其财产行使管辖权的主要原因。而“仰融诉辽宁省政府”案中中国政府的胜诉表明,充分掌握美国管辖权理论在司法层面的运作特点,有利于中国政府在被诉时灵活运用法院地国的法律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财产保全是一项临时限制当事人处分财产的强制措施,对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将来生效裁判的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财产保全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会对被申请人造成重大的损失。我国民事诉讼法只是简单地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而对至关重要的如何赔偿问题却没有作具体的规定。本文主要探讨了申请财产保全错误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处理程序三方面的问题,以期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的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资讯/经济     
2006年人民银行新增贷款;企业国有产权在五种情况下不能无偿划转;北京打造中关村第二核心区;中国将对在华外国央行财产给予司法强制措施豁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诉讼的滞后性对当事人权利的侵蚀,缓解不能执行或执行难的情况,法律赋予了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因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造成的损失,利害关系人、对方当事人或案外人可请求申请人予以赔偿。被申请人请求申请人承担因其错误申请所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依据,被申请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标志着国家豁免原则演变的一个新里程碑。公约坚持了限制豁免理论,即国家与外国自然人或法人从事商业交易时,适用与私营实体一样的司法管辖规则。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公约所包含的法律规则,特别是公约中的关键性条款如公约的适用范围、国家豁免例外、免于强制措施的国家豁免等,以及公约制定过程中所体现的国际立法趋势,将对国际法以及国际法律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应尽快着手国家豁免方面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